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保護的形式,可以采用機械去鏽保護、化學試劑去鏽保護、用化學試劑控製和改善表麵結構保護等方法。
機械去鏽一般是針對那些局部鏽蝕的青銅器。其方法是借助放大鏡或體視顯微鏡觀察,使用手術刀、鋼針、鏨子、竹刀等對所需去銅鏽部位進行清理,在工作中要仔細小心,不要在銅器表麵留下劃痕。超聲波震動去鏽,其最大特點是去除粉狀鏽較為徹底幹淨,而不損及其他銅鏽。用機械方法除鏽雖然能簡單、快速揭掉鏽層,但金屬部分直接裸露在大氣中,鏽蝕仍是不可避免。
對於大麵積鏽蝕的青銅器所采用的方法是將化學純的碳酸鈉與碳酸氫鈉以等摩爾數混合後,溶解於蒸餾水中,配製成10%~20%的係列溶液,較常用的為5%的溶液。一般碳酸銅含結晶水,配製溶液時應考慮在內。用此溶液浸泡青銅器時,有害鏽(氯化亞銅)逐漸轉化為碳酸銅,不斷更換新鮮溶液浸泡器物,直到溶液中檢不出氯離子為止。隨後用蒸餾水浸泡器物,以洗去殘留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有時為了加快洗滌速度,可把浸泡液控製在50度左右。因溫度升高促使離子擴散和反應加速度從而增加特質的轉化速度,一般一周換兩次溶液。此方法雖然很平穩,但費時較長,有時需一到兩年時間才能完成一件器物的清洗。另外難溶的碳酸銅附著在器物表麵使處理後的外觀較處理前加深加綠,會改變器物外觀。對於小麵積有害鏽的器物,即青銅器有害鏽僅僅是小斑點的器物來說,可用鋼針或小手術刀將鏽斑剔除。剔去的範圍稍大於粉狀鏽範圍,特別是要把產生“青銅病”的有害鏽清除於淨,直至看出新鮮的青銅為止。然後用丙酮液擦洗孔穴,等於燥後把氧化銀(分析純)粉末用乙醇或異丙醇調成糊狀,仔細擦入孔內,再把此器物置於飽和的水蒸氣中或潮濕的環境中存放一晝夜,讓氧化銀和氧化亞銅充分作用形成保護膜,以保護青銅器表層。
結合以上專家的研究成果,我們發現保管銅器,一定要注意防塵、防潮、防震、防光、防腐等。平時存放可視器物大小做囊匣,匣內以新棉花按照器形窩囊,上覆軟綢或細布,將器物置囊匣中可起防塵、防潮、防震作用。個別外形複雜的器物,可用小棉團襯塞好後再置於匣內。
銅器易被酸腐蝕,注意不要與酸性物質接觸,觀賞時要先洗幹淨雙手,夏天汗多最好戴上手套,拿取時一定要輕拿輕放,雙手端整個器體,切忌抓提輕薄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多已鏽蝕厲害,脆弱不堪。如發現銅器出現有害鏽,應即將其與其他銅器隔離,防止有害鏽傳染蔓延,同時請專業人員除鏽。平時存放一般可放一些樟腦,起消毒作用,減少細菌對銅器的侵蝕。這樣才能起到妥善保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