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篇:人與動物故事(3 / 3)

貓兒一邊聽,一邊還在若無其事地吃著雞。

廚師仍然沒有停止他激情的演講,仿佛他的責備永遠沒個完似的。可是他的道理還沒有講完,他的貓兒已經把雞吃完了。

【寓言解讀】

很多時候,講空話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隻有采取切實可行的行動才可能解決問題。學習、做事也要避免講空話、大話,要把計劃付諸於行動,這樣才有收獲。要做行動的巨人,而不要做講空話的人。

農夫和蛇

【寓言出處】

選自《克雷洛夫寓言》

【故事欣賞】

有一天,農夫跟蛇交上了朋友。蛇是十分聰明的,它不久就設法使農夫對它十分親熱。農夫果然把它當成了好朋友,經常誇讚它,想永遠把它捧到天上。然而,農夫原來的一切老朋友和親戚,沒有一個再來他家串門的了。農夫很奇怪:“這是怎麼回事呢?請你們告訴我,你們誰也不來看我,這是什麼緣故呢?是我的妻子沒有按照禮數款待你們呢,還是你們嫌棄我的食物粗劣難以下咽呢?”

“不”他的朋友們答道,“問題不在這裏!我們十分願意和你一起聊天,你們夫妻兩人誰也沒有在什麼地方叫我們不高興,或是把我們得罪了。沒有人會這樣埋怨你們的,我們可以保證!可是,如果跟你一塊兒坐著,我們的心裏總是不踏實,老是要東張西望,時時提防著你的蛇朋友會爬過來從背後咬我們一口,那又有什麼樂趣呢?”

【寓言解讀】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品行高尚的人要與品行同樣高尚的人來往,交朋友。如果與品行低劣的人交朋友,將難以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

青蛙和朱庇特

【寓言出處】

選自《克雷洛夫寓言》

【故事欣賞】

一隻青蛙原先居住在山下的池塘,到了春天,它忽然心血來潮,把家搬到山上,在那兒的窪地裏找到一個滿是水藻的角落,為自己蓋了一座新房。新房建在背陰處的灌木叢裏,就像是劇院裏的樓座包廂。它在樹陰下,在草叢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著。可是這樣美好的生活沒有持續多長時間。沒過多久,春去夏來,山上酷暑難耐。青蛙居住的地方許久沒有下雨,經過太陽長時間的暴曬,土地都幹得裂開口子了,甚至蒼蠅在土地上行走都不會把腳沾濕。可憐的青蛙熱得快受不了了,隻好乞求上天:“上天啊,請你發發慈悲吧,不要讓我受災受難。你應該讓大水泛濫,漫到山巔,讓我居住的地方永遠濕潤,這樣我才高興啊!”

青蛙在那裏不停地絮絮叨叨,說到最後竟開始埋怨宇宙之神朱庇特來了。它說朱庇特白當神仙了,根本不體恤世間生靈的疾苦,也毫無同情之心。青蛙的責怪聲被朱庇特聽到了,他聽後嚴厲地批評它說:“無知的青蛙,你不要再吵吵鬧鬧的了。我怎麼能夠聽你的建議讓大水在山顛泛濫呢?這樣會把山上的人們都淹死的。為了你自己住得舒服,就要連累這麼多人?你最好趕緊滾回山下的池塘吧!”

【寓言解讀】

這個青蛙是自私的,為了讓自己過得安逸、舒適,不惜損害他人的利益。做人一定不要像這個青蛙,把自己的歡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農夫和狐狸

【寓言出處】

選自《克雷洛夫寓言》。

【故事欣賞】

一個農夫在雞舍附近碰見了一隻狐狸。農夫想勸狐狸改邪歸正,便語重心長地對它說:“請告訴我,狐狸,你為什麼那樣熱衷於偷雞?現在我們坦誠地交談一下吧!你幹這種事沒有一點兒好處,且不說偷東西有多可恥,世界上沒有一個人不罵你,你自己也得每天提心吊膽,總是擔心為了一頓飯而把命丟在雞窩裏,這值得嗎?”

狐狸委屈地回答:“這樣的日子誰愛過啊?我的遭遇既苦楚又令人心酸。我每次都痛苦得連飯也吃不下去,但有什麼辦法呢?我原是正派人,為了養育孩子,被生活所迫啊!說實話,幹這種事叫我心如刀割。親愛的朋友,有時我還在想,難道世界上以偷盜為生的就我一個嗎?”

