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下篇:人與動物故事(2 / 3)

宙斯讓鷹在他自己胸前的衣褶裏產卵,屎殼郎見了,很快就滾了一個糞球,飛上天空並將糞球扔進宙斯的衣褶裏。宙斯站起來,想抖掉那糞球,無意中卻將那些鷹卵也抖掉了。

從此,凡是有屎殼郎出現的季節,鷹是不孵卵的。

【寓言解讀】

藐視他人是缺乏修養的,也是不明智的,即使再懦弱的人,也有可借鑒之處,也有可值得稱頌的地方。

青年和羊

【寓言出處】

選自《薩迪寓言》。

【故事欣賞】

有一個年輕人走在前麵,後麵用繩子牽著一隻羊。

“這隻羊之所以跟著你走,是因為你的一條繩束縛了它,而不是因為它真心跟隨著你,也不是因為你真心喜歡它!”有人開他的玩笑說。

這個青年聽了之後,馬上鬆開了拴羊的繩扣,拋開羊就徑直向前走去,並時不時地改變方位。而那隻羊呢,雖沒有繩子的束縛,卻寸步不離地跟在青年後麵跑,絲毫沒有離開青年的意思。

“年輕人,這是為什麼?”開玩笑的人感到很奇怪。

青年停下來說道:“因為我供給它飼料,並且精心照料它。”

【寓言解讀】

交朋友是需要付出真心的,隻有彼此付出真心,才會獲得長久、牢固的友誼。

牧羊人和夜鶯

【寓言出處】

選自《萊辛寓言》。

【故事欣賞】

在一個靜謐的春天的夜晚,一個牧羊人向著默不作聲的歌唱家喊道。“繆斯(希臘藝術女神)的驕子,巴那薩斯(希臘的一座山)那群惡棍的高聲叫嚷讓你感到煩心了嗎?”“噢,你應該聽聽我的話,那是你原來必須得聽的話。”“張開你美妙的歌喉高歌吧!親愛的夜鶯!”

“啊!”夜鶯說,“因為青蛙叫的聲音太大,你沒聽見它們的叫聲嗎?我喪失任何唱歌的興趣了。”

“我知道,但是,這正是你的過錯,你什麼事也沒有做縱容了它,我才聽到它們的叫聲。”

【寓言解讀】

對於自己的本職工作,要盡力去完成,而不要找任何借口。推脫責任是懶惰者的行為。

男孩與蛇

【寓言出處】

選自《萊辛寓言》。

【故事欣賞】

一個男孩在玩一條已經被馴服的蛇。男孩說:“我親愛的小動物,如果你不是無毒的話,我是不會跟你打交道的。你們蛇是最惡毒陰險、最忘恩負義的一族!我讀到過一個故事,說的是一位可憐的農夫的遭遇,他發現矮樹籬下有一條凍得半僵的蛇,也許就是你的先祖,他滿懷同情地把它撿起來,揣在自己溫暖的胸前,可是這個惡毒的家夥剛一蘇醒,就咬了它的恩人,而這位善良好心的人就死了。”“這真讓我驚奇,”蛇說,“那寫故事的人是多麼不公正啊!而在我們那裏,這個故事完全不是這樣講的。你那個善良的人以為這條蛇真的凍死了,而它是一條五彩斑斕的蛇,因此他才把它揣起來,準備回家去把它美麗的皮剝下來。難道不是這樣嗎?”“啊,閉嘴吧,”男孩說,“忘恩負義的家夥是不知道請求原諒的。”

“是的,我的兒子,”聽著這段對話的父親插進來對兒子說,“可是,如果你聽到這樣異乎尋常的忘恩負義的事,在你給一個人打上這樣可憎的恥辱烙印之前,要把所有的事實調查清楚。真正的施恩者很少得到忘恩負義的報答。”

