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活佛贈詩(1 / 3)

包龍潭在外漂泊久了,想念家中老母,想北歸。便邀請張天成、張天達二人一同遠赴塞外大草原。天成、張達也想去塞外,看一看遼闊的草原,但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張國維心想兒子長大了,應該多經曆鍛煉,百煉成鋼,家裏的環境再好,也培養不出一個有作為的人。男孩子必須有闖天下的本領,這一點上相當重要。大明現在是多事之秋,滿清又陳兵山海關下,形成欲吞大明的強大勢力。大明天災人禍,各地百姓揭竿群起,大有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這火越燒越旺,看來短時間內難以撲滅。

他點頭同意兄弟二人隨義兄包龍潭,遠赴郭爾羅斯草原。他暗下叮囑張天成,不要任性地貪玩,遊山玩水隻是一部分內容,現在國家風雨飄搖之際,你應測試自己的壓力,適應環境,將來能為國家承擔一份責任。關外的民族強悍鬥狠,你一定從他們身上學到我們身上缺少的東西。張天成點頭稱是:“孩兒帶著弟弟同去,一定會留意諸多事物,請父親大人盡可放心。”張國維又叮囑天達,遇事多用頭腦想一想,不要蠻力,有勇、有謀才是真英雄。天達道:“我會像哥哥學習,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耿老員外把天成單獨叫到自己的書房內,用一雙溫暖的大手撫摸天成的頭頂許久。才開口道:“天成啊,第一次出遠門,在外一定當心。俗語講的好,人家說話少摻言,人家打仗少上前。忍又忍,搖又搖,忍字都比搖字高,搖字頭上是把刀。隻有忍得住,才能百煉成鋼,不要輕意與人結怨,廣交朋友少樹敵。但要記住,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要輕意相信來路不明人的話。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有時也許眼見也未必是真的,做事一定要留有餘地。另外,我特意告訴你一件重大事情,這玄鐵打造的金筆,筆內藏有耿家幾百年前的秘密,切記不要與任何人說起,隻能藏在心中。我教你所識之字也要牢記,日後一定有用。”張天成點頭稱是,並在外公的臉上輕輕吻了一下,耿員外眼中湧出熱淚。

陳圓圓也要跟隨去塞外草原,包龍潭說道:“圓圓妹你有所不知,塞外風沙大,又臨近金秋,天氣轉涼,蚊蟲叮咬厲害,不同於北京氣溫暖和些。你在家安心讀書,我向你保證,還你完完整整的人回來,決不食言。”一聽草原風大寒冷,陳圓圓心中早打起了退堂鼓,她不想勞累奔波。這些年隨父親風裏來雨裏去,受了很多委曲,也吃了無數辛苦。但心上人要遠離開她,卻是難舍難離。張天成勸解道:“慢說三月,快說兩個月,一定回來,你在家耐心等待,幾個月一閃即過。”圓圓流著淚水,點頭稱是。張天成暗地裏讓劉鐵航保護好陳圓圓,不能有半點閃失。次日清晨,張天成、張天達跟隨包龍潭一行人眾,踏上北去郭爾羅斯草原的路。

一六三六年,清太宗在盛京即皇位。皇太極封固穆為郭爾羅斯輔國公,郭爾羅斯前旗後旗為哲裏木盟旗十旗之一,統稱為科爾沁草原。

包龍潭、張天成、張天達一行人曉行夜宿,途經盛京(沈陽)、寬城子(長春)、黃龍府(農安)來到了郭爾羅斯大草原。一路上所見所聞,張天成內心十分感觸,草原的遼闊,孕育了這個馬背民族的尚武精神。這個民族的寬厚、忠勇、不屈服壓力的個性,使他終於想通了一個淺顯的道理,吃草的為什麼打不過吃肉的規律。他通過觀察得出結論,如果大明繼續內訌不止,不能團結,亡大明天下的一定是大清。

九月的草原正是美麗的薩日朗花盛開的季節,草原上正在舉行盛大的節日“那達慕。”那達慕蒙古語是娛樂遊藝的意思,那達慕曆史悠久,是蒙古族傳統的群眾性盛會。在遼闊的草原上載歌載舞,摔跤、射箭、賽馬三項技能,被稱為男兒“三藝。”

摔跤是蒙古族群眾最喜愛的民族體育活動之一,頭上纏有各種顏色的頭巾,脖頸上掛有五顏六色的飄帶,它象征著得勝的記錄。其服裝做工精細,圖案美觀比較講究,腳登傳統的蒙古“香牛皮”靴,看起來煞是威武、強悍。

蒙古民族對馬有著特殊的感情,賽馬是那達慕大會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騎手們頭係豔美的綢帶,彩色的蒙古袍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霞光紛呈,活龍活現。什麼叫萬馬奔騰,你追我趕的壯觀場麵,猶如天兵,不僅是速度的比拚,更是勇氣的爆發。包龍潭一行人還沒有來得急休整,便加入到這歡慶的人群之中。

固穆是成吉思汗仲弟哈薩爾大王第十八世孫。固穆的孫女孛兒隻斤白雪飄聽到族兄包龍潭南下大明遊曆歸來,而且還帶來兩個漢族小夥,心中十分好奇,便策馬到包龍潭身邊看一看大明人長的啥樣。她定眼一看張天成,長相細皮嫩肉,和草原人的強悍無法相比,但文質彬彬,很討人喜歡。另一位麵色發暖,身體壯碩,有一種拚勁,與蒙古人差異不大。隻不過穿戴不順眼,背後的一把大刀,陽光照射下,讓她身不由己打了一下冷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