農夫說:“朋友,如果你說的都是實話,我可以幫助你擺脫那罪惡的營生,清清白白地活下去!我雇你來看守我的雞窩,以防止其他狐狸來偷襲。還會有誰比狐狸更了解狐狸的詭計!我保證你什麼都不缺,你會生活得很富裕。”

交易談妥了,狐狸立即當上了這個農夫雞窩的守衛。農夫很富有,狐狸亦衣食無憂。狐狸吃飽了,長胖了,然而它並沒有改邪歸正。不是偷來的東西它很快就吃膩了。於是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狐狸咬死了農夫所有的雞,從而結束了這段自食其力的生涯。

【寓言解讀】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狐狸就是狐狸,它不會因有改正的機會而放棄自己偷雞的本性。自食其力是一個值得讚譽的美德,做一個自食其力的人永遠要比做一個隻想享受的人值得尊重。

敗家子和燕子

【寓言出處】

選自《克雷洛夫寓言》。

【故事欣賞】

從前,有一個年輕人繼承了巨額遺產,由於揮霍無度而把家產蕩盡。最後,他隻剩下了一件皮襖,因為正值嚴冬,加上他也非常怕冷,所以暫時沒有把皮襖賣掉。可是,有一天他突然看見一隻燕子,於是把皮襖也換了酒喝。他認為燕子歸來意味著春天即將來臨。他想:既然嚴寒已被趕到遙遠的北方,整個大地已經回春,天氣即將轉暖,我還需要這件皮襖幹什麼呢?

年輕人的推斷本來沒有問題,隻是他忘了那句民諺:一隻燕子不成春。果然,沒過多久嚴寒又再次襲來,大車又在積滿冰雪的地上吱吱地作響,煙囪裏冒著筆直的煙柱,窗玻璃上又結滿了冰花。年輕人穿著單薄的衣服,冷得直流眼淚,那隻給他報春的燕子則已經在雪地上凍僵了。年輕人哆哆嗦嗦地走到那隻燕子旁,好不容易才從牙縫裏擠出他的怨恨:“該死的家夥!你害了自己不說,由於相信你,我也過早地把皮襖換了酒喝了,害得我冷得都受不了了,這麼冷的天我怎麼熬得下去啊!”

【寓言解讀】

揮霍是一種可怕的生活方式,它完全可以將人至於萬劫不複的境地,節儉生活才是應具備的美德。同時,這個寓言也告訴我們不要盲目地相信別人,這同樣會給自己帶來可怕的後果。

男孩和梳子

【寓言出處】

選自《克雷洛夫寓言》。

【故事欣賞】

有一個男孩長著一頭漂亮的金色的頭發,那頭發像波浪一樣地曲,像纖細的亞麻一樣地柔軟,一卷一卷的仿若綿羊的毛。男孩的媽媽給男孩買了一把好梳子。梳子做工細致,十分精美。孩子對這把梳子愛不釋手,不論在玩耍或是做功課時,總是一麵梳理一麵誇梳子:“多好的梳子啊!梳起頭來那樣鬆快、平滑,不僅不揪扯頭發,還十分舒服。”在孩子的眼中,梳子是件無價之寶。可是不知什麼原因,梳子一時之間被弄丟了。

孩子隨著年齡逐漸長大,越來越喜歡玩耍。他常常在野外到處瞎跑,頭發也在不經意間變得和麥秸一樣亂了,再也不像以前那麼柔順細軟了。媽媽每次給他梳頭,他都會喊叫:“我不要梳頭,我隻要用我的那把梳子梳頭!”後來梳子終於找到了,但梳起頭來隻會把孩子揪得又哭又叫。孩子忿忿地叫道:“破梳子,你真可惡!”梳子則說:“親愛的主人啊,我還是從前的我,隻怨你的頭發已變成一堆亂草。”但孩子仍然氣惱地把梳子扔進了河裏,它現在正為水泉女神的頭發效勞。

