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如甚奇她兵刃之際,不敢稍為疏忽,看好來勢,軟鞭連抖,化成數個鞭圈,套向來綢。小瓏女讚道:“好俊功夫,果然難能。”右手綢砸向左手綢,二綢同時變向斜飛,劃了個弧線直襲林月如後心。林月如長鞭回轉,來敵雙綢,小瓏女不容她有回旋餘地,左手一抖,左綢反來襲她正麵,令其一時成腹背受敵之勢。林月如抓住鞭央,雙手揮舞起來,啪啪,雙綢俱被彈開。
小瓏女道:“姑娘身手不凡,也真是巧,咱倆都使這長兵刃。”林月如沉聲道:“方才那一擊明明能中,你沒使全力,是看不起我嗎?”小瓏女道:“咦,你瞧出來啦?好吧,要再不用真本事,並非敬敵之道。”收了綢子,說道:“那我這就上了,姑娘,你接好了。”林月如道:“隨時恭候。”
小瓏女隨即又使方才前後分進合擊一招,雙綢快速無倫地擊向林月如。眼見相去已然無幾,她卻尚自紋絲不動。叮呤呤,左綢先到,林月如輕輕右邁一步,左綢剛好過去,右綢也跟著在身側擦過。小瓏女道:“哎呀,看來我撤綢時要多使些力氣,方才一抖絲毫沒動。”林月如道:“不妨再試試,還是那招。”小瓏女依言收回雙綢,振臂又發,說也奇怪,林月如還是輕踏一步,雙綢又都落空。
小瓏女已知方才並非自己之失,而是對手輕而易舉地破解掉了,思索片刻,問道:“姑娘,我可能問下是何道理?”林月如坦然道:“凡是長兵刃,尤其這軟兵刃,愈長愈難控馭,揮將出去,即便你勁力再如何大,也須先如先前方向擊出再行偏轉,急切間變不得去向。隻消看好最先來勢,要避又有何難?何況你離我這生遠法,豈是說轉向就轉向的?(即慣性原理)”
小瓏女道:“原來如此。”收回一截綢子,其長已與林月如軟鞭相當。林月如不等她出招,先自把軟鞭舞得上下翻騰,矯如靈蛇。小瓏女雙綢並舉,兩邊鬥在一起。林月如一招“白蛇吐信”徑襲小瓏女中盤,小瓏女右綢半途回轉,金鈴砸在軟鞭鞭脊,登時彈回,左綢仍舊直奔林月如。軟鞭急切間收不回來,眼見金鈴砸至,林月如急中生智,拿鞭柄架了下來,手掌微微作痛,知道方才若是托大用手來接,隻怕便給震得沒了知覺,暗道好險。
小瓏女道:“如何?我勸你還是認輸吧,仍舊可以下山,我們絕不為難你。”林月如嘴角一提,道:“多謝,不過不用了,我又想到了破你雙綢的法門。”小瓏女雙眉一皺,說道:“倒似是專為破人招數而來的。”雙綢應聲齊出,跟著向右急奔。
林月如踴身上躍,避過雙綢,跟上她動向。小瓏女一綢揮出,另支綢跟上,左右不停交替擊敵。林月如卻不還手,軟鞭舞成“神龜護甲式”單隻守禦。鬥到分際,林月如向小瓏女側麵斜搶數步。小瓏女一綢護身,一綢射出。林月如腳下一煞,反向另邊斜步搶出。小瓏女一窘,此時無論是收回攻綢還是遣出守綢,雙綢勢必絞纏在一起,就在這片刻遲疑間,林月如滑步向中央搶了進來。
小瓏女處危不亂,一個倒掛金鉤,雙足踢向她下巴。林月如明白若是後退,她雙綢正好攔住,於是插入小瓏女身前空檔,占住她右前。小瓏女眼捷手快,人還未著地,急扯雙綢回擊,同時欲待其迎上前來,印她一掌,忽覺左臂肩胛一痛,勁力沒有使足,右臂手肘不升反降。
林月如立足不趕,淡淡地道:“長兵刃畢竟是長兵刃,若近身相搏反倒會拗手。鬥人兵刃不如直擊正主,任你再怎生武功高強,手臂關節也不能越限強動,總是猛力同為,肌肉亦會麻痹難堪,不聽使喚。(人體工程學原理)”小瓏女歎道:“姑娘,你處處抓到機理,可真是了得,我功夫雖沒輸給你,卻心服口服。”林月如道:“我一向以為,打架要動腦筋。”
林家堡雖以劍法著稱,但林月如最善使的卻是長鞭。鞭法變幻奧妙,她又極好鑽研,何處可致拗手,該防何等難處,諸般人所難思及境況也盡在掌握。這些早在她一十四歲時已然銘記於心,運用純熟了,隨著功力與日俱增,更是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