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張良計 過牆梯(1 / 2)

黑暗之中走出一人,

容貌俊雅,棱角分明,額上碎發垂落,劍眉飛斜入鬢,鼻梁挺直,薄薄的唇上永遠是一抹莫測高深的微笑。

來人衝何小龍笑了笑,走到劉邦身前,道,

“陛下,準備好了。”

“好,你辦事,我放心。”劉邦長身而起。

“他奶奶的,可急死我了。”樊噲舉起兩柄巨斧,躍躍欲試。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

說得就是來人,張良。

張良,字子房,潁川人,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其祖上曾任韓國之相,秦滅韓,張良圖謀複國,結交刺客,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未成,後更姓換名,逃匿下邳,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韜略,足智多謀。後為劉邦主要“智囊”。

張良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使劉邦得以脫身。

其後協助劉邦最終奪得天下,被封為留侯。

張良精通黃老之道,不留戀權位,功成身退。

後世敬其謀略出眾,稱其為“謀聖”。

要論古代曆史上最有計謀的人,這張子房絕對能排進前五之數。

何小龍三人在黑暗之中靜候,就是在等張子房。

張良麵向“鴻門宴”,朗聲道,“起火。”

巨大宅院的八個方向,同時燃起八處火焰,

而放火之人早已準備了數十把火炬,紛紛拋向茅屋以及內院。

星星之火尚可以燎原,更何況是人類蓄意為之,

火借風勢,越然越烈。

你們不出來,是嗎?好,那我就逼你們出來。

張良嘴角含笑,

大戲開演了,好戲還在後頭。

大宅之內,屋裏院內,諸人齊齊色變。

時溥麵露急色,正待推門而出。

“殿下,且慢。”盧先生說道,雙耳仔細傾聽,

“且再忍耐一下,它們已經來了。”

屋內之人有屋瓦遮擋,院內的南宮七傑卻完全暴露在空氣之中。

火炬不時拋在他們身上,七人左攔右擋,好不狼狽。

“出。”南宮漢大喝一聲。

七人同時起立,

南宮漢手執龍泉劍,

南宮楚拿著飛鈸,

南宮增,板斧,

南宮良,牛耳尖刀,

南宮噲,青龍刀

南宮莊,雁翎刀,

南宮伯,鋼叉。

七人一邊遮攔火焰,陣形卻仍然保持不變。

緩緩而行,步步為營。

張良雙眼微眯,時機到了?

大門狹小,每次隻能走出兩,三個人,

倘若此時堵住門口,則七人陣勢立破。

然而,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南宮漢大喝一聲,“破牆。”

七人中隻有南宮漢和南宮伯是從正門走出,

南宮增、南宮良、南宮莊直接越牆而過,

南宮楚和南宮噲更是破開院牆,直接闖出。

陣型依然不亂,

數步之間,七人已走出大院

“來得好。”劉邦大喝一聲,

巨大的光束衝天而起,隻見天地為之一亮,

附近方圓百裏宛如白晝,

一個全身金衣金甲的戰士立於其中,

不待南宮七傑反應過來,

劉邦已瞬間完成變身,衝了過來。

好個南宮七傑,臨危不懼,腳步微移,合圍大陣已然在瞬間形成。

七人一起出手,每人三百斤的力氣彙聚在一起,齊齊壓向劉邦。

這不是簡單的三七二十一的問題,七人合力,當然不是二千一百斤。

而是七變六十四,那是近兩萬斤的巨力,翻山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