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入伍考試(1 / 2)

朝廷為了平定川北的姚黃之亂,參將王朝陽正在此處招募兵馬。

軍營建在城北十裏鳳凰山下,麵積足足有一裏寬,裏麵到處都是帳篷,不像前世軍營駐地那樣修建永久性房屋。

就像前世工廠招募員工那樣,大營外麵擺著一張長方桌,幾個兵丁正無精打采的坐著,每次看到男丁經過就拚命的吆喝,如同前世黑廠拉員工一樣。

看到楊軒背著一個書簍,一副書生模樣居然口口聲聲要來應募參軍,負責招募的把總王貴感到頗為奇怪,指著楊軒道:“你,你一副書生模樣,弱不禁風的,怎麼來當我們這種下賤兵丁?”

楊軒大囧,就像明知道對方是黑廠,但走投無路隻能進黑廠一樣,連連拱手解釋道:“這位大哥,在下是應試秀才,你知道這鄉試真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在下運氣差,這次名落深山。

如今又沒有別的去處,隻得棄筆從戎,希冀大哥能夠收容。”

考慮再三,這個楊軒身上有濃濃讀書人味道,無論如何不能否定讀書人身份。

像前世進黑廠那樣,若是自己是博士碩士什麼的,對方一家黑工廠怎麼敢收自己呢?

既然如此,堅決不能承認自己中得副榜舉人,隻承認秀才出身。

軍中也有幾個讀書人,主要登記姓名,寫寫書信,管管錢糧什麼的,有的還是童生,秀才出生的非常稀少。

聽楊軒秀才出身,王貴馬上改了一副笑臉,若真有真材實料,一定要留下,到時候對方若是在將軍下麵擔任師爺什麼的,下不了自己的好處。

指著桌子上的宣紙,讓在上麵寫上名字,寫上籍貫。

楊軒膽戰心驚的,前世很少使用毛筆,穿越之後雖然大腦是阿軒的記憶,行為舉止是這個窮書生無二。

若毛筆寫得彎彎斜斜的,如此不是太沒麵子。

一切還算順利,在宣紙上工工整整的寫了名字、籍貫,字體非常,大概相當於打出來的四號字吧,讓人不由得佩服書法造詣。

看著這幾個工整的楷,旁邊登記的書吏連連點頭,讚不絕口,秀才不愧是秀才,寫出的字體非常漂亮。

這可讓阿軒暗自高興不已,看來身體本尊雖然隻中了副榜舉人,但在古代還算學富五車的青年才子。

王貴決定正式招募楊軒,但不是幹兵,而是推薦成為軍中書吏。

自宋朝以後中國就盛行重文輕武的國策,民間更是流傳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

在明朝由於北方韃虜之患,南方倭奴之患,雖然讀書人好談兵,希望如孫承宗、熊廷弼、袁崇煥、孫傳庭、盧象升、洪承疇那樣坐鎮中軍大帳之中,運籌帷幕,決勝千裏之外的統帥,軍中讀書人非常少。

楊軒最初一喜,然後連連搖頭拒絕。

就像前世進廠那樣,很多才能平平的在基層幹了幾年,便得到飛快提升,很多最初在職能部門享盡清福的展前途遠不如基層的。

自己參軍入伍,不是為了享清福,而是逃脫無情的命運,若不能改變命運,至少能夠拉出一票人馬轉道東南亞稱王稱霸的。

師爺不做要做最基層兵,眾人顯得頗為不解,王貴更是認為楊軒是要作弄自己,勸解無效之後,當場要求比試。

自古以來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但現在是募兵,待遇好,對鄉下人還是有吸引力的,需要考試。

先是跑步,然後提石鎖,最後考試射箭。

一炷香功夫,圍著軍營跑一圈,前後兩裏多路程,楊軒身強力壯,阿軒前世也曾參加過跑步,跑得還算輕鬆,很快就跑回原地。

輕鬆完成測試,成績並不比很多鄉下莊丁差,眾人則感覺頗為驚異,大家麵露佩服神色。

接著是將百餘斤的石鎖提起前行百餘步,楊軒一介青年書生,雖然身材高大,但過去很少幹力氣活,雖然用盡九牛二虎之力,隻提到五十餘步,氣喘籲籲的不得不停下。

這可讓大家開心不消,這個年輕讀書人總有不如自己的,這百餘斤石鎖拿起來就非常吃力,這可讓人找到自信的理由。

最後是射箭,這可讓楊軒顯得頗為為難了,前世可從來沒有射箭,根本不知道射箭動作要領,滿頭霧水。

拿起長弓,楊軒又慢慢放下,看著眾人,直言自己不會射箭。

這可讓王貴找到理由了,軍營規定,兩項不合格的淘汰出營,楊軒現在剛好兩項不合格,正好去做師爺。

楊軒左右為難,突然看到軍營外麵有弩弓,有鳥銃,直言自己善於射弩,善於放銃。

射弩不稀奇,弓弩乃兵器最重要的兵器,現在聽楊軒能夠射弩,大家也有心考考,一名弩手將一柄弩箭遞給楊軒。

與弓箭稍稍不同,弩在弓上裝了一個木臂,木臂上裝置了機括,通過機括控製弓弦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