【寓言解讀】

要斷定一件事的真偽,需要多方麵調查取證,而不要偏聽偏信,以免造成冤枉。

獵人和他的獵物

【寓言出處】

選自《拉·封丹寓言》。

【故事欣賞】

一次,一個獵人射殺了一隻小公鹿,接著又射死了一隻經過這裏的小母鹿,轉眼間,兩頭鹿雙雙倒在草地上,獵人應該滿意了。可是這時又出現了一頭體格強健的野豬,這激起了獵人的貪心,因為他愛吃這種野味,獵人再次動手了,野豬被打倒在地。這次獵人的收獲真是不少,不過一個征服者的貪欲是無法滿足的。就在野豬還在垂死掙紮、向他反撲過來的時候,獵人又看到一隻竹雞沿著田埂走過。和上述所射殺的三隻獵物比,這隻竹雞真算不了什麼,但獵人還是貪心地拉開了弓,瞄準了竹雞。這時野豬使出死前的全部力量撲向獵人,最後咬死了獵人,野豬自己也氣絕身亡,倒在了獵人的身上,竹雞當然得救了。一隻狼正巧路過這裏,目睹了這血腥的場麵,高興地喊了起來:“啊!命運女神,我要為你建造一座聖殿。這是一批何等豐富的食物!這裏躺著四具屍體,機會難得,我可得慢慢享用。我能整整吃上一個月,這太豐盛了。”狼接著數道:“一、二、三、四,一共四具,如果我沒算錯的話,他們足夠我吃上整整四個星期。當然,還是節省著吃吧。我先把這張弓的弦吃掉吧。這肯定是用腸子做的,這股氣味我一聞準猜得差不離。”話音剛落,它就向這張張開的弓撲了上去,結果不慎踩發了那架在弓上的箭,這一箭就要了它的命。

【寓言解讀】

貪心的人永遠不知道滿足,但往往由於貪心,會失去更多。內心的欲望是無窮盡的,要懂得適可而止,這樣才會獲得快樂。

王後與孔雀

【寓言出處】

選自《拉·封丹寓言》。

【故事欣賞】

一隻孔雀向王後朱諾(羅馬神話裏的神後)抱怨,它這樣說:“王後陛下,我不是無理取鬧來向您訴說,我很煩惱,沒有任何人喜歡聽您賜給我的歌喉,可您看那黃鶯,它唱出的歌聲婉轉動聽,吸引了不少鳥兒,它可是出盡了風頭。”

朱諾聽它如此言語,嚴厲地批評道:“趕快閉上你的嘴,你用不著嫉妒別人,看看你的脖子周圍,有一條宛如七彩絲綢染織的美麗彩虹。當你舒展你的華麗羽毛款款向人們走來時,人們就好像見到了色彩斑斕的珠寶。以你現在的美麗外表,有誰能夠和你相比呢?你現在還好意思去嫉妒黃鶯的歌聲嗎?我想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鳥能像你這樣受到別人的喜愛。一種動物不可能擁有所有動物的全部優點。我分別賜給大家不同的天賦,有的天生長得高大威猛;有的如隼一樣地敏捷,鷹一樣地勇敢;烏鴉則可以預告征兆。大家各司其職,彼此相融。消除你心中的嫉妒之火吧,要不然,作為懲罰,你將失去你美麗的羽毛。”

【寓言解讀】

每個人都有別人沒有的優點,也都有自己的不足之處,不要妄想十全十美,這個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要學會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長處,同時努力地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會不斷地完善自己。

守財奴與猴子

【寓言出處】

選自《拉·封丹寓言》

【故事欣賞】

有一個人掙了錢總是攢著不用。為了確保掙來的錢安全,這個守財奴把家搬到了一個四麵環水的島上。他想,這樣利用水就可以阻擋賊人的偷襲。這樣的生活對一般人來說是毫無樂趣可言的,可這個守財奴卻過得興趣盎然。他仍然不停地攢錢,白天黑夜不倦地估摸、清點、計算這些錢幣,點錢成了他的每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一個任務。

他不停地點錢不止是為了看自己到底積攢了多少錢,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常常發現錢數和實際賬目總是對不上。

原來,是他養的一隻猴子——依我看,這隻猴子要比它的主人聰明得多——它一直不斷地從窗戶裏把一枚枚多布朗(錢幣的一種)扔進海裏,因此造成了錢數和賬目總是不符。

房門上著鎖,錢幣都堆在賬台上。一天,猴子腦子裏又生出一個壞主意,它想用金錢向大海做一次大奉獻。它打開了錢袋,它大概想證明一下自己的投擲技能和力氣,於是它一會兒取出幾枚多布朗,一會兒又取出一枚雅各布斯(錢幣的一種),一枚杜卡頓(錢幣的一種),接著又是幾枚玫瑰色的諾布爾,這些被人類寄予希望的金屬硬幣,都被這隻猴子扔向了大海。

