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三章 第23件事:慎防違規“倒簽單”騙保(1 / 1)

何謂“倒簽單”?倒簽單就是出險在先,保險在後。保單的期限在風險還沒有確定以前就應該確定,如果風險已經出現,保險公司再簽發的保單就叫“倒簽單”。

當然“倒簽單”是非法的,一旦查出,保險公司不僅不負責賠償,情節嚴重者還會送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典型案例

兩年前,陳先生就曾經遭遇過一次“倒簽單”的經曆,那次經曆給他以後的投保生涯上了一門“警示課”。

由於自己家離單位比較遠,陳先生需要經常開車上班。陳先生一直認為自己屬於“老手”,駕駛技術比較好,且從未出過事故,所以當時買車時,也沒有給車上全險,隻是挑了幾份便宜的保險上了。

2009年的一天,陳先生在開車上班途中,愛車被突然從天而降的不明墜物砸壞了玻璃,幸運的是陳先生技術好,躲過了一劫,沒有被碎玻璃弄傷。

隨後,陳先生把愛車開到了維修廠進行修理,一名工作人員走過來,告訴陳先生自己可以為他補辦一份保險,等保單辦下來之後,陳先生就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了。還有這麼好的事?陳先生考慮到要換玻璃,至少也要花兩三千元,於是索性花了點錢辦了一份保單,這樣既可以索賠,自己又多了份保單,何樂而不為呢?

然而,在索賠時卻出了問題,由於陳先生的出險時間與投保的時間間隔很近,保險公司覺得事情有些蹊蹺,於是便組織專人進行了調查、探訪、取證,最終保險公司證實陳先生的車是先出事故,然後再買的保險,屬於騙保行為,不僅拒絕理賠,還向公安局報了案。

陳先生追悔莫及,恨自己一時貪小便宜,結果卻吃了大虧。

你不知道的內幕

“倒簽單”在某種程度上有補辦手續的意思,如果簽了之後不理賠,就不構成詐騙;但是如果出險而又通過簽保單獲得理賠,就等於是“騙保”了。

一般來說,“倒簽單”主要出現在旅遊險、貨運險等險種方麵,“倒簽單”現象的存在有現實原因,比如假日期間旅行社或物流公司業務都很繁忙,但保險公司可能休息,所以一些臨時產生的業務,隻能等保險公司上班後再進行補辦手續,既然有了“係統漏洞”,就不排除有些人惡意利用這個漏洞進行騙保,這就為“倒簽單”提供了滋生土壤。

拿上述案例來說,有的維修廠經常與保險公司的推銷員相勾結,推薦一些沒有保險的事故車買保險,也就是“倒簽單”,維修點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增加維修廠的客源,從中多牟利。而對一些不明白風險的車主來說,由於平時無需投保,隻需在出險後才繳納保費,自然會認為自己占了大便宜,當然也樂於購買。

但是,“倒簽單”這種行為的風險也是不能忽視的,一旦被保險公司發現,不但不會賠付,情節嚴重的還會轉送公安部門,追究車主的刑事責任。

防範絕招

消費者不要為了牟利而“倒簽單”

“倒簽單”的存在也讓不少保險公司頭痛不已。有的消費者不是受到保險推銷員的唆使購買事後保單,而是明知是不合法的行為,卻依舊用“倒簽單”來“騙保”,這種情況一旦查出來,後果就會十分嚴重。

用“倒簽單”來“騙保”的事故不在少數,一名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透露:“在我們公司一個月拒賠的幾百起事故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倒簽單騙保’事故,這就為我們的理賠工作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目前,“騙保”的現象日趨嚴重,“騙保”手段也花樣繁多,方法更是層出不窮。麵對五花八門的騙賠騙保行為,表麵上看,損害的好像是保險公司的利益,但如果這種現象得不到遏製,最終的受害者還是廣大的消費者。一方麵,由於我國現行的保險費率是根據曆史風險數據進行精算厘定的,而“倒簽單”形成的虛假賠案使保險賠款迅速增加,也就使保險公司當年的效益受到了損害,這就會直接導致未來保費的上浮。

另外,在騙賠過程中,拿車險來說,一些修理廠會在車主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擅自擴大損失來從理賠中獲利,而車主卻很難發現這種“內傷”,更無法保證自己更換的汽車零部件的質量,這就會嚴重威脅汽車的使用壽命,甚至威脅車主的生命安全。

所以,對廣大消費者來說,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為了蠅頭小利就以身試法,殊不知這樣最終損害的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