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個說服了手下的重要人物,羅正道費了不少氣力擺平來自內部的不同意見,鐵甲艦項目得以上馬動工,這件事立馬就成了威克礁的頭號秘密工程,羅正道每天都要前往船塢督查進度。當他走進造船廠,附近的施工現場正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一枚足有成人拳頭大小的鍛鐵鉚釘放置在火爐中加熱到櫻桃紅色,隨即被等候旁邊的工人用大鐵鉗夾住從爐中取出,以最快速度塞進鐵甲艦船體上預留下來的孔洞。在船體的另一側,一組工人則抓緊時間用鐵鉗等工具固定住鉚釘。隨即,兩邊的工人交替掄起大錘砸向這枚熾熱的鉚釘,趁熱打鐵這話說得沒錯,得趕在金屬冷卻變硬前將裝甲板與起到支撐作用的金屬框架穩固地結合起來,否則所謂鐵甲艦就是個一敲便散的地攤貨。
在造船工藝中,鉚接不是最理想的方式,類似電焊那樣能融合金屬器物的煉金術在新世界花樣繁多,其中比較高端的技術,甚至能將兩種特性截然不同的金屬完美焊接融為一體,在金屬表麵連一絲加工痕跡都不會留下,仿佛天然就是這個樣子的。
這些煉金術被普遍應用在貴金屬首飾加工和精密儀器製造,以及生產魔法奇物等方麵,不屬於什麼保密技術。
羅正道考慮過是否直接使用煉金術建造鐵甲艦,在開支費用的價目表麵前他喪失了進取心,不無遺憾地宣布暫時棄用煉金焊接技術轉而采用看似粗笨的鉚接技術加以替代。扭轉他想法的根本原因還是成本,所謂金錢不是萬能的,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大規模動用煉金術的代價貴得離譜,若是焊接個三塊五塊鐵板,這點小錢不算什麼,把鐵甲艦全船上下多達上千塊鐵板的焊接用量加起來算一算,即便是羅正道這種不太看重金錢的穿越者也要頭疼不已了。
戰爭與征服之神班恩的神諭言猶在耳,地精第二帝國方麵拖延的時間越久就越證明它們圖謀很大,至今地精未有行動跡象,合理的解釋是它們正蓄勢待發,終將到來的攻擊必定猛烈得超乎想像。
羅正道很清楚時間不等人的道理,第一條鐵甲艦沒時間慢慢調試完善性能,從頭開始新建的話,在時間上也趕不及了,於是他選擇了折中方案。利用一條躺在船塢中的在建戰艦,經過程序繁瑣的結構強化改造後,從內到外進行重建,最終使其成為新世界的第一艘鐵甲艦。
在艦體外麵包覆金屬,談不到什麼高科技,雅靈戰艦經常會選擇青銅,或是黃銅包覆在戰列艦的船底,籍此防止戰艦航行在水域環境中遭受船蛆等害蟲的侵蝕,順便也能便利進入船塢清理藤壺之類的寄生物,而且在戰艦的船舷部位包裹白鐵也是常有的事。然而,把一條戰艦從頭到尾用金屬保護起來,即便設計師可以這樣異想天開地構思,如此奢侈到敗家的想法也不可能被任何一個國家的財政部門認可。
要知道,新世界的金屬價格可比工業革命之前的舊世界還要來得誇張,打個比方說,在舊世界的新聞節目裏突然聽說某個二貨敗家子盤算要給長城貼瓷磚;給黃河圍欄杆;替珠穆朗瑪峰修電梯;替長江作防滲防水。
假設麵對著如此揮金如土又前景不明的敗家項目,估計電視機前的觀眾們,混合了驚嚇與困惑的愕然表情與新世界聽說有人開建一艘鐵甲艦的聽眾們的神情會是極其相似的,同樣是囧到無以複加的地步。坦白地講,這已經不能說是工程技術能否做到,妥妥地是個智商問題呀!
眾所周知,福祿伯爵威爾·尼達姆是地精刀口下的漏網之魚,他是地精第二帝國的眼中釘,地精必欲除之而後快,這次又有班恩的神諭降下,地精們絕無退避不戰的道理。
麵對著如此名正言順的開戰理由,地精第二帝國的大佬們自是遏製不住內心的興奮,湊齊了手頭上的殘餘海軍,甚至連為了補充前期無敵艦隊損失而建造的那批新戰艦幾周後即將下水這點時間都等不及了,急吼吼地向威克礁殺來。在大佬們看來,人類流亡貴族的最大威脅在於他們勾結主大陸的人類奴隸,煽動奴隸造反,又或是利用那個該死的預言尋機搞破壞活動。要說依靠真實軍力來顛覆地精第二帝國,乃至於反攻主大陸,這種荒謬絕倫的念頭真不是一般人頭腦中能想象出來的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