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洛歎道:“這麼豐富的水源,雲州卻可望不可即,實在是太可惜了”。
韻兒道:“不能把這雲河的水,引到雲州去嗎”?
“那得再出一個愚公,將這石磊山移走,雲州土地就可得甘露了”。
“唉,要是把這山鑽上幾個眼兒,就好了”!
真洛笑了笑,又沉思了良久,道:“回去吧,到雲州,重金懸賞有引水之策的人,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看有沒有好的方法建議”。
懸賞公文一發布,立刻在雲州城引起了巨大的影響。雲州上下熱情澎湃,意氣昂揚,紛紛向郡王獻計獻策。
有一個叫李庫的人的建議,引起了真洛的關注。
李庫在上書中,建議把石磊山鑿開一個二十米寬的口子,將雲河水引進來。
上書中,李庫詳細地講明具體的引水方案,包括在雲河中構築分水堰,引水後再修建大小溝渠河道,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的扇形水網,灌溉雲州的千裏農田。上書中附有詳細具體的實施辦法。
真洛見他的想法與自己不謀而合,而且看李庫的上書,就知這應該是一位熟悉水務,有著豐富的水利知識經驗的人。
真洛馬上召集眾臣評議李庫的上書。她相信,這樣好的建議,很快就會被一致通過。
出乎真洛意料的事出現了。
眾臣一看上書,立刻就給予了否決。
真洛看反對最強烈的,是當地最大的鄉紳李員外。
李員外道:“郡王,那李庫,原是老朽的侄子,以前在別處跟著人治理過洪水,有點子經驗。隻是,太不務實了!這個方案,誰都看得出可行,但誰都反對!”
真洛問道:“卻是為何”?
李員外道:“把山鑿開口子,構築分水堰,修建大小溝渠河道,需要多少民力,我們雲州郡能不能征發出這些民力,且不去論。就說這花費用度之巨,我們雲州郡的國庫空虛,或者幹脆說我們雲州國庫裏分文沒有,這是人盡皆知的事,雲州根本就沒有能力完成這麼浩大的工程。再好的建議,也是空談罷了”!
真洛不作聲了。
眾臣散去後,真洛請李庫過來,讓他做了預算。結果,正如李鄉紳所言,耗費之巨,令人咂舌。李庫列出的預算,至少需20萬兩銀子。真洛想:“這樣算來,就算是傾盡西園齋的全部收入,對實施這一巨大工程而言,也是九牛一毛”。
真洛心情沮喪下來了。
原本,真洛多麼興奮和激動啊!一片光明就在眼前了,她幾乎看到雲河水嘩啦啦地流進雲州,雲州沃野一片碧綠青翠,生機勃勃,百姓個個喜笑顏開,嚴老父他們捋著白胡須,喜滋滋地看著田地,頷首不止……
而今,真洛心灰意冷了。她暗道:“這麼惠及民生的大好事,難道就因為銀兩的問題,而放棄擱置嗎?即使耗資巨大,這造福千秋萬代的好事,也是值得做的。不!我絕不能放棄!我得好好盤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