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動一下地球儀,你可以看到陸地上大概有1/3的地方是黃色的,這些黃色的地方就是荒漠地區。荒漠地區氣候幹燥、少雨、植被稀少。荒漠對人類的生活危害極大。隨著荒漠的不斷擴大,它也越來越被人類關注了。
什麼是荒漠?
荒漠是指降雨量非常少的地區或自然景觀,年平均降雨量低於250毫米,或蒸散量大於降雨量的地區。如流沙、泥灘、戈壁分布的地區。氣候幹燥、降水極少、蒸發強烈、植被缺乏、風力作用很強。
荒漠生態係統中的水循環
荒漠中水的運轉極為重要,直接決定物質和能量的積累、轉化過程。主要來源是大氣降水,以雨、雪或霧的形式落在地麵,滲入土壤。當土壤為壤土或黏土時,有明顯的地麵徑流,水會流向低地或附近的河、湖內。而在沙土、沙、礫質土壤上幾乎沒有地麵徑流。
荒漠裏的生物鏈
綠色植物是生產者,昆蟲和草食動物是初級消費者。食蟲動物,特別是鳥類、蜥蜴類及少量食蟲哺乳動物則以昆蟲為食物,這些是主要的次級消費者。大部分荒漠中缺少大型肉食動物。
荒漠的地貌成因
荒漠帶的地貌作用營力主要有風化作用、重力作用、流水作用和風力作用四類。地貌的成因類型有島狀山、剝蝕平原、剝蝕台地、幹荒盆和幹淺盆、洪積扇和洪積平原、龜裂土平原、鹽土平原、鹽湖、風蝕平原、風積平原等。
荒漠類型
按照地表組成物質可分為:沙漠、岩漠(又稱戈壁)、泥漠、鹽漠等。還有類型比較特殊的寒漠和水漠。在高山上部和高緯度亞極地帶,因低溫所引起極度幹燥而形成的植被貧乏地區,為荒漠的特殊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