要不是它聽到它的主人把鑰匙插進鎖孔開門進屋的聲音,那麼所有的錢幣都將飛進大海。

【寓言解讀】

錢財是用來消費的,進一步講,錢財應該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而不是光攢著不用,如果錢財光攢著不用,那跟沒有這些錢財又有什麼區別。守財奴是可鄙的。

人和跳蚤

【寓言出處】

選自《拉·封丹寓言》。

【故事欣賞】

世人常常提出一些令人不厭其煩的請求麻煩天上的眾神,這些請求中最讓人接受不了的是連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去請求神助,似乎眾神就該在我們頭上一眼不眨地盯著我們,然後有求必應。

有一個愚蠢的家夥,他的肩膀僅僅是被一隻藏在被子縫裏的跳蚤叮了一口,他竟然馬上叫了起來:“海格立斯(希臘神話中的著名英雄),每逢春天來臨的時候,你就應該把人間的跳蚤清除幹淨。朱庇特你幹什麼呢?你坐在高高的雲端,怎麼不殺死這個小東西替我解恨?”就為了打死一隻小小的跳蚤,這個蠢貨居然恨不得要求天上的大神為他動用霹靂和神杖。

【寓言解讀】

人的私欲是無休無止的,要懂得節製自己的私欲,以免給他人帶來不便。

馬和騎師

【寓言出處】

選自《克雷洛夫寓言》。

【故事欣賞】

一個騎師嚴格地訓練了他的馬兒。他隻要把馬鞭子一揚,他的馬兒就乖乖地聽他支配,而且騎師說的話,馬兒句句明白。於是騎師認為給這樣聽話的馬加上韁繩是多餘的,用言語就可以駕馭馬。

有一天騎師騎馬出去時,就把韁繩解掉了。馬兒在原野上奔跑,開頭還不算太快,仰著頭抖動著馬鬃,雄赳赳地昂首闊步,好像要證明主人的做法是正確的。但當它知道什麼約束也沒有了的時候,很快就野性大發。它的眼睛裏冒著火,腦袋裏充著血,再也不聽主人的命令,愈來愈快地飛馳過遼闊的原野。原本驕傲的騎師如今沒有辦法控製他的馬了,他顫抖著雙手想把韁繩重新套上馬頭,但已經無法辦到。完全無拘束的馬兒撒開四蹄,一路狂奔著,最後把騎師摔下馬來,而它還是瘋狂地往前衝,像一陣旋風似的,什麼方向也不辨,最後衝下深穀,摔了個粉身碎骨。騎師好不傷心,悲痛地大叫道:“我的可憐的好馬呀,是我把你毀掉的呀!如果我不冒冒失失地解掉韁繩,你就不會不聽我的話,就不會把我摔下來,我也不至於摔傷,你也決不會落得這樣淒慘的下場。”可是,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有任何用處了。

【寓言解讀】

自由要有一定的限度,要受到一定的條件約束,隻有這樣,自由才可能得以實現,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同時也是危險的。

廚師和貓

【寓言出處】

選自《克雷洛夫寓言》。

【故事欣賞】

一個懂些知識的廚師一天晚上從廚房出來到一家酒館。他是個熱心腸的好人,準備在那兒追悼亡友。他留下自己的貓兒來看守大批食物,防備猖獗的老鼠來偷吃。

可是他一回到家裏,卻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地板上四處狼籍,散落著吃剩的糕餅,自己的貓兒蹲在醋壇子附近,正在津津有味地撕扯一隻小雞呢。

這個廚師怒喝道:“好啊,你這個饞嘴的東西!虧我還信任你,讓你看著食物呢!你可好,就在這個屋子裏,在我這樣誠實的人麵前,竟吃起來了!你良心上過得去嗎?”

貓兒始終忙著吃它的雞。

廚師還在那裏說個沒完:“你這隻道德敗壞貓,過去還因你的良好行為把你當做全街的模範呢!可你呢,竟墮落到這樣叫人痛心的地步!現在每家每戶都會說:‘這隻貓是個騙子,是個賊!以後不光不讓它進廚房,而且一定不讓它進院子,就像不讓貪得無厭的狼闖進羊群一樣!它真該死,它是敗類,它比瘟疫還要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