慧遵低歎,[唉…不敢欺瞞陛下,那具魔屍正出自本寺。]此話一出,太祖甚為震驚,卻也頗覺趣味,心下好奇,更是想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當下回座道,[大師,此中原由,朕洗耳恭聽。]慧遵說了聲[不敢],隨即道出大概,[此具魔屍已被封本寺三百餘載,以本寺供奉之神器白虎鏡照身,必曆天之一劫方能渡其魂魄升天,尚需持續十年便可圓滿,豈料兩年前白虎鏡竟而被盜,數百寒暑所聚靈效功虧一簣,封屍之處乃深幽禁地,本寺僧侶皆不允擅自入內,而白虎鏡周設有佛陀問心界,心思叵測之輩難入其中,因而四周未設僧戒嚴,致此不可挽回的失誤。脫得靈鏡壓製的屍身將於七七四十九日之後化為厲屍,以本寺之能無法阻止屍變,貧僧隻好與主持師兄攜同三聖沙彌齊力布下天罡罩,化禁院為囚牢,隻盼能困住厲屍。誰料三聖之一因功體耗盡於半年前圓寂,天罡罩頓生裂口,那屍乘隙鑽出,殺害其餘二聖之後逃出寺外,師兄與貧僧皆受重傷,因而未及追趕,失了厲屍蹤跡。師兄不願此事外傳,封鎖寺院處理同門後事,不使風聲走漏,半年來暗中探尋未果,突聽傳言有魔屍棲身北酉荒山洞窟之中,逢夜出窟吸人精氣,聞見者所述,那具魔屍形貌俱與本寺所封屍首相符,此後不久便有提督發榜召集能人抗屍,住持師兄傷重未愈,便令貧僧率弟子前去,望能合眾人之力降服此屍,豈料......唉…]他搖了搖頭,又接道,[事由天尊寺而發,本寺該擔起重責,但本院弟子傷亡慘重,方丈大師仍在閉關之中,再無能者,特來朝中求援,為避免更多無辜百姓受害,望陛下能借力助本寺鏟除罪孽。]
皇為天下事,出力自是應當,太祖正想回頭與丞相商議,突見玄影轉身下跪,雙手高拱過頭,[請陛下恩準玄影出力。]刻意壓低的嗓音聽得人心中抑鬱。太祖與博為丞相相顧一眼,麵露微訝,隻因玄影平日極少開口,隻在必要時才以簡單言語應答,從不主動出聲。太祖心中奇怪,不知此事何處引起他的興趣,玄影跟隨左右一年多,法堂護聖的弟子,實力自然不容小覷,但至今未有機會見他動手,此行應對連傷無數高手的魔屍,私心裏,太祖並不希望玄影插足其中,便道,[朕自會命大禦官調派人手,無需動用玄影護衛。]
玄影放下雙手,依舊長跪不起,加重語氣道,[玄影堅持一試!]太祖聽他語意堅決,不由更加好奇,問道,[玄影護衛,何事令你如此堅持?]玄影回道,[曾蒙天尊寺方丈言語傳授佛家心法,教誨恩重如山,還望陛下一償玄影報恩之思。]太祖聞言喃喃低語,[原來如此…]正待思量,丞相進言道,[施恩還恩,是為常理,既然玄影護衛有心,何不給他一個機會。]太祖扶額沉思半晌,雙手拍響書案,朗聲道,[也好,丞相,朱砂點墨。]博為依言將朱砂研細倒入硯上輕磨,又取黃卷展開與書案上,太祖筆蘸朱墨,一揮十行,落筆蓋上印章,宣道,[北酉十郡遭魔肆虐,現任玄影為總禦督長,另調三官府院禦屍官,禦道官,禦武官各二十員為部署,助少林天尊寺降屍護道,即日動身。]說罷卷起聖旨,起身走到桌案下,親自交到玄影手中。
玄影行了一個叩拜禮,[謝陛下恩準。]領旨起身。太祖等他收好黃卷,對博為道,[丞相,請帶大師至前殿等候,朕還有事要對玄影護衛交代。]丞相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隨即走到慧遵身側,手一擺,道,[大師,請。]慧遵起身對太祖躬身行禮,又對博為丞相略一頷首,緩緩走出書房。
待二人離開,太祖關上房門,轉身背靠門板上,長呼了一口氣,緊繃的麵上瞬間出現另一番神采,她見玄影站在原地,皺了皺眉頭,跑到他身邊,口氣有絲懊惱,[玄影,為何要去?]隔了一會兒不見他作答,歎道,[你我相處時間雖不長,但不知為何,我就是知道你在想什麼,不回答就是另有隱情,說什麼報恩,你又不止在天尊寺修習過,上次清聖道觀出事也不見有何反映,玄影,你難得執著,是為了什麼?]
