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可能也疑惑,可能大家知道秀才、舉人、進士什麼的,但不知道什麼是副榜舉人。
要理解副榜舉人,大家先看看會試、殿試的三甲進士:
頭甲三人,就是我們所的第一甲是狀元、榜眼、探花
第二甲為賜進士出身
第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
就像賜同進士出身一樣,沒有中得進士,但暫時權且給予一個進士身份,待遇等同與正榜進士而已。
如此這副榜舉人就非常好理解,為了彌補正榜舉人的不足,每次鄉試錄取五名正榜舉人的同時會錄取一名副榜舉人,以賜予舉人的身份。
副榜舉人雖然也是舉人,但又不同於正榜舉人,不可以出來參加會試。
但副榜舉人畢竟也是舉人,在地麵上也是享有很多特權,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疑惑雖歸疑惑,但看到衙役繼續唱名,這關係大家的前途,大家可不敢馬虎。
剛才揭榜還未開始就被臨時中斷,現在接著從副榜舉人念起,被念到名字的士子都顯得非常高興,一麵向眾人拱手同喜,一麵從荷包裏麵掏出賞錢,打報喜衙役,然後在眾人祝福聲中扶上大紅馬匹,一人牽馬兩人分侍左右,來到巡撫衙門拜見巡撫、巡按,感謝主考官。
邛州秀才劉道貞高中第二甲第三十五名舉人。
樂至秀才鄒簡臣眾望所歸,高中四川崇禎十六年(癸未年)第一甲第一名,也就是大家所的解元。
眾星捧月,鄒簡臣在眾人簇擁下經過一條條長街,接受眾人的歡呼,然後趕到巡撫衙門。
巡撫陳士奇、巡按劉之勃親自迎下台階,拜謝之後,左右衙役走了上來,將解元的帽子、長袍、方巾、鞋子給其穿上,然後再在衙役攙扶下出了巡撫衙門,浩浩蕩蕩的趕往學政衙門,向主考官表示感謝。
在那以後,則是參加巡撫衙門、學政衙門主持的宴會,前前後後需要大宴三,方才作罷
宴席上,眾人有意無意的談起楊軒,那個倒黴鬼,聽眾人巡撫大人、主考官劉侍郎還正在為此生氣呢?
別人可好,都實打實的向巡撫大人、巡按大人、主考官叩頭道謝的。
這個楊軒被救醒之後,不知道是真傻還是裝傻,先是故意不給衙役賞錢,然後到了巡撫衙門對巡撫大人、巡按大人,到學政衙門對主考官劉侍郎隻是拱手,而不叩頭拜謝,惹得巡撫、巡按、學政大人不高興。
看到這個副榜舉人如此有辱斯文,有的官員更揚言要讓學政衙門剝奪其功名。
但市井人認為是科舉不公,這個楊軒明明可以中得正榜,但因為人作梗才中得副榜最後一名。
不到半功夫傳言如同毒藥似的擴散開來,到晚宴時候居然成為中心話題。
主考官劉侍郎坦言,這個楊軒立論也算新穎,文章也頗為老練,有人建議取為正榜舉人。
但參與閱卷的一些官員認為其年輕氣盛,不如先取為副榜舉人,稍挫銳氣,磨練磨練一下其性格。(曆史上張居正參加科舉,就被湖廣巡撫顧璘的阻撓而落榜,原因是他希望對張居正多加磨礪。)
眾人唏噓不已,科舉考試看似公平,但常常被官員權貴破壞體製,如此任你妙筆生花,總有道理讓你落榜的。
科舉考試就是鯉魚躍龍門,今日能夠高中的又有幾個一帆風順呢?
晚宴之後大家意猶未盡的走出巡撫衙門,很多人感慨萬千,讀書人當如此,十年寒窗度無日,一舉成名下知。
一夕之間大家都成為成都府,全四川風雲人物,當繼續苦讀,將來好中得進士,金榜題名,坐鎮一方,經世濟用,上報國恩,下撫黎民,如此不枉在這世上走一遭。
鄒簡臣、劉道貞等人也回到書院精舍,向守門的打聽,這個楊爺穿著舉人的衣袍回到宿舍,看到道賀的也不搭理,更不打賞,將自己關在房間裏麵,什麼都不。
眾人都頗為擔心,劉道貞想敲門去打探消息,但被眾人阻止。
科舉失利,大家都有體會的,要想真正治療其中傷害,隻有自己好好調理一下,慢慢走出陰影。
一夜無話,再加上晚上喝了酒,睡得非常晚,大家醒來洗漱之後,已經是巳時時分(九點到十一點),正準備邀請好友一起一起參加當宴會,但楊軒的房門已經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