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二)(1 / 3)

(四)非言語牢騷心理

所謂非言語牢騷心理,就是如前麵所述的,采用文藝、廣播、表演等方式對某個組織進行的具有隱含性質的人身抨擊或譏諷,以發泄自己心中的不滿情緒和憤怒,這種非言語方式的牢騷心理,雖然不是直接用言語加以直露的表達,但它所借助的表現形式,往往是人們所喜聞樂見的方式,因而它傳播的麵積較大,其產生的影響麵更大,作用麵更廣,產生的效果更強。如前麵提到的那種利用點歌方式來發泄自己對政府某種行為的不滿情緒的牢騷,就是十分有害的一種牢騷心理及其發泄方式。

從牢騷心理的動機、性質和要達到的目的來看,又可以分為政治性牢騷心理和非政治性牢騷心理。

(五)政治性牢騷心理

所謂政治性牢騷心理,就是某個人或某種社會團體對某個政府組織、社會團體或基層組織,出於某種政治需要、輿論需要或物質利益等方麵的需要的考慮,而抓住政府、社會團體或基層組織在某項工作中的失誤,或某項不正確的做法與措施,通過非言語方式,或者言語方式,以充分地發泄自己不滿的心理類型。政治牢騷心理從某種意義上看,也是社會生活的“晴雨表”,也叫“社會牢騷”。如果某一時期,民眾的政治牢騷多起來了,那就值得政府、組織和團體加倍注意了。對此,尤其需要引起某些領導的重視和反省,如在工作中有沒有失誤,有沒有違背群眾意願的錯誤做法,這就需要加以改進,以滿足人民的需要,贏得民心,盡量減少人們的不滿情緒,減少他們產生政治牢騷心理的可能性,保證領導目標的實現。

在某些政府組織當中,若政治牢騷心理多,並傳播到社會中去,則會影響到人民群眾對政府組織的信任,甚至政治牢騷心理也是某些反對派對付執政黨的政治策略,他們利用政治牢騷來為推翻現政府的統治,做好輿論準備,或製造輿論,以為取得執政地位進行鬥爭和實現政治圖謀做準備。

在我們的社會當中,由於存在著一定的腐敗現象,這些腐敗現象,一時難以消除,它往往是引起人們不滿的主要社會因素。這也是引發和產生牢騷心理的一個根源。如人們對某些領導在使用人才中存在著的不正之風有一定的意見,就會產生牢騷心理,於是就會發出這樣的牢騷,說:“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你不服不行。”對某些人跑官要官,利用關係來升官當官的現象的牢騷,說:“論文憑沒文憑,論水平沒水平,論年齡也不年輕,一個勁兒往上衝,這個問題咱們說不清。”前幾年人們對分配福利住房中的不公平現象十分不滿,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政治性牢騷:“二樓三樓,廠長書記;四樓五樓,親屬關係;工人階級,頂天立地;分不到房,也寬宏大量,咱不生氣。”再如人們對社會上的某些不良風氣不滿,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政治性牢騷:“50年代(20世紀)人幫人,60年代人整人,70年代個人顧個人;80年代人騙人,90年代人搶人(社會風氣差,出現街頭搶人)。”“一種人是公仆,七姑八姨都幫福;二種人大簷帽,吃罷原告吃被告;三種人搞承包,吃喝嫖賭都報銷;四種人搞租賃,遊山玩水帶小姘;五種人手術刀,要想活命甩紅包;六種人是記者,吃飽喝足瞎亂寫”。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人們連溫飽問題也解決不了,少吃少喝,日子過的很清苦,於是出現了這樣的牢騷:“一碗涼水兩棵蔥,打發灶君上天空,到時請給玉皇講,就說咱日子越過越不中!”再如人們對有的黨、政府和組織部門不注意傾聽群眾意見,改進工作作風的官老爺作風不滿,人們產生了這樣的政治牢騷:“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白說還要說,爭取不白說。”再如,群眾對政府工作作風有意見,如會}義太多,影響了正常工作,群眾對此非常不滿,說:“國民黨的稅多,共產黨的會多;稅多百姓苦,會多官辛苦。”對政府機關文山會海的批評,說:“坐在辦公室想點子,拿起電話撥號子,布置下級寫稿子,報來材料對號子,修改修改發稿子。”這些政治牢騷,雖與順口溜相結合,在人們中傳播,在一定程度上抨擊了某些不正之風。但是,這種政治牢騷具有流傳廣、影響大、負麵作用強的特點,這種靠發泄自己不滿情緒為目的,並帶有攻擊政府工作的政治牢騷,是十分有害的和不可取的。這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擴大了它的負麵效應,等於替不良風氣作宣傳,更擴大了不良風氣存在的深度和廣度,擴大了它的生存範圍,這種政治牢騷的極壞影響是十分可怕的。所以,我們如果發現政府或組織在某項工作中存在著問題,最好還是直接對某一組織和團體,通過正常的渠道來反映這種問題,這樣比無原則的發泄政治牢騷會更好,也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所以,我們不讚成也不提倡發政治性的牢騷。這種做法隻能使問題更加複雜化和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

