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一個月之期已過大半,孟母和孟父開始攛掇孟浩然到陶翰林家去退親。

孟母道:“二狗子,那翰林家的千金大小姐,你若娶回來,她那樣嬌生慣養的金貴人兒,我和你爹根本想都不敢想要她服侍公婆,咱們隻會每日裏擔驚受怕的琢磨著怎樣才能伺候好她,讓她在咱孟家能夠安生一點,否則她一個不如意,肯定就又得上吊尋死。”

“哎,你說說,咱這是造了什麼孽啊?竟要娶個這樣的兒媳婦回來,這以後的日子真是沒法過了。”

孟父也說道:“兒啊,隻憑你喝的那幾口墨水,咱們是真心高攀不上陶翰林家那位琴棋書畫皆是一流的大小姐啊。”

“我和你娘這段時間都去打聽過了,他們都說那位千金小姐啊,在京城中的才氣那是數一數二的,而且長得很漂亮。這樣的閨女肯定心高氣傲,難怪她聽說要嫁給你就急得上吊。”

“她還沒過門兒,就讓咱們鬧心的很,這以後要是過了門可怎麼得了哇?哎——”

孟浩然一言不發的扒著飯,並未接父母的話茬兒。

陶翰林家的親不是他想退就能退的。

孟母瞧了瞧孟浩然的神色,又開始哭訴道:“我給你說啊,兒子,為娶翰林家那位小姐讓我和你爹可遭罪透了。這段日子,我們倆每回出門溜達都被人家戳脊梁骨,罵我們孟家的話難聽死了,還有那殺千刀的說咱家逼良為娼的都有!”

“嗚嗚嗚……明明好端端是喜事一樁來著,哪裏知道竟然是這樣?誰家娶媳婦有咱老孟家窩囊啊?”

孟父趕緊勸道:“你說就好好說,一把年紀了,這有什麼好哭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這樣子是在哭喪哩。”

孟母頓時提高了聲音,道:“哼,你等著看吧,娶了那個大小姐回來,不出幾天,咱們就等著哭喪吧!”

孟父歎了一口氣,沒有做聲,默認了孟母話裏那意思。

孟浩然蹙眉,擱下了碗筷。此刻似乎他不說點什麼來表明態度,他老娘不會讓他吃好喝好的,以後必定每天每頓都是如此。

可他老娘還沒有說完,隻聽孟母又碎碎念道:“原本咱還隻想著她是千金大小姐,雖然確實高攀不上,但是二狗既然認定了,那娶就娶吧。咱心裏就當安慰的想,隻當是請了尊菩薩回來。菩薩進家門還算好的吧,誰知她竟是個死都不願嫁的。她那麼個性格,動不動就尋死,這還讓孟家人活不?”

“若逼死了兒媳,她爹又是個做大官的,能輕饒了二狗嗎?肯定不能!我們兩個反正是一把老骨頭,半截身子都入土了的人,可二狗還年輕得很啊,這樣一來,兒子這一生不就完了嗎?”

“咱們又來說說隔壁鄰居家那桃花,你看看她,人長得好不說,又心地善良,又溫柔體貼,說話行事大方得體,這才是媳婦的上上人選啊,我這老婆子做夢都想要這麼個兒媳婦。這樣的好閨女,真是打著燈籠都難得找到一個啊。”

孟浩然聽了父母的話,他本也已經對桃花心動,隻是礙著三皇子那邊,因此始終沉吟不語,並未提及退婚之事。而且,他想得還要更美些。

孟母瞧著孟浩然的臉色似有鬆動,她就總結陳詞道:“娶媳婦是件高興的事兒,我和你爹也確實盼了很多年了,可我們盼也是盼你好,不是要孟家家宅不寧。那陶大小姐不願意嫁給二狗子,咱們能不勉強就不勉強了吧。反正,咱們這邊不是已經有好的人選了嗎?”

“我的意思啊,就是咱們趕緊到桃花家提親去,她回京沒多久,這麼好的姑娘,以後肯定媒婆將她家的門檻都要踩爛,咱們得動作快點,一個月後說不定也是喜事一樁了呀。”

父母已經說了這麼多,那意思表達得也很清楚了,孟浩然便將爹娘看了一眼,然後大咧咧的說道:“陶家那門親事若能退就退,反正我也不太喜歡那種婆娘。不過若退不了,大不了娶回來擱屋裏讓人看著,定讓她死都死不成。”

“至於桃花嘛,嘿嘿,爹娘喜歡,我也覺得還不錯,改日我們就上她家去。不過,這些日子還望爹娘打聽打聽她家父母住在何處,這婚姻大事,還得父母做主不是?”

那陶桃花是他相中的人,他自然是想娶的。但是他想娶桃花,不代表這邊陶翰林家的女兒就一定要退了。

首先,他孟浩然是個男人,而且如今還是個有錢有權的男人,這樣的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因此在娶了陶翰林家那位千金大小姐之後,再多娶個桃花,甚至以後將桃花家的那個丫頭小雲也納了,都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