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當以古代的聖哲賢王為師,像我這樣,是絕對不能效法的。因為如果取法於上,隻能僅得其中,要是取法於中,就隻能僅得其下了。
我自從登基以來,所犯過失是很多的:錦繡珠玉不絕於前,宮室台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遊四方供頓煩勞。所有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過失,千萬不要把我作榜樣去效法。”
說著從床邊拿起一本書道:“這是為父著作的一本書名叫《帝範》是我對人生和世界的體悟;也是我戎馬一生和治理天下的經驗總結;飭躬闡政之道,皆在其中,朕一旦不諱,更無所言。希望你好好的研讀並傳給後世子孫,讓我們大唐的基業萬世不朽。”
李承乾跪在地上,趴在父親的床邊放聲痛哭道:“父皇貴為天子,百靈護佑,自當逢凶化吉。還請父皇保重身體為要!”
李世民搖了搖頭道:“皇兒,隨著我征戰天下的大臣大多已經故去,還有的也已經老朽。不過這些年大唐軍校培養了不少的人才讓皇兒沒有後顧之憂。
這滿朝文武有兩個人你必須重用。第一個是你的嶽父,大魔郡王程知節。我把他罷官為民後,就一直沒有搭理過他;就是你的母親去世也沒有招他回來。
我希望你能對他倍加恩寵,讓他為你所用;隻要有他在,大唐就穩如泰山絕不會出差錯。
還有一個是英國公李績,不過你對李勣沒有什麼恩惠,朕現在準備貶他為外官。朕死後,你應當授給他仆射之職,他就蒙受了你的恩惠,必定為你盡死力。”
李承乾連忙答應,表示自己銘記在心。
李世民歎了口氣道:“你嶽父時常說我是性情中人,治國有道,治家無方。現在看來他說的是對的。這些年我太過寵愛你的弟妹們,讓他們一個個無法無天,那讓你受了不少的委屈。
在我死後,無論他們做了什麼,我希望你能饒了他們的性命,這些家夥自以為做的縝密,其實哪裏這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很好,你做的不錯,但是我不希望玄武門的慘劇再在你的身上發生。”
李承乾跪伏在地上,連後背都濕透了;看來嶽父一直開導自己,讓自己隻顧做好自己本職,不要去爭寵是對的。自己的父親這麼一個英名雄武的千古一帝,會看不穿自己等人的小把戲?
想到這裏他不住的磕頭道:“父皇放心,兒臣記住了,一定維持好兄弟們情誼,絕不傷害任何一個人。”
李世民這才緩緩的點頭,然後讓李承乾退了下去,自己暗暗的閉目養神。
在這一年的五月二十六日,一代帝君大唐皇帝李世民病逝在終南山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七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皇帝駕崩的消息傳遍了神州大地,天下一片縞素,大家自覺為這位英名神武的君王披麻戴孝以示懷念。
信息傳到了山東程知節聞言放聲痛呼幾欲昏厥,哭罷多時他騎上自己的虹光戰馬,拿上八卦宣天斧,獨自一人急匆匆的去了長安。
草原上的異族聽說天可汗駕崩,一個個痛不欲生,都齊聚長安前來吊唁。根據草原的規定,家中受到尊敬的人員去世,就會有一個人用利刃從額頭道下頜劃破臉頰進行陪喪。
已經做了唐朝大將的阿史那杜爾,用利刃劃破臉頰,一定要道昭陵為這位英明君主陪葬。後來大家死勸活勸才讓他打消了陪喪的打算,不過他卻和契苾何力致意在昭陵為李世民守陵。
長安城中這些天黑雲壓城,大家即為李世民的死亡而感到悲痛,同時新皇剛剛登基一切都還沒有邁入正軌。這些天長安城中軍隊調度頻繁,處處透著詭異,又讓大家暗暗心驚。
李承乾拖著沉重的身體慢慢的回到了自己的寢宮,全麵接手了大唐這個龐然大物,他才知道父親為什麼天天那麼疲憊。他甚至認為父親的死亡和這不無關係。
這些還不是讓他最難受的,現在長安的詭異氣氛,讓他有些心情煩燥,重重的證據都證明這些事情和自己幾位弟弟不無關係。想到這裏他又看向了北麵的玄武門。
二十七年前自己的父親就是通過那裏,取得了大唐的控製權;今天他們也想通過那裏奪走自己的權利。不過與父親的對手不同,在玄武門有一位戰神,隻要他在自己就穩如泰山。
“陛下!你回來了。”程竹筠看到李承乾的身影連忙迎了上來,很溫柔的為他更換衣服,遞上冷熱這合適的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