【寓言解讀】

當人們心中純潔無暇時,很容易接受真理的教誨。而當人們的內心偏離平和的軌道,被怨恨和不公填滿時,原先的真理也變得逆耳而覺得無法接受。

畫家和小毛驢

【寓言出處】

選自《克雷洛夫寓言》。

【故事欣賞】

有一次,一個畫家在路上碰到了一隻小毛驢,便邀請小毛驢到他家去做客。於是小毛驢由此得意非凡,在整個森林裏向百獸吹噓:“畫家這人實在是太無聊了,無論在哪兒碰到他,他總請我到他家去做客,令我厭煩至極。啊,朋友們,我看他是想照著我的模樣畫駿馬。”恰好畫家就在不遠處,聽到了它的這番話,於是說:“不,我是準備畫當裁判的彌達斯,想照著尊容把彌達斯的耳朵摹擬。如果你能賞光到寒舍做客,我非常高興。要知道驢耳我雖然見過不少,但你的耳朵確實大得出奇,不僅在小毛驢中從未見過,甚至在老毛驢中也難得一遇。”

【寓言解讀】

人貴有自知之明,要把自己的位置擺放正確,不要有妄想,更不要盲目狂妄,否則就會象文中的小毛驢那樣授人以笑柄,成了取笑的對象。

狗、人、貓和鷹

【寓言出處】

選自《克雷洛夫寓言》

【故事欣賞】

從前有一個人,結識了一條狗、一隻貓還有一隻鷹。他們相約做朋友,並起誓結盟:對友情要持久、真摯而且忠誠。他們共住一間屋,吃飯在一個餐桌上。一致說定共甘共苦,禍福相依,必要時不惜為朋友犧牲性命。

有一天他們一起外出打獵,四個夥伴遠離家門來到了山中。他們走了很久,感到疲憊不堪,便停在溪邊休息,或躺或坐已經睡意蒙朧。忽然,叢林中躥出一隻熊,張大嘴巴氣勢洶洶地撲過來。一見災難突然降臨,危急萬分,貓立即跑向森林,鷹展翅騰空,可憐的人,眼看著就要喪命。隻有那隻狗對朋友忠誠,它猛地撲向猛獸,一下子死死咬住了熊,無論熊怎麼樣廝打,發出多可怕的吼聲,狗吊在它身上就是不鬆口。最後,狗為友誼奉獻了寶貴的生命。而那個人呢?說來實在給人類丟臉!他趁著狗纏住熊拚死搏鬥之時,撿起了獵槍,落荒而逃,轉眼就無影無蹤了。

【寓言解讀】

不要被言語上的蜜語甜言所迷惑,患難見真情。真正的朋友在患難中才可見識到。另外,這則寓言還告訴我們不要做言語上的巨人,行動中的矮子,要言行一致。

越人與狗

【寓言出處】

選自《伯牙琴》。

《伯牙琴》是宋鄧牧的一部作品。

【故事欣賞】

越國有一個人在外麵做買賣,在回家的路上遇見一條狗。這條狗跑到越人麵前,搖首擺尾地對越人說著人話:“我很擅長捕獵野物,隻要你對我好,我願意將獵獲的東西與你平分。”這個人見有這麼好的事找上門來,那還等什麼,於是,很高興地把狗帶回了家中。

狗在越國人家中受著很好的待遇。每天,狗吃著用精米做的飯和肥肉做的菜,越人用款待客人的禮節款待這條狗,指望狗將來會好好回報自己。

可是這狗是個忘恩負義的家夥,它受到越人這般優待不但不存感激回報之意,反而日益傲慢驕橫起來,每次捕獵到野獸,都是全由自己獨吞,把越人忘在一邊。

於是有鄰人譏笑越人說:“你供給那狗好吃好喝,待如上賓,可它眼裏根本沒有你,它獵獲的野物,從沒你的份,你還要這狗幹嗎?”

越人一聽,醒悟過來,也很生狗的氣。於是待狗捕獵到野獸,就跟狗平分獸肉,並且每次都給自己多留一些。

那狗終於翻了臉,它不願越人分享它的獵物。一天,它突然撲到越人身上,咬住他的腦袋,撕斷了他的脖子和雙腿,然後便離開越人的家跑走了。

【寓言解讀】

狗畢竟是狗,有翻臉不認人的時候,但這個越國人心懷不軌,自私貪婪,以致於引狼入室,自食惡果,最後丟了性命,代價的巨大的,教訓是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