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譜》一經,被武林中人譽為天下第一武學經典。其玄奧超出道家經典,其精深淩駕佛家諸法經。《生死譜》誕生於世,歲齡尙幼,不過四五十載。乃是冥王教的第四代教主,也就是本代教主曲重肅,從該教最原始的一部經法《婆羅大成正冥經》中參化而來。這位曲教主聰明睿智,滿腹經綸,武功修為震古爍今,曠世無匹。但是,就連曲教主本人也說此《生死譜》包羅萬象,深奧無方,人壽有限,凡人縱然耗盡畢生精力,隻怕也無望悟透全經奧妙。為此,這位教主又耗費數年光陰,自《生死譜》中衍創出四部奇書,分贈教中四位法王,為的是升華眾智,發揚教威。東冥波間神尼得到的是一部《淩空九式》,西冥楚予公得到的是一部《凝靈七術》南冥風子牙得到的是一部《毒碟五葉》,北冥薛真(號懷義)得到的是一部《金霓寶典》。曲教主本人自留一部《金輪破獄大法》,乃是《生死譜》一經的總訣。曲教主持此總訣,在聖壇九重頂之巔,冥王聖殿(又稱生死殿)密室閉關修行。
直到距今二十年前的一天,曲教主忽然啟關現身,他一出來,便即召集教中四位法王,言之要和四法王論武較技。當時,四位法王已有數年未與教主見麵,來到殿下,瞻仰教主金顏,隻見教主黑發變白發,衣履不潔,冠帶俱廢,神態舉止之間隱帶狂態,因此皆盡心生懼意,當下隻說教主天賦神威,蓋世無人能夠匹敵,不須比鬥,便是教主勝了。未敢應諾比武之事。
私下裏,北冥薛懷義找到西冥楚予公討教對策。那薛懷義乃是曲教主的佳婿雖列為法王,但是在教中的地位、聲望遠遠不如其他三位法王。當時,薛懷義因曲教主贈與他的《金霓寶典》是一部啟迪和升華人性的哲理經書而對教主心懷不滿。薛懷義對楚予公說,教主明明知道他武學修為平平,卻叫他參加比武,不知是何居心。楚予公早就知道薛懷義因《金霓寶典》一事對曲教主頗有微辭。因為薛懷義和教主是翁婿關係,所以他並未加以評論是非。
後來,在曲教主的堅持之下,他們四位法王終於和曲教主在祁連山巔比武較技,三日口論,自第四日起,四位法王輪番像曲教主領教,皆盡敗招於曲教主,無一例外。曲教主連戰連勝,所向無敵。豪情激蕩之際,竟而出言輕悔四法王,武功低劣,不入上乘。曰:“似汝等這般資質,便於此道耗盡畢生精力。又豈能得悟上乘武學真諦?依餘之見,汝等不若就此封劍退隱,尚可保住晚名。倘若就此下去,難免叫人恥笑我冥王教沒有人才。”又道:“汝等聞餘所言,心下必是不服,不若四人一齊上來,咱們重新較量過,倘若汝等勝得餘一招半式,餘便讓了教主之位,再把“武功天下第一、德行曠世無雙,打遍天下無敵手,唯我獨尊”的稱號也一並奉上,如何?”四法王自知就算四人合力也必敵不過教主神功,均畏其神威,不敢應戰,亦不敢出言駁其自封的“武功天下第一,打遍天下無敵手,唯我獨尊”的稱號名不負實。曲教主看得他們麵有怯懼之色,心下狂喜,縱聲大笑起來,那笑聲回蕩山嶽震得周遭石滾沙卷,枝折葉落,群鳥振飛,百獸驚逃。四法王老羞成怒,隱忍未發,各自下了祁連山,從此不再和教主朝相,背後裏議論曲教主定是練功失慎,走火入魔,智迷神混,失了心性,故而會有那種狂態。他們在議論教主練功走火發狂的時候,均都對教主手上那部《生死譜》大動妄念,恨不得弄死教主,將那《生死譜》據為己有。
如此過了三、四年,忽一日,東冥波間神尼發覺生死殿已空,曲教主不知所蹤。因故傳信給楚予公、風子牙和薛懷義三位法王,請三人會議,商討如何尋找教主下落。哪曾想,薛懷義又就此消聲滅跡,不知去向。波間神尼是四法王中最忠誠於曲教主的,他懷疑薛懷義失蹤和曲教主的失蹤,兩者之間有不為人所知的關聯。楚予公因為知道薛懷義因《金霓寶典》一事對曲教主有所不滿,認定是薛懷義害死了教主,奪到了《生死譜》躲到不為人知的地方,修煉寶經上的武功去了。風子牙卻想,曲教主神功蓋世,威猛無儔,薛懷義武功平凡如何能傷害到教主?定是教主自己走去了什麼地方。三人各持己見,嘴上說一套,心裏卻又彼此懷疑,相互暗中監視不準別人進入曲教主的居處生死殿。三位法王各立派閥,明爭暗鬥,互不相讓。教內四分五裂,教勢日趨衰落。到得後來,波間神尼不顧他人反對,啟動機關,降下巨石,封死了生死殿的入口。楚予公和風子牙見得如此,一怒之下,離了聖壇。
轉眼匆匆十數載,這日風子牙聽得楚予公一言,心忖:時隔這麼多年,正是該現轉機的時候。因此略做打點,便與楚予公聯袂再上中原。他帶回的那個男孩萬劫,暫由他的弟子怪醫鬼頭調理,待他日後回島之時,親手施法,使萬劫成為毒碟,繼承他的法王之位。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