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迎親(2 / 3)

“也不知道到時候你們去迎親了誰還能幫我們幹這些活。”阿農笑道。

“阿媽放心。我讓從靖西運送成親物件的人馬上就到,那幾個人都是我的心腹,阿媽好好招待他們一番,用他們在田裏幫活便是了。”

“智先想事情越發周到了。”阿農很是欣慰。

這幾日村中一派繁忙景象,僚家的歌聲四處飄蕩,像是更給勞動著的村人鼓勁了。

“阿媽,你說往常我們都是九月初九過秋收節,如今多了那麼多次收稻子的時間,豈不是要提前過節了。”阿順的手不停檢視著地上的穀裏,弄得黑黑的。他身旁那個裝穀子的簸箕,滿滿地堆成了小山,金燦燦地像是金砂一般奪目。

兩日過去,村外陸續到達來的送禮隊伍絡繹不絕。阿農和存福清點了禮物,挑了不少好的裝入六個大烏木箱子裏。然後把象征著姻緣的穀子、桂圓、僚錦和芝蘭草等各放進箱子,封好了交給挑夫。挑夫是從村裏各大人家裏雇來的,各個膀大腰圓精神抖擻,腰間別著打磨好的柴刀。

此去交趾的有智先、昌發和浩源,外加十餘個挑夫兼扈從。雖簡樸,但卻不失體麵。韋智先把迎親的新衣裳裝進自己的包袱裏,身上卻著粗布麻衣,防止路途上見財起意的山匪打起了主意。

阿順是第一次要去那樣遠的地方,當晚興奮得跑來與阿順長談了許久,差一些打算把阿順裝在箱子裏一起帶去。

“你可算要見到山外麵的地方了。”阿順笑他。

“那以後你可不準笑話我了,我也是和你一樣,去過平地城市的人。”浩源笑得歡樂極了。

“此去萬要小心,遇事不要緊張,千萬要用智謀取勝。”張育德語重心長地說。

“師父,徒兒一定會平安地回來。”深黑的夜,浩源在搖晃的燈下露出潔白的牙,愉快地笑了。他說罷,便向阿順與張育德鞠了一躬,跑著消失在黑夜裏。

“師父,出山的路那麼難走,我很擔心浩源。”阿順麵色略有不安。

“阿順,浩源吉人自有天相,不必過多自擾了。”張育德把手放在阿順肩上,輕拍著安慰他。

阿順握著脖子上的吊墜,不知什麼時候,那個銀光閃閃的鎖變成了尖銳的犬牙。

韋家忙活了一夜,才把所有的聘禮收拾完畢,清點好人數,第二日一大早,便趕著山路向村外走去了。

黃家大宅門前,黃偉走出門外,遠遠望著離去的迎親隊伍。他似乎也與阿順帶著同樣的憂心。

“別說離了桂西地界,進到爾虞我詐的交趾國地盤。即使就在靖西縣管轄的地方,又怎麼不會有難纏的敵家呢。”他輕輕歎了一聲,走回了黃府宅子裏。如今黃家裏老爺少爺都出了門,黃夫人又日日不管家中事務,所以黃家偌大的宅子裏,說話算數的除了官家之外便是他黃偉了。

迎親隊出了安德之後,沿著桂西小道一直向東南行,沿途路過龍德村、官保村後便要趕一日的山路,於是出了桂西地界,來到老山與密林遍布的交趾國北境。桂西境內還好,隻是山路碎石嶙峋,這幾日倒是好天氣,沒有大雨傾盆,否則土路泥濘難行。路過村子的,便下來進村休息,或是同族長聊些家常。桂西的村寨智先的父親幾乎寨寨都討過酒喝,如今韋家公子娶親,路上少不了巴結之人。若不是路程緊急,這隊人馬怕是要被一個個寨子灌得走不動道了。浩源雖然小小的個子,瘦弱的身體。卻也不怕山路辛勞,倒是越走越精神。畢竟好不容易出了一趟安德,一路上雖然隻是崇山疊嶂,望不盡的森山老林,對於久在村中的小浩源來說,卻是樣樣新鮮的。

過了龍關渡,便是交趾國境。

龍關渡不是關,也不是渡,隻是一個山埡口的小集落。隔三差五地,兩地的人們便到這裏做些換物的買賣,也算是邊境上一個熱鬧的圩市。

一行人趕到龍關渡時,卻沒遇上集日。渡上冷冷清清,隻有一些趕路的山人偶爾走過。龍關渡向前走約一裏地,就到了交趾國的邊哨。隻是在沿山的埡口處設了一個茅草房子,站立兩個士兵,檢查來往行人的文牒。

“原來是韋家少爺經過,快請快請。”士兵殷勤地給他們放了行,還從茅草屋裏取了些幹糧,讓他們在路上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