玄影沉默了一會兒,輕描淡寫道,[責任。]簡單二字卻透著不尋常的意味,太祖反複琢磨這二字的玄音,[責任?是對誰的責任?玄影,我不能知道嗎?]玄影回道,[私事,若是陛下的命令,玄影不得不說。]太祖聞言一笑,[哈,不得不說就是不想說了,玄影,你還是一樣,有話不直說,你的年齡,你的樣貌,你的過往,我都好奇,都想知道,但你不想說我何時勉強過?]頓了頓,柔聲道,[我知你聽不慣這些話,但還是要說,此次前去,務必為我保重身體,你傷我痛,還請速去速回,別讓我擔心地茶飯不思。]說著想去拉玄影的手。
才一觸到,玄影便如被蜇一樣閃開,並連退數步,低頭道,[陛下!降屍不容耽擱,請容玄影告退!]說罷匆匆開門而去。
太祖托腮凝望他的背影,眼中閃現一絲落寞的神色,隻見她挪步到門前,半倚在門框上,輕歎道,[唉…除卻君臣身份,交個朋友這般難麼……]
??????
當晚,玄影率六十名禦官跟隨慧遵回到天尊寺,住持慧光傳方丈口諭,請其入關一會。玄影留部署於寺院正堂,隨慧光前往閉關地[絕塵窖],位處於禁院後方的竹林深處,窖口被兩塊巨石堵得嚴嚴實實,隻聽慧光對空高聲道,[方丈大師,人已帶到。]
話音方落,轟聲大起,兩塊巨石緩緩向外橫移,露出入窖石階。慧光見石門開啟,低頭退出竹林,玄影便獨自走進石縫中間,剛步下兩層台階,巨石又轟轟閉上,待最後一絲光被掩去,兩壁所設燭台依續燃亮,玄影偏頭望了望左右,順著蜿蜒台階一路邁下,[嗒嗒]的回響聲在上方盤旋不斷。
約摸一盞茶的工夫已至窖底,石階前方寬敞如殿堂,兩旁石柱順次排列,柱與柱之間吊著白色紗帳,雖無風吹紗揚的飄逸,卻別具一番與世隔絕的神韻。洞窖頂頭,有一個五階高台,台上木榻似有一人躺臥,隔著白帳看不清形貌。
玄影沿著石柱往裏走,在距高台三步之遙忽覺腳尖觸到石壁,而麵前明明什麼也沒有,想來是榻上之人以氣相阻,當即駐足不再往前。隻聞氣蘊十足的低笑聲從白帳內傳出來,[哈哈哈,娃娃,一別多時,你的內力修為又精進不少。]
玄影恭敬道,[上次誤闖竹林,驚擾大師,卻蒙大師指點,玄影感激不盡。]
原來兩年前,玄影隨右護聖在天尊寺修習佛家武學,曾一度因不解繁雜經文陷入苦悶,幸得方丈開解才不致拖延修行。
沉笑聲又響起,聞道,[小事,不足掛齒,娃娃,你此番來意吾明了,然有些事,非是心領神會即可,吾要你親口道出原由,你是助他人還是為自己而來?]玄影毫不猶豫,脫口便出,[我為自己該付的責任。]方丈低[嗯]一聲,又問,[甚麼責任?]
玄影從懷中掏出一物,竟是於兩年前失竊的白虎鏡,[玄影無心所為卻牽連無數生靈受累,自造罪業自己承擔,這便是責任。]當年他暫居天尊寺,曾在深幽院落的牆台上看見一麵古鏡,師傅從不許他照鏡子,居住也無此種擺設,雖偶有見他人使用,自己卻連碰也未曾碰過一下,當下覺得新奇無比,又見此鏡造型獨特,色澤清亮,鏡頂虎頭紋更是刻得栩栩如生,宛若天外之物,他越看越是喜歡,忍不住躍上牆頭取下鏡子細細觀賞,隻覺鏡框雕工精致,觸感細滑,更是愛不釋手。他自幼隻在水麵倒影見過自己容貌,七歲之後,洗浴皆由師傅接手,他便再無機會看到自己的臉。他不知道為何要如此,甚至不允許他任意開口說話,即便出聲也必須壓抑原本的嗓音,長久以來已成了一種習慣,隨著年歲的增長,他意識到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他所做的一切都隻為了一個人,為了能保護那個人必須舍棄自身的所有,師傅曾言,這便是他的命,他也願意認命,可他仍不明白,這和藏頭掩麵有什麼關係,他的長相真的見不得人麼?幼時的記憶已模糊,玄影見四下裏無人,偷偷掀開麵罩,對上去,鏡麵上映出一張平凡的臉孔,玄影想起每晚為他梳洗時,師傅都會從他臉上揭下一層麵皮,思及此,他也伸手去摳額際,卻隻覺得就是在摳自己的皮肉,生疼之餘更沒揭下半片麵角。這時遠處傳來腳步聲,聽步伐輕重便知來人正是右護聖,玄影心中一慌,匆忙蓋好麵罩,又怕看到鏡子會讓師傅猜到他先前作為,忙揣入懷中,後來更無機會歸還,入宮後便將其藏在臥房床下,日子一久,竟然忘了這件事。當時他並沒覺得鏡子有何特別之處,隻覺此物處處皆有,多一麵少一麵也無關緊要,因而無甚掛懷,直到慧遵麵聖,才驚覺自己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錯。一直以來,他都被教導為人要敢作敢當,事出突然,他卻無半點脫罪之心,隻盼將此錯惡果早日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