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盛世江南(二)(2 / 2)

龐青雲方才大悟,原來此李家,便是當今南唐國主的那個李家。南唐太祖本姓徐,奪徐溫江山而改姓李,表承大唐之基業。後傳位給其子李璟,便是當今聖上,好字畫,喜詩樂,待民極厚,卻無進取之心。在位十年唯一一次開土掠地,便是討伐長沙侯一戰。六萬精兵陣前廝殺,皇帝本人仍在宮中臨帖作畫,畫了一幅幅水墨賜給前方大將,作為賞賜,還以為能激發軍兵的奮勇之心,民間因此戲稱其為丹青皇帝。李璟聽說此言,也不以為意,倒是作畫做的更是勤了,連帶著作詩作詞,整日價的吟詩唱和,至於國事政務,他也不太過問,隻是秉持一條準則,外則交好諸國,內則減輕稅負,至於要花錢的光景,則靠著皇商執業,如經營鹽鐵等大宗商品,與外邦交易得利。

南唐重農商文化,而輕修邊秣馬,國力雖盛,可強的不在邊關之上。年年其餘三國都向南唐強取豪奪,索要歲幣,南唐也隻能捏著鼻子送過去,不敢多說一句,他國都以為南唐是最軟的一隻柿子。李璟心裏也明白,南方人文弱,和其他四方之人征戰,民生凋敝不說,先帝之基業還可能斷送在自己手裏,因此也樂的以金帛換的平安。雖是養虎為患之計,卻也無可奈何。隻是暗中以傾國國力練出一支禁軍,作為談判的最後砝碼。如李重玄護衛商隊的那三百家丁,就是禁軍喬裝改扮而成,因此方能從北梁悍卒的重圍中殺出,保得錢財不失。

李璟有七子三女,長子不幸早逝,如今李重玄雖不受李璟喜愛,卻也是名義上第一順位的皇位繼承人。要說到七子之中,也就李煜與李璟性子最為相像,李煜不過十八,在江南已經富有詞名,前朝相宰馮延己官做得不怎麼樣,卻是當朝花間詞中第一,被委任擔當李家七子之師。七子都被其授業三年,馮延己卻隻給了李煜一家評語,稱之為“千古詞人”。並將李煜的一首《玉樓春》列為五代第一:

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笙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欄杆情味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踏馬啼清夜月。

據說李璟見了這首詩,撫掌笑道,“吾後繼有人也。”宦官侍立,無不動容,以為皇上有了重立太子之意。密報到李煜那裏,李煜從此行事更為浪蕩無忌,把李重玄這二哥,更是不放在眼裏。李重玄會做什麼詩?當年朝上詩會,李重玄做了一首“雪花一片有一片,落入地上看不見”,滿堂大笑,李煜笑的眼淚都快掉了下來。隻有李璟覺得麵上無光,賞了一把金劍,和群臣道,“此兒為安邦之將,粗人一個,日後禁軍便歸其統領罷了。”

從此文官日日登李煜之門庭,禁軍將校則以入得李重玄府中為榮,文武傾軋,朝中攻訐,李璟不理政事,廟堂上兩派鬥得越來越亂。今日文官定了裁軍之詔,明日武將們一並上書要求增派軍餉,朝中朝令夕改,一股暗流,在這太平盛世的地底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