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三國之縱論(1 / 3)

三國精神讚

三國精神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

充滿智慧的周文化、大氣磅礴的秦文化、虎視八方的漢文化,這三大文化雲興霞蔚,終於孕育出了更為燦爛輝煌的三國文化。

三國文化充滿一種智慧而張揚的民族精神,我稱之為“三國精神”。

“三國精神”表現之一為“建安風骨”,以三曹七子為代表的文化大師們的作品剛健清新,讀之讓人目清神爽。“建安風骨”既有文的一麵,也有武的一麵,“建安風骨”的締造者與代表人物曹操一生積極進取,取得巨大的豐功偉績,為時代之楚翹。

“三國精神”表現之二為“魏晉風度”,在漢末、三國、晉初三個時代共同組成的大時代裏,種種風流人物紛紛噴薄而出,其中以魏國的嵇康為代表。嵇康放浪形骸,將中國人的風度之美發揮到了極限,整個西方曆史上沒有一個像嵇康這樣的風流人物。

“三國精神”的表現之三為“仁君風範”,以劉備為代表。劉備一生重仁義,護民愛民保民,救民於水火之中。為人又極重情義,是中國男人的光輝榜樣,比曹操更多了一層人性的光芒。

“三國精神”的表現之四為“智者風流”,這當然以臥龍先生諸葛亮為代表。諸葛亮隱居隆中時潛龍勿用,天下不知,仁君劉玄德三顧茅廬為天下民生計,將他恭請出山,於是諸葛亮飛龍在天,輔佐劉皇叔開疆辟土,創造了再繼漢脈五十年的神話。諸葛亮一生是智慧的一生,劉備之所以能用仁義力克曹操的霸道,即在於運用了諸葛孔明的無雙智慧。智慧勝武力!諸葛亮把中國人的認識提高到了這一高度。

“三國精神”的表現之五為“富者風采”,三國時代北方經濟衰敗,南方則大力發展,西南、東南皆富不可言。無論是作為天府之國的蜀國,還是作為魚米之鄉的吳國,都同時在物質生產上取得飛躍,赤壁之戰之所以孫劉勝曹操,即在於他們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三國精神”不但追求成功,也追求財富。從那個時代起,一手抓成功,一手抓財富便成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共同認識。

大哉“三國精神”,它給我們留下的豐饒財富萬代流芳,惠及子孫。

美哉“三國精神”,它為我們明確指引出了一條又一條成功的道路。

三國人物頌

三國人物集中地表現了中國人最精華的一麵,三國人物是有品味的一群中國人,他們中間有聖賢智者、霸王仁君、英雄豪傑,當然也有沉魚落雁的絕代美人。

看畢三國人物,我們實際上就可以了解所有中國人中最有代表性的幾種人——

第一種是力量型,如曹操。

第二種是陰柔型,如劉備。

第三種是智慧型,如諸葛亮。

第四種是聰明型,如司馬懿。

第五種是勇猛型,如張飛。

第六種是忠義型,如關羽。

第七種是忍耐型,如黃蓋。

等等。

我們讚美智慧天下第一的諸葛亮,他的神機妙算與沉穩大度讓我們心悅誠服,火燒新野、草船借箭、赤壁借風、空城計、智取西川等名段已成為不朽的智慧傳奇。

我們讚美英雄氣概天下第一的曹操,他雖敗猶榮,在他身上的陽剛之氣是中國男人的最佳版本。

我們讚美慈悲之心天下第一的皇叔劉備,千萬不要笑他假仁假義,錯,劉備是一位真心對朋友的人,否是不能解釋為什麼連諸葛同與五虎上將都會跟隨他,這樣的人同樣可敬可愛。

我們讚美哥們義氣天下第一的美髯公關羽,過五關、斬六將,隻為尋找昔日的大哥;守荊州、敗走麥城,隻為大哥固守疆域,這群夠義氣的人在現代社會已是鳳毛麟角,得關羽者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