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一章 真相亦殺人 恍惚若謠傳(2 / 2)

當此他人眼中傀儡懦弱,實際也果真無人可用時候,即便是狠心腸的厲害角色,也要收斂起來睚眥必報的小肚雞腸,示人以胸襟寬廣,以招攬天下群雄歸心,為己所用。

不要以為他們平時口口聲聲,虔誠的表態效忠皇上,忠於國朝的話語震天價響,他們便會真的凜遵為臣之道,恪守君要臣死,臣就必須死的臣子本分。

他們更不會為了國朝赴湯蹈火,如果沒有名利與榮華富貴的許諾誘惑。

他們甚至要對國朝的國策打折扣,要拒絕,要軟磨硬泡,甚至要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搪塞你,推脫你,敷衍你。

秦國公乃是開國二十一位功臣之首,因此秦國公被貶謫打壓,很可能激怒秦國公為首的二十二家國公,讓他們同仇敵愾,與自己為敵。

這二十二家國公,其中開國國公中有三家因為謀反被抄家連坐,除去封爵,永不敘用。

若非念先祖功勳,那是要滿門九族被誅殺的,因此他們得以苟全性命,還多依靠著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古典風尚。

另外新的四家功臣是孟國公言世昭為首而晉升得來,號稱後汗,意為不及國朝創業肇造之初,跟從太祖太宗皇帝的那些國公爺立下的汗馬功勞大。

雖然這些個國公望族也未必都是意氣相傾,同心金蘭,甚至有的家族還彼此老死不相往來。這其中不過是因為某一家薄情寡性,無恩無義,恩將仇報,或許是其為人太過疏放豪邁,鯁直不阿,不近人情,或許是貪婪卑劣,人品低下,無人願意結交。

可大家都一樣都是同進同退,共榮共辱,因為他們都是開國元勳,中興名臣,護國金石,使河如帶,使山如礪,都不能泯滅,在維護國朝體統法統上,出奇的一致。

其實大家也都知道,秦國公秦震中和孟國公言世昭早已經水火不同爐了。

與言世昭家族的孟國公齊名的是另外三家是庇國公,鹿國公,順國公,都是追隨中宗皇帝中興本朝的功勳。一個是宣威大漠的武將,一個據說是教化臣民興盛文治的文曲星轉世,順國公據說和漢初恭順賢孝,養就一門忠順和睦的萬石君差不多,雖然為人品行地下,但是權勢不容小覷。

還有一個說法便是皇帝荒淫無能,上不能平息朝中的怨氣黨爭,下不能教化撫育黎民,對突厥人軟弱,暗自割地求和,表麵上猙獰好戰。

更不成體統的是,好色無厭,貪圖美色,居然在朝堂之上和朝中大臣爭風吃醋,爭搶一個歌女(大家傳說這女子是震北堂的歌女,名滿天下的寧無憂,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歌神寧無憂已經歸隱了,他們當然也不曉得寧無憂乃是皇帝安插在秦國公府監視秦震中的暗探眼線)大打出手,本來討論國家大事軍國大計的朝堂成了猥褻的嫖客們尋歡作樂爭搶姑娘的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