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奶山羊的管理
奶山羊的管理較其它山羊複雜,隻有當合理地飼養與科學地管理相結合時,才能充分發揮山羊的生產性能,獲得優良的後代和高的產奶量。奶山羊日常要管理工作有以下幾個方麵:
一、擠奶
擠奶山羊提供產品的生產過程,是奶山羊業的重要作業,良好的擠奶技術,合理的擠奶次數,耐心細致的操作乳房熱敷和按摩。對提高奶山羊的產奶量都有很火影響。
目前在奶山羊業上應用的擠奶方法有機器擠奶和手工擠奶兩種機器擠奶在發達國家的奶山羊業中應用較為普遍,例如,法國1970年隻有250多台山羊擠奶機,到1976年已發展到3500餘台,增加了13倍。山羊擠奶機器裝置是擠奶山羊的標準乳房形態製定的,擠奶時間平均2.33分鍾,第一分鍾擠完24%的山羊奶,第二分沖擠完的山羊奶占76%。在奶山羊場擠奶器安裝在擠奶室的專設擠奶台上,擠奶台的形式很多,一次容納奶羊的數量也不同。1台擠奶裝置每小時可擠70-140隻奶山羊,平均每人每小時可完成80隻以上我國奶山羊業,目前采用的是手擠奶。擠奶方法分為壓擠法(又名拳握法)和滑擠法兩種,以壓擠法較科學其操作程序。首先以大拇指和食指乳頭基部,並且固定不動,以防乳汁回流;依次收回中指和無名指、小拇指,迫使乳汁從乳頭孔中流出。兩隻手可以同步操作或相互交替操作,動作要均勻、輕快,節律和速度保持一致,使奶山羊建立條件反射。對一些乳頭過小無法掌握的奶羊,可以采用滑擠法擠奶,僅用拇指和食指沿乳頭隊上往下滑擠,迫使乳汁排出,為便於操作,手指可以沾上羊奶加以潤滑,但是此法很易造成乳房畸形和損傷,一般情況下不用。為了保持乳汁的潔淨和乳房健康,擠奶員應經常修剪指甲和奶羊乳房周圍的長毛,保持手,衣服和用異的衛生,以及嚴格執行程序操作。
擠奶開始時,先使奶羊走上擠奶台(或稱擠奶架),經產母羊會自動上台,初產母羊在擠奶的頭幾天不習慣登擠奶台,可在附設的小飼槽裏放入精料,經過數次訓練即可習慣。擠奶台上的奶羊,用頸架或係繩將其保定,使:其安靜地站立,一般擠奶是在喂精料後進行I擠奶員坐在擠奶台的右側,從側麵擠奶,對產奶少的羊也可從後麵擠奶。
1.擦洗乳房將毛巾在40~50度的溫水中浸濕擰幹,擦洗乳房和乳頭,以保持乳房清潔和刺激乳腺組織促進產奶,並觀察乳房有無異常現象,如發現乳房紅腫、有硬塊、乳頭幹裂。外傷等,應及時進行醫治。
2.乳房按摩擦洗乳房以後,開始擠奶操作前,以及。擠奶中途,應進行2-3次乳房按摩,興奮乳腺組織便於乳汁排出和提高產奶量。其方法是:兩手托住奶羊乳房,先左右後上下進行按摩,每次持續半分鍾。
3.擠奶和稱重記錄最初的幾滴乳汁,因被汙染,故廢棄不要。可讓滴在擠奶台上。然後采用拳握法將羊奶擠入奶桶裏,直至乳汁擠淨為止。為便於稱重,奶羊的擠奶桶應專門製作的重量1公斤,容量5升的防鏽薄鐵皮小桶,桶口僅少半邊開口,或用類似大小而重量一致的塑料或鋁製小桶也可,擠完奶後。稱重奶量,按羊號暫時記於登記牌或小黑板上,待全部羊隻擠奶結束後,再統一準確地登記在產奶記錄表格上。
4.乳汁過濾和處理稱重後的羊奶,倒入裝有3層過濾紗布的大奶桶,待全部奶羊擠奶完畢後,將收集在大奶桶裏的羊奶稱其總重蜇,送往奶品加工室進行消毒、冷藏或加工。每日擠奶次數依產奶量而定。日產奶4公斤以下者擠2次;5-8公斤者擠3次,9公斤以上者可日擠奶4次。每次擠奶間隔時間應基本相同。白天實行放牧的奶羊,應在早上放:收前和晚上歸牧後進行擠奶。
二、植期
梳刷可以促進皮膚血液循環,增進羊體健康和保持清-潔,應每天進行,對分娩後的母羊,由於後軀沾附很多血液、糞尿等,更要加強梳刷工作。常用硬草刷、粗棕刷及鐵刷,先逆毛進行,再順毛梳理。
三、修蹄
舍飼奶山羊因蹄子磨損較少,羊蹄長期不修剪,則蹄尖上卷或形成各種畸形,影響奶羊的行動和采食,因此每年至。少進行兩次修削。常用修蹄彎刀,於雨後地麵濕潤羊蹄變軟時進行;也可在修蹄前1-2小時,讓奶羊踩水,使蹄質吸水。變軟以便進行操作。修理時要使羊蹄底部平正,形狀方圓,蹄形自然。一次不能削得過多,變形的蹄子可進行數次矯正,以防損傷。
四、運動
山羊生性好動,舍飼奶羊無放牧場地時,可以每天驅趕作一定時間和一定距離的戶外運動,同時保證有足夠麵積的運動場以供活動,促進體質健康。
五、防疫注射和驅蟲
為了防止常見的傳染病,保持羊群的安全和健康,每年在發病季節前要作預防注射,如注射腸毒血症;布氏杆菌弱毒菌苗等對常見寄生蟲病,應根據當地發病規律,每年定期進行驅蟲和藥浴,防止體內外寄生蟲病的傳播山羊藥浴可用殺蟲或硫石灰合劑及擬菌脂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