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回首百年(2 / 2)

這時中國表麵看有精銳淮軍,世界第六、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可他李明知道這不過是表麵光的事情。2年後的甲午日清戰爭徹底算得上是拔下了清朝的最後一條內褲,從此國將不國。之後五十年裏再無尊嚴,付出了上億生命,還是被圍困在那第一島鏈內。

“皇上?”

“沒事,隻是心裏頭有點亂,靜靜就好了。”李明的目光對著隆裕,投以微微一笑,對她的關心表示感謝。雖然隻是嘴角一動,隆裕卻已經感受到了,這是5年來所罕見的。她的蛾眉微微一揚,為皇帝對自己態度的柔化而感到萬分愜意——這一刻,她已經忘記了5年來皇帝對她的冷若冰霜。

在身為皇後,她既不得寵,在宮中也不甚得慈禧這位姑母的歡心,平日與諸命婦王妃見麵時也不太有威信。這次之所以能守在皇上身邊,還是在太後那求來的。

“奴才叩請皇上金安。”門口一個赭黃臉,高顴骨,腫眼泡,大鼻子的老太監跪也下去。

“免禮,你是……”沒能看清臉,再說了就是看清了他李明認識誰呀,人家穿越都能帶著穿越後本體的記憶,可就他什麼都不記得。

“奴才李蓮英。”那老太監回了一句話,到是讓光緒吃了一驚。

“喲,李蓮英,李諳達!李公公快快請起。”光緒忙往前走了幾步,同時雙手在空中虛托一下。

李蓮英是誰呀。清末慈禧時期紅的發紫的總管太監,被人們呼為"九千歲",是最有權勢的宦官呀,得罪誰都不能得罪他呀。李蓮英原名李進喜,蓮英是由慈禧起的名。幾十年來,慈禧身邊的奴婢換了一茬又一茬,善解人意的,除了安德海就隻有李連英了。李連英是個十分聰明乖巧的人,他從中明白了應該如何擺正主子和奴才之間的關係。李連英不僅學會了揣摩主子的脾氣和愛好,千方百計地討主子歡喜,還能時時處處謹慎小心。隨著慈禧日益大權獨攬,李連英的聲望地位也變得顯赫起來。李連英31歲時,就已經可以和敬事房大總管(清宮太監總頭目)平起平坐了。墓誌銘中說他“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嚐稍懈。”也就是對主子恭敬,對下屬寬厚,多少年來不敢鬆懈。這也算是李連英成功的秘訣吧。不過呢,李連英雖受慈禧恩寵,卻始終未能離開慈禧,當上敬事房大總管。是慈禧不願、李連英自己不願還是有人從中作梗,就不得而知了。

“老佛爺聽聞皇上醒了,就讓奴才過來給皇上請安。”

“有勞李公公了,且先回稟親爸爸。”李明頓了頓:“這個,朕才醒來,身體還虛,未能向親爸爸請安,這人要是病了,真是……”叫個女人做親爸爸,李明是不明白什麼道理了。

“奴才理會的。”

“朕有些倦了,想一個人靜靜。其它人就不要跟進來了,對了給朕準備紙筆,最好是西洋的那種硬筆和裝訂成冊的空白本子。”說完不再理會其它人一個人走進了房間。

中國在之前近兩千年的時間裏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但到了19世紀90年代,它的這個位置被美國所取代。”中國GDP被美國超過的確切時間,是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的1895年。從1840年開始,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中國卻在對外戰爭中連續失敗,領土日益縮小,國際影響力日趨低落。中國喪失了約12%的國土。無論從任何意義上,晚清的中國都不是一個強國,而是一個屢遭侵略、屢屢割地賠款的弱國,還是一個主權不完整的半殖民地國家。

當李明關上房門,一個人看著這一百年前的建築。“好吧,既然上天讓我再重來一次,讓我做到這個位置上。那就不能再讓華夏一族經曆那樣的痛苦。也許我沒那麼大的本事,但我會盡力為華夏一族爭取一個廣闊的生存空間。”李明默默的想著,對自己說:“李明已經死了,現在活著是光緒是愛新覺羅載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