與政治牢騷相反的,就是某些非政治性牢騷心理。

(六)非政治性牢騷心理

它是個人或組織,對社會中的某些人或事的某些方麵不滿情緒的流露。一般地說,政治牢騷是針對組織的,而非政治牢騷是針對個體的,它不帶有明顯的政治傾向性和政治攻擊性。在社會生活中,因為人與人之間,因工作關係、生活關係等方麵的諸多聯係,發生了對某一人或事的一些不太嚴重的看法,當麵對其表達也有礙於情麵,不好當麵指責對方,於是,便會以牢騷的形式,在其背後發泄發泄自己的不滿。非政治性牢騷心理多是由於生活中某些不愉快的交往形成的,或由某些個人固有的成見所導致產生的,它也有某些不良的危害。比如,本來平時很要好的朋友,由於對方以牢騷的形式發泄對對方的不滿,故而也會傷了朋友之間的情感,導致感情破裂,友誼損壞,影響團結,惡化人際關係,這也是需要克服的一種不良社會異常心理。

從牢騷心理的危害性來看,又可以分為攻擊性牢騷心理和宣泄性牢騷心理。

(七)攻擊性牢騷心理

攻擊性牢騷心理,是指發牢騷者懷著對他人或組織的強烈不滿,通過帶有攻擊性質的牢騷,發泄心中的憤悶情緒,達到對他人或組織的惡意攻擊,散布不良影響,降低他們的威信,損害他們的聲譽,從而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攻擊性的牢騷心理包含著報複心理的成分,從攻擊性牢騷心理所產生的後果來看,它已經遠遠地超出了牢騷的內涵,而更多地帶有報複的意味。一般來說,正常發牢騷也或多或少地帶有攻擊的成分,但這種攻擊的程度,卻是有一定限度的,並且多是善意的攻擊。而攻擊性牢騷心理,卻主要是對對方進行攻擊,而不是一般地發泄牢騷。這方麵的例子是非常多的,例如,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幫”攻擊性的牢騷心理和行為,無中生有,製造是非,將賀龍等一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打倒。

(八)宣泄性牢騷心理

宣泄性牢騷心理,就是由於自己對某個人或某個團體的不滿情緒,而以言語的方式,或非言語的方式,發泄一下一腔怨氣,它並不會給別人造成多大的損失,並沒有極端的惡意和險惡的個人目的。隻是純粹的不滿情緒的發泄,不是著意於攻擊。宣泄性牢騷心理同攻擊性牢騷心理相比,它不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但是,由於是宣泄性的牢騷,也會引起被發牢騷者的不滿,造成朋友間的誤會和不團結,影響工作,影響人際關係的密切。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的不良情緒積累過久,對自身的心理健康十分不利,根據自身自我保護的心理機刪,適當地進行宣泄,是利於身心健康的。相反,如果不是經常適度地宣泄負性情緒,那麼積累過久,終會有天突然暴發,將是帶有很大破壞性和攻擊性。

五、個人欲望不如願,牢騷便表現

牢騷心理的形成,有一個非常複雜的心理過程。揭示牢騷心理的形成過程,存助於我們認識牢騷心理的本質,增強預防和矯治的自覺性,為保持和保證心刪健康創造條件。

一個人的自身修養、自身性格、所處的環境控製和影響著牢騷心理的宣泄程度和表現方式,個人利益的滿足與否,則影響著牢騷心理發泄的程度及其造成的危害。牢騷心理由內化外化轉變之前,有一個醞釀的過程,這個過程,即是牢騷心理形成的心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