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牛魂(2 / 3)

黃偉和黃少爺趕著牛車從偏道上回了黃家,聽說晚些黃老爺也要回來。

於是這個久久寧靜的村子,終於要為著一個牛魂節熱鬧起來了。

阿順舅婆起了一個大早,將浸泡好的糯米煮成五彩的糯米飯,把各色的擺在一塊,拚成一副壯錦般鮮豔的色彩。

阿順也起了,走到先生房裏,把先生叫起來。然後把浩源給的紅布頭掛在牛角上,看上去倒像要出嫁一般。

韋家也把家中裝扮一番,牽過棚裏的三頭牛,對著牛祈願。

村口的木橋也熱鬧起來,家家戶戶把牛牽到這裏,讓牛在小溪裏洗澡嬉戲。僚家的娃子們騎在牛背上,用溪水給自家的牛洗背,好玩兒的互相打起水仗,看上去倒像兩個馬上交戰的騎士。

村中的廣場上聚集了牛和人,漫是一片紅黑相間的顏色。巫師舉著神杖,帶著螞麵具在雞毛杆下舞動,口中念念有詞。壯碩的僚家男子搬出銅鼓,手掌敲著鼓麵,發出沉悶的隆隆的聲音。

銅鼓約有半人高,由青銅製成,上邊雕刻著好看的紋路,中心是一個多角星,四周按照圓的痕跡刻著螞和牛等圖樣。每一麵銅鼓都是巧奪天工的工藝品。

不多時,韋存福和阿農也來到廣場,韋存福坐在木輪椅上,阿農站在他身邊,韋智先推著韋存福,浩源則站在阿農身後。他們走到主位,向著眾鄉親問好。今日客位的是村中其餘大姓的宗家,趙家和岑家的族長走來向存福行了禮,黃家老爺倒是姍姍來遲,黃偉和黃少爺跟在後頭。黃偉新鮮地打量著一切,黃少爺顯得有些羞臊,頭低低的望著地麵。

“黃老爺如此大忙人,怎麼今日有興致過來。”存福走到黃老爺身邊,笑吟吟地打著招呼。

隻見黃老爺雖穿著綾羅綢緞,卻瘦削不堪,看上去像是一層蠟黃的皮緊緊繃著骨頭,風吹急了就散了一般。倒是他枯槁的臉色顯得精明不已,似乎能一瞬間轉變麵目。

“聽說韋老爺身體不適,本應當上門探訪才是。隻是昨日我才回到村裏,天色漆黑就不便打攪了。”黃老爺精明的小眼睛滴溜溜轉著,麵上盡是奉承之色。

“喲,這黃老爺家中怕是來了客人?”阿農賠笑道。

隻見黃家人裏站著一位漢人打扮的官爺,在那與黃少爺聊天兒。

“這位是邕州府衙門的師爺,商道上相識的。聽說村裏要辦節日,便同來熱鬧熱鬧。”話間那漢人走出來,向韋老爺施了一禮,到沒有多說什麼別的言語。

“哦!既是府裏的人,應當我向您行禮才是。”韋存福雖不能站起,抱起拳回了一禮。

“邕州府的人來此作甚?”韋智先心中嘀咕,麵上卻不改顏色。

人群中突然熱鬧了起來,隻見從村口的地方行來一隊人馬,穿著打扮倒像是漢人,但說的卻不是漢話。

“來了。”韋存福心中笑道。

那批人帶了不少禮物,為首的穿著綾羅綢緞,卻比黃老爺有過之無不及。隨從大約有十來人,腰間都帶著長刀,威風凜凜。

“韋老爺身體康複否啊?”來人滿臉堆笑,走到韋老爺身邊,俯身問好。他說的雖也是僚話,但音調與安德的僚話並不甚相同。

“多謝黎丞相好意。這幾日休養過後倒是利索些了。”韋存福笑答。

“這人便是交趾國的丞相?”韋智先在阿農耳邊輕聲問。

“正是。”

交趾國乃是廣南西路(桂)西南的一個國家,原本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誰知近十年出了一個李朝皇帝,頗有些治國之能,四下討伐奪了不少地盤,仗著路途遙遠,中原王朝無暇顧及便自立為皇帝。

黎丞相名甲,乃是交趾國北方人,家鄉與桂西接壤,於是是會說些僚語。交趾國有兩相,一南一北,北方的掌管大理、朝廷事務,統籌桂西一切事宜。南方的處理占城國、吳哥國的事務。看來這位黎丞相是北丞相。

“今日正好,交趾國與邕州府的官員都到此了,我們安德村的自當好好招待一番。”說罷,讓智先取過米酒,又抓來一隻公雞,將公雞的脖子割了,滴出的血液混在酒中。不多時,酒液裏便渾濁不堪。

“我阿爸身體不適,由我來替阿爸飲下吧!”韋智先站出來,舉起酒碗一飲而盡。

“好酒量!”黎丞相也接過碗痛飲起來,血液粘在嘴角,顯得生蠻極了。

那邕州的師爺舉過酒碗,看著汙糟一團的東西,心中有些猶豫。隻是見二人喝得如此暢快,不得不強顏也灌入口中。

隻覺得一股濃腥洶湧而至,鐵鏽一般的刺鼻滋味衝得他幾欲作嘔。

韋老爺看著三人笑了笑,又命人取過一條大魚,用刀劈開,剃下些雪白的魚肉,用酒、藠頭和酸薑拌了,讓三人分食。

“韋老爺倒甚是擔心自己的身子,再也不碰那魚生了。”廣場一側,張郎中帶著阿順在一旁看著,心中不免滿意。

智先和黎丞相又是暢快淋漓地一口吃下,在嘴中咀嚼,一副暢快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