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曹操之謀略3(1 / 2)

○實在打不贏就走

被人踢開總比被抱著扭打好,因為被踢開雖然痛,但也就逃出了對方勢力範圍。

曹操沒想到劉備入主西蜀後如此厲害,接連吃敗仗,痛失漢中寶地。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要與劉備打下去那就沒意思了。曹操很聰明,一旦在外麵失利就趕緊回家調整,所以每次總能脫險,逢凶化吉。

借刀殺人不傷身

“借刀”有兩種情況:一是借別人的刀殺人,二是讓別人來借自己的刀殺自己想要殺的人。兩種“借”法都有移花接木之妙。曹操借孫權之手殺關羽,也是在借關羽殺劉備,借劉備殺孫權,一石三鳥,手法繁多。

劉備從曹操手裏奪得漢中寶地後,馬上稱起漢中王,準備學劉邦正式開始稱王稱霸。曹操大怒,聯結東吳攻劉備。孫權不願碰劉備鋒芒,先禮後兵,欲與關羽聯姻試探。關羽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孫權聞之也大怒:“何太無禮耶!”於是孫權與曹操夾攻劉備,劉備兩麵受敵,但依仗關羽之威,依然奪了曹操的襄陽,將曹操打得落花流水。曹操命大將龐德戰關羽,始終不能抵擋,關羽斬了龐德,擒了於禁,曹操震驚,布置徐晃兵馬,待孫權進軍後再出擊。果然關羽因孤軍深入,被東吳大將呂蒙打敗生擒,孫權殺關羽,奪了荊州、襄陽。劉備、諸葛亮相隔太遠,不及救援。曹操借東吳除去了關羽,便覺西蜀不足畏也。

此戰是曹操打的最後一個勝仗,也算是終於打敗了劉備。

○如果打不贏敵人,就讓打得贏的人來打

曹操其實在赤壁之戰後就一直打不過劉備,這次與關羽對決,更顯出了他缺乏一員能獨當一麵的猛將,曹仁、徐晃、龐德不可謂不厲害,但無一是關雲長之對手。曹操手裏沒牌了,幹脆歇一歇,讓別人來玩,這樣反而把關羽間接玩死了。為什麼曹操不能克關羽但孫權能?因為曹操不如孫權手下有諸多智謀人物,關羽氣傲,容易被人暗算。曹操與關羽曾是好友,不忍親自暗算關羽,他讓孫權來暗算,看來還有些仁義。戰爭是無情的,有時決鬥就在朋友間進行,曹操心夠狠,所以關羽一定得死。

臨死猶為兒孫計

雖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但人應該為兒孫造福。曹操一生英雄,死時卻很不“豪爽”,婆婆媽媽地為子孫想辦法在他死後能過好日子,與田舍翁無異。這正是英雄多情之處,所謂“無情英雄偏多情,臨死猶為兒孫計”,即此。

曹操借孫權殺了關羽後,厚葬了關羽首級。因此事有負於心,曹操神魂不寧,屢逢妖異之事。曹操受驚,頭風發作,岌岌可危。華歆推薦神醫華佗前來醫治,華佗的治療方案為:先喝麻肺湯,再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誕,這樣才可以根除。曹操大怒:“汝要殺孤邪!”華佗說他昔日為關公刮骨療瘡,關公未曾有半分猶豫。曹操到底懷疑華佗是前來為關羽報仇的,殺了華佗,杜絕了唯一起死回生的機會。孫權趁曹操病危,上表鼓動曹操伐蜀,又勸曹操當皇帝。曹操手下群臣也希望他當皇帝。曹操不肯,暗示其子曹丕可以當皇帝,他隻需要作周文王就可以了。司馬懿建議曹操封賞孫權,令之拒劉備,曹操從之,不久病危,向司馬懿等人托孤,一代梟雄,臨終猶為兒孫計,體現出了溫情的一麵。同時,曹操臨死不肯當皇帝,也直接避免了國家遭受更大的動亂,可謂有功。從智謀上講,曹操臨死的那段時間,學會了諸葛亮的高招,變劉備的“聯吳抗曹”為他的“聯吳抗劉”,又挑起孫權與劉備的死仇,從而為魏國贏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間。當然他沒想到曹家江山的真正危機來自內部,葬送魏國的竟是他的心腹大臣、托孤元老司馬懿,這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