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62年(2 / 3)

③學校的行政部門體製作若幹調整:教務處下設教學科、學生科、教材科;科學研究科改為科學研究處;人事處的檔案科改為保衛科,人事處下設人事科和保衛科;總務處下設財務科、行政管理科、教學設備科、膳食科等。

校黨委會議決定,增補林平、胡田成2人為黨委委員。

20日受上海市衛生局派遣,中山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陳灝珠赴越南講學。

21日根據上海市衛生局通知,原屬學校領導的腫瘤、胸病、工業衛生3個研究所改為直屬市衛生局領導,研究所的行政編製自6月份起劃屬市衛生局。今後,由市衛生局統一領導3個研究所的行政,主管科研任務安排、計劃審核和檢查督促,以及研究所人員編製管理和經費審撥。3個研究所的黨的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日常業務的管理及檢查督促計劃任務的完成仍由本校負責。

26日校黨委的民兵工作組改建為人民武裝委員會,由王樂三、張樹雲、周阿福等11人組成,王樂三為主任,張樹雲、周阿福為副主任。

28日

上海市委同意王樂三任上海第一醫學院黨委代理書記,張亮任副院長。

黨委調整保密委員會,免去因工作調動或工作太忙的4位委員職務,增補4位新委員,周嵐仍為主任,盧淩、張樹雲、陳放為副主任。

7月

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警備區任命崔洪坤為上海第一醫學院人民武裝部幹事。

18日校黨委製定《今後培養中西醫結合的骨幹教師的意見》,提出要培養出一批西醫經過係統學習中醫,開展中醫、中西醫結合的科學研究工作,成為整理發揚祖國醫學的骨幹,並從中出幾個理論家。

21日根據衛生部通知,本校附設的3所護士學校的領導關係由上海市衛生局正式移交學校領導。調整後保留的中山醫院護士學校改為衛生部直屬中級衛生學校,從1962年起列入衛生部直屬中等專業教育事業計劃。

本月

受衛生部派遣,中山醫院院長林兆耆出席在蘇聯召開的第八屆國際腫瘤會議。他在會上作了題為“原發性肝癌207例分析”的報告。

本科生465人畢業。其中醫療係235人,衛生係124人,藥學係106人。

8月

5日學校派出以皮膚科教授楊國亮為組長、環境衛生學教授楊銘鼎為副組長、眼科教授何章岑和婦產科副教授袁耀萼為組員的講學組抵達呼和浩特,開始在內蒙古的講學活動。講學組先在呼和浩特,後去包頭,曆時3周,共作學術報告37次,學術座談13次,手術示範5次,會診查房3次,參加聽講的專業技術人員達2730人次。

20日

學校召開第五屆黨員代表大會。本次代表大會曆時6天,於25日結束。中共中央華東局書記魏文伯應邀在會上作了形勢報告。大會選舉產生了由27位委員組成的學校黨委會,他們是王樂三、李靜一(女)、周嵐(女)、崔之義、張亮、盧淩(女)、劉濤、馮光(女)、馮允堂、胡田成、薑明(女)、許守銘、林平、李德、李治國(女)、裘麟、趙揮、徐豐彥、王彤(女)、劉文英、陳放、黃誌堅、張樹雲、彭治生、郭曉燕(女)、石美鑫、王洪珍(女)。

衛生部就護士學校調整問題函複學校:上海第一醫學院附設的3所護士學校調整後隻保留中山醫院護士學校,撤銷華山醫院護士學校和兒科醫院護士學校,被撤銷護士學校的在校學生並入中山醫院護士學校繼續培養到畢業。

22日衛生部將教育司題為“上海第一醫學院師資培養情況”的調查報告批發北京醫學院等40所老的高等醫藥院校。衛生部的按語稱:“上海第一醫學院自去年年底以來,結合貫徹‘高教60條’,比較切實地抓了師資培養工作,從安排老教師、重點培養骨幹教師、加強青年教師的基本訓練等3個方麵,比較係統地把師資培養工作抓了起來。雖然時間還不長,但抓得很認真,從黨委、院部、各係各醫院和教研組層層有專人負責,工作看出有成效。他們的做法和經驗也很值得其他高等醫藥院校研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