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節 時光1(1 / 2)

可可回來後,盡情地洗了個澡,然後就像餓死鬼投胎一樣猛吃,吃飽喝足後就要李誠抱著她睡。以前看到震海小穎不吃飯或者浪費糧食說一下教育一下就過去了,現在如果再看到這類事發生,她肯定會餓兩個小家夥一餐,一點都不心疼。從這以後都是如此,這小娘子看來受的剌激不小。

李誠心態也改變了不少,回來後積極配合科學實驗,隨叫隨到不再推辭埋怨。王申心裏暗暗鼓掌,他把李誠弄去參加會議的目的達到了。

光陰似箭,轉眼之間,李誠巳步入中年,他的兒女都巳從嫩芽長成了小樹苗。歲月催人老,蘇行止,阿娘等幾個老人巳抵抗不住自然規律,都巳白發蒼蒼,盡管李誠不時帶他們上石室鍛煉身體,必竟身體沒有了可朔性,唯一的好處就是幾個老人沒有什麼病痛的折磨。

幾個老人兒孫繞膝,彼此相處也很愉快,對生老病死並沒有太多的遺憾。李誠和四女與幾個老人雖然住在一起,相處的時間並不多,不是他們不願意陪老人,而是老人們隻喜歡和孫兒孫女在一起,和他們沒有什麼話說。

華夏人過去很講孝道,對父母對長者處處表示尊敬,正所謂百行孝為先,這是華夏眾多道德標準的基礎。長慈幼敬缺一不可,我們稱謂管理國家的官員為父母官,也有醫者父母心的說法,隻是不知什麼時候,這父母二字被人為的去掉了,這個敬也變得像雞毛一樣輕。

華夏不像西方國家那樣有健全的醫療養老保險體製,除了一些當官的,老人的贍養主要靠親人以家庭為主。大災之前競爭很是激烈,青年人中年人承受著巨大的社會壓力,為了生存趨利避害,在生活中不自覺地降低了道德標準,好像進入了準動物狀態,老實說這是一種無奈,從長遠上來看,這是百無一害的。

體製的改變或改進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不能夠無限期等下去,現在隻有把華夏的傳統文化重新撿起來,讓浮躁的心態沉澱下來,把人性從塵埃中拉出來。別想著搞出一萬個人給媽洗腳的活動就解解決了孝道,遵師重孝等傳統道德要從日常小事做起,還要堅持不懈,再延伸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

父母是小孩子的榜樣。李誠對華夏的傳統教育很重視,在一些小事和細節上經常身體力行教育子女尊老愛幼、團結互助。幾個孩子很調皮,也很懂事。李誠有時想,如果沒有這些孩子,幾個老人估計在這島上呆不長,能夠住下來也不是很開心。

蘇菲都15歲了,長成了一個大姑娘,上山下海沒有什麼不敢做的,隻有一點不好,動不動就掛在李誠身上,弄得他一點辦法都沒有,這一點肯定是學了可可。李誠常帶蘇菲到親身父親喬爾的墓前祭拜,丫頭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剛開始還不相信,到後來看到自己長得和阿爹一點都不像,兩個弟弟和自己也大有不同,這才接受現實,小丫頭還傷感了一段時間。

李誠的疼愛讓蘇菲很快就適應了這種狀況,到現在她還纏著李誠給她編麻花辮,這是她和父親每天的功課,從小到大隻要李誠在家就沒有間斷過。蘇菲很開朗很調皮,她早巳知道了阿爹和母親還有幾個阿姨之間的情況,經常打擾李誠的“好事”,讓李誠和幾個女人哭笑不得。

蘇菲懂事了,李誠給她安排了一個單獨的房間,常帶她參加各種聚會,讓她接觸島上的年輕人,對女兒帶來的朋友,他都熱情招待。蘇菲對李誠很信任,常要李誠對某個男孩子作出評價,當李誠問她有沒有特別要好的男性朋友時,這丫頭又東扯西扯,這一點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