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這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有人說這裏是天堂,因為這裏可以使你一夜暴富;有人說這裏是地獄,因為這裏也可以讓你幾天之內傾家蕩產。很多富翁從這裏誕生,同樣很多富翁的口袋也在這裏被掏空。這個每天成交數百億元的大資本市場,天天都在上演財富的再分配。
正因為股市有著這樣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特點,因此,雖然有經濟學家的一再勸導,有輿論機器的反複宣傳,但在當前的中國股市,相當多的一部分股民還是沒有把持有股票視為一種投資,而僅僅是為了一夜暴富的投機。據統計,中國的股民僅7.5%的人認為來日方長,持有長期股票進行長期投資,其餘的都是短期投資者。這當然與上市公司的業績不理想、證券市場的運作不規範、法律不配套、製度不健全有關,尤其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把在股市圈錢當做第一需要,忽視投資者的利益,有的上市後就沒有給股民分過紅,有的年年要配股,並且配股數量越來越多,配股價格越來越高,這無疑促使股民把主要精力放在博取股票差價上,這便是中國人通常所說的“炒”股。而在很大程度上,這種以主要博取二級市場差價為主的“炒股”,帶有一種“賭”的意味:“賭”業績增長,“賭”分紅派股,“賭”扭虧為盈,“賭”重組成功,“賭”莊家介入……當然其最後的落腳點都是“賭”股價上漲。大多數股民都習慣於這種短線“賭”股,而缺乏中長線投資的思想,這是當前中國股市頻繁波動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大多數股民在股市裏不是套牢就是虧損的關鍵症結。
國人好賭由來已久。界定“賭”的概念時,使人更多地聯想到它的刺激性與投機性,如搓麻將、擲骰子、鬥雞、騫馬、玩紙牌……而每天都在進行財富再分配的股市,因為更加充滿了誘惑,充滿了刺激,充滿了機遇,從而極大地迎合了中國人好賭的脾性。從古到今,沒有哪一個時期讓中國人如此深刻地認識到了“錢”這一社會通寶的巨大威力,追逐金錢成了不少人的行為動機,而炒股票就正是這一行為動機的赤裸裸的表現。的確,當十幾載寒窗苦讀,偶然間走出書齋卻發現小學沒畢業的人一夜之間在股市中成為腰纏萬貫的富翁時;當自己出門還得赤膊上陣、斯文全無地擠公共汽車,而熟悉的同輩人卻已坐著舒適的小轎車,成為人見人羨的股市大戶時,誰都會為之心動、眼紅,心理平衡很難不為之傾斜。發財的願望把中國股民的夢想塗沫得五光十色。在理想和現實的長期折磨中,在神奇的“楊百萬”等傳說的激勵下,許多人懷著圓夢的激情殺入股市。股市裏不需要血緣,不需要職權,不需要風吹日曬和長時間的等待積累,就可以使人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社會財富在這個市場中快速地重新排列組合,市場造就了一批暴富暴貧者,更培育了一些人的賭博心態和僥幸心理。許多人把股票投資當做是一種包含著相當大的賭博色彩的金錢遊戲,不計後果,孤注一擲。沒有錢的借錢炒股,借不到錢的挪用公款炒股,不作分析地追漲殺跌,不顧風險地狂賭濫博……連專事金融投機以致把亞洲許多國家都搞得雞犬不靈的金融大鱷索羅斯,2001年來中國訪問時,也連聲說,中國人炒股像賭博。固然有少數人憑運氣賺了錢,但絕大多數以賭博心態炒股的股民,無一不是以輸錢賠本而告終。大量的事實表明,股市雖然帶有一定的投機性,但炒股絕對不是賭博。不著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不認真分析股市運行規律,不詳細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情況,一心想憑運氣賭命運一夜暴富,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億安科技漲到100多元時,還有許多股民搶進,結果幾乎全軍覆沒;PT水仙停牌前,明明有各種跡象會退市,但有許多股民卻抱著拚死吃河豚的心理大量進貨,結果資金鎖死,如同廢紙。股民操作失誤,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種“賭”心作怪。股市一漲,許多人便得意忘形,情緒特別激動,眼裏隻看到上漲的股指和股價,卻不防備腳下的陷阱,不管是怎樣虛幻的題材也敢去炒,不管是價格多高的股票也敢去接,認為昨天漲了今天還會漲,今天漲了明天還會漲……於是頭腦發熱,連忙進貨。但等自己吃了滿肚子的貨,股指卻掉頭向下,股價卻高台跳水,幾天之內便把自己的紙上富貴一掃而空,反而搭進了老本。
炒股不是打仗,更不是賭博,需要的不是破釜沉舟的勇氣,不是孤注一擲的賭勁,而是冷靜理智的操作。但許多人偏偏忽視了這點,雖然不斷有人撰文著書提倡理性選股、冷靜操作、適量投入,但許多股民卻由於發財心切,根本不屑於搞什麼逐步建倉,隻想一口吃成胖子,一夜成為富翁。一看見某隻股票長勢較好,或者聽說某隻股票有什麼題材,便傾其所有,全倉殺入,隻想賺個盆滿缽滿,一如想錢想得發瘋的賭徒。許多人隻看到股市賺錢,卻沒有看到股市裏麵的風險,一心想在股市裏“撈一把”,尤其是股市火爆的時候,更是迫不及待地把股市當做改變自己經濟狀況的一條途徑,把自己的下崗補助費、退休工資都拿到股市裏去賭運氣。有的在自己沒有錢的情況下還借用別人的錢炒股,甚至於借高利貸,或者挪用公款,美其名日“借雞生蛋”,以為這股市就是自己的銀行,可以每天揀銀子,宣稱“砸鍋賣鐵也要賭一把”。殊不知股市瞬息萬變,大漲可以突然變成大跌,紙上富貴可以頃刻化為烏有。如果是用自己的閑錢炒股,即使套牢了,也對自己的生活沒有大的影響,可以等待時機翻身扳本;但如果是借的別人的錢,甚至是高利貸,屆時要還,股市一跌,你就隻能割肉斬倉,眼睜睜地賠錢。如果跌得過多,超過你的償還能力,其危險更是不言自明。我們發現,在每一輪股市暴漲之時,必有許多人借錢炒股;而暴漲之後一旦暴跌,必有許多人捶胸頓足,要死要活,甚至有人跳樓、割脈。如果你去調查,那些尋死覓活者中,十有九是借錢炒股者。因為虧損較多,無力償還,隻好一死了之。這樣的悲劇屢屢發生,值得我們認真汲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