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把張國維扶到馬背上,隨耿員外回到耿家。一個月的醫治息養,張國維大病痊愈,他要去拜謝耿員外。耿員外無事喜歡讀書,卻拒絕科考。月前救人一命的小事,早丟在腦後了。吳全德一提醒,他不由得拍一下腦袋瓜方想起。耿員外傳話,請他進來。張國維隨著下人走進客廳,大廳十分寬敝明亮,氣派非比尋常,一眼就能看出是富貴人家。在太師椅上端坐一人,五六十年歲紀,長的麵慈,一團和氣,身體微胖,雙眸炯炯有神。張國維一見,心想這位一定是救命恩人。他快步走到耿員外身前,雙膝跪下,口中道:多謝耿員外救命之恩。
耿員外起身把張國維從地上拉起來道:“年輕人不要行這麼大的禮,常言出門在外誰還沒有個難處。我偶遇幫助了你,也是咱爺倆有緣。”他一邊說著一邊仔細打量眼前這位陌生的年輕人,一看不打緊,從心眼裏喜歡上張國維了。張國維身高一米八十厘米,長的白白淨淨,雙目有神,兩耳有輪,鼻直口方。耿員外也是閱人無數,他觀張國維麵相,知他不是尋常人家的孩子。便仔細盤問道:“不知年輕人家居何處,為什麼來到此地,要做何事,為何落難於此地?”
張國維如實回答:“我家居浙江東陽,是東陽張氏一族。去年參加浙江鄉試,今年是來京參加會試。不曾想到此出事,隨行書僮石旺染病身故。我銀兩又在店中房間被偷盜,店家蠻不講道理,把重病的我攆出客棧。幸遇恩人施手救助,使我脫此厄運,否則必客死他鄉。”
耿員外一聽浙江東陽,便興奮地說道:“浙江東陽,人才備出。你來自桃李之鄉,一定是飽讀詩書,學有所成。既然高中鄉試,如今又來京會試,也為你祝賀。認識你十分高興,莊子雖小,家人招待不周,還望你見諒。上北京參加會試時間充足,也不必忙。你住在這裏,進京一切費用我幫你,不必掛在心上。”
耿員外又問張國維,不知你家中還有何人,可曾婚娶?張國維回答:“我今年二十歲,還不曾結婚,父母尚在,隻我一個兒子,身上兩個姐姐。”耿員外一聽點頭微笑,心中在想,這孩子與我女兒玉鳳年紀相仿,正好般配。如若結成秦晉之好,我也了卻心事。
正在這時,家人報小姐進來了。耿員外的女兒耿玉鳳,年方十九歲,身材修美,氣質高雅。她是詩、琴、書、畫皆有涉獵,她從小就生活在良好的文化氛圍內,所以培養出她眾多與眾不同。她是父母掌上明珠,但她不嬌慣,使她更顯示出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之美。
她輕盈步履,走進會客廳。看到眼前坐著一位陌生人,好似書生,她不好意思直視,隻用眼角餘光打量。發現此人非同一般,不但長相清秀,而且身上還有一種正能量。雖然是第一眼,卻讓女孩子的心為之萌動,不由芳心喜歡,可謂是一見鍾情。
張國維心想,進來的應是耿員外的女兒。他同樣用眼角餘光去看,雖然是第一次見麵,張國維卻被耿玉鳳的高貴氣質而折服。江南出美女,但缺少北方女孩那種落落大方的性格。心中想,如果自己能娶到如此美麗的姑娘,會深愛一生。
這真應了千裏姻緣一線牽,無緣對麵不相識。兩個年輕人首次相遇,心靈深處卻撞擊出愛情的火花。太神奇了,彼此雖然沒有表示,肢體語言似鴻雁傳書,有意無意中暗暗在傳遞給對方。愛是一個奇妙的天使,它能穿越時空、距離、阻礙,把信息如同海浪般,擊打彼此心扉的堤岸。
耿員外對張國維說道:“這是小女玉鳳。”又對耿玉鳳道:“這位是進京參加會試的浙江東陽書生張國維。”耿玉鳳上前給張國維施禮,她道:“認識公子十分高興。”張國維忙戰起身來,他還禮道:“來莊上,承蒙照顧,望小姐多多指教。”耿玉鳳就落座耿員外右側,品茶與張國維敘話。
耿員外把管家吳全德叫來,準備了豐盛午宴,招待張國維。席上天南地北,風土人情,談古論今。張國維盡自己所知,一一作答。他彬彬有禮,對所答問題,層次分明,深淺有度。有時闡述自家看法,但他決不把觀點強加於人。對他的淺析和時事評論,父女二人也深表讚同。午宴後,張國維回房休息。不提張國維如何休息,卻表一下玉鳳小姐。
她手托香腮,坐在閨房窗前,望著窗外的魚池發呆。自己母親走的早,是父親含辛茹苦一手把她帶大。樹大那有不分枝,自己到了婚嫁年齡。提親的媒婆不少,但所提無非是浪蕩公子,或奔耿家富貴而來。自從見了張國維,這顆心不再平靜,可這話又怎向父親表明。想到母親,眼中珠瑩閃動,她的愁結無處排解。便撫琴盡抒心中苦楚,向天堂中的母親傾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