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朦朧嘴皮子比紫蘇要厲害多了,戚廷嶽這一係列的工作,其實背後都有她周朦朧的影子,這些其中的關竅,自然是張口就來,而且對著嚴氏,周朦朧就說得更加通俗易懂些,嚴氏聽了倒是一愣一愣的,“哦……原來如此……嶽哥兒這五品官,我還以為就練練兵跑跑校場呢,原來還做這麼多事的……唉,瀝州那麼苦啊,連農務都要管……嗯?嶽哥兒還這麼厲害……”
戚廷嶽一頭紮進工程,裏裏外外摸透,確定樣樣都在實打實的做,然後就帶了牛百戶等幾個好手上了趟烏雲山。郭大貴已經南下回來了,這一回,郭大貴的荷包賺的更是豐碩,不過具體分到周朦朧這邊的分成,戚廷嶽就沒細問,隻說回頭前胡和常山會跟你細細交待,在另一封信裏。
冬天一過,山林逢春,兔子又開始滿山跑到處打洞下崽兒,戚廷嶽讓牛百戶帶著人去山林裏開工作業,直呼,自從吃慣了野兔子肉,官兵們嘴都養刁了。他自己則和郭大貴閉門詳談。
因為涉及到一家老小要背井離鄉,郭大貴並沒一口答應,隻說要跟家裏商量商量,回頭想好了再給戚廷嶽送信。在戚廷嶽寫這封信的前一天,郭大貴親自去衛所找他,說想好了,帶著一家四口,等著跟前胡他們湊好時機,就往尚京來投奔周朦朧。
讓周朦朧喜出望外的是,不僅郭大貴來,郭大貴還帶著跟他南下販羊的張登前和劉愛民,劉愛民帶著寡母,張登前因為家裏有兄嫂則是單人上陣。戚廷嶽說,寫信一來一回的商量太麻煩了,他擅自替周朦朧考慮了下,這兩個人都年輕肯幹,也老實本分,一起來倒是好事,劉愛民的寡母也才四十出頭,到了尚京,哪怕做個灑掃什麼的也是可以的,所以他就替周朦朧應下來了。
嚴氏聽得稀裏糊塗的,“這都是些什麼人?他們跟你……很熟嗎?願意背井離鄉……這樣會不會……”在嚴氏的觀念裏,背井離鄉是得下大決心的,而周朦朧在尚京,她下意識的就覺得,這麼輕易就背井離鄉,會不是來敲竹杠什麼的,生怕周朦朧太嫩了吃虧。
周朦朧不以為意,嘰嘰喳喳像個小麻雀說個不停,她沒提周記的事情,隻是說瀝州出關方便,這些都是以前給她做事的人。不同的是,這幾個是當地的山裏人,不同的是,他們出身艱苦,勤勞本分,但是給她做事並沒有簽賣身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