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青蛙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幾個孩子在水潭邊玩耍,看見水中有許多青蛙,便決定比賽看誰的手法最準。孩子們紛紛用石頭擊打水中的青蛙,誰打中一隻就加一分。可憐的青蛙先後被他們的石子擊中,很快就一命嗚呼了。這時,一隻老青蛙悲傷地在水中叫喊。它小心翼翼地從水中伸出頭來,說:“孩子們,請你們不要再打了。這對於你們來說是一種快樂的遊戲,可是對於我們青蛙來說卻是血光之災,有性命之憂啊!”
【寓言解讀】
快樂本無可厚非,沒有不對的地方,但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則是不對的,應受到譴責。
朋友和熊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兩個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相約一起出門,彼此照應,一路上兩人相處得非常和睦。一天,兩個人一同行走在一片森林裏,走到一處枝繁葉茂的密林處時,叢林裏突然出現了一隻大熊,迎麵向他們走來。其中的一個人看到後,立即如同閃電一般手腳利索地搶先爬到了樹上,躲了起來。等另一個人發現自己的危險處境時,熊已經離自己很近了,如果爬樹逃生肯定難以成功。他想起曾經聽人說過,熊從來不吃死人,於是他便靈機一動馬上躺倒在地上,緊緊地屏住呼吸,假裝成一個死人。熊走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臉上嗅了嗅,果然以為他是一個死人,轉身就走了。等到熊走遠了,躲在樹上的那個朋友下來後,問:“剛才熊竟然沒有吃你真是很奇怪,我看見他好像在你耳邊說了些什麼,你能告訴我嗎?”裝死的人委婉地回答說:“熊告訴我,今後千萬注意,別和那些不能共患難的朋友同行。”
【寓言解讀】
正所謂患難見真情,真正的朋友是那種在你身處困境之時沒有躲避,而是伸出援助之手雪中送炭的人。這種人才稱得上真正的朋友。
牧人與野山羊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一個牧人到牧場放牧他的羊群時,看見有幾隻野山羊混雜在羊群裏。傍晚,他將所有的羊都趕進羊圈。第二天,暴風雨來襲,不能到牧場去放牧,羊群隻好在羊圈裏飼養。牧人丟給自己的羊一點點飼料,飼料少得僅隻限於羊不至餓死,而為了想把外來的那幾隻野山羊留下,成為自己的,他給了這幾隻野山羊很多食料。雨停後,牧人把所有的羊都趕向牧場,來到山下時,那些野山羊全都逃跑了。牧人指責他們忘恩負義,得到了特殊照顧,卻仍要逃走。野山羊回過頭來說:“正因如此,我們更要小心謹慎了。因為你特殊照顧我們這些昨天剛來的,而過於冷淡你以前一直飼養的。顯而易見,今後再有其他的野山羊來,你一定又會冷落我們去偏愛他們。”
【寓言解讀】
喜新厭舊是一種不好的品德,沒有人喜歡喜新厭舊的人。喜新厭舊的人不會獲得他人的信任,無論是新交還是舊識,都不會對這樣的人給予信任。
牧羊人和山羊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有一天太陽快下山了,牧羊人像往常一樣準備把羊群往回趕,羊群乖乖地順著他的羊鞭聚集起來,可是其中的一隻羊因為沒有吃飽,留在原地不願離開。牧羊人用口哨催促了它好幾次,它都好像沒聽見似的,繼續啃著草。太陽眼看著就要下山了,如果回去太晚會被主人罵的。牧羊人再一次用羊鞭驅趕這隻羊,可羊還是無動於衷。牧羊人不禁火冒三丈,順手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朝羊扔去,不料這塊石頭不偏不倚地正好擊中了這隻羊的角,結果那隻羊角應聲而斷。牧羊人頓時麵如死灰,這件事要是被主人知道了,一定會把他趕走的。於是牧羊人立即懇求山羊千萬不要把這件事告訴給主人知道。山羊對牧羊人表示了同情,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決不向主人告狀。“可是……”這隻山羊吞吞吐吐地接著說,“即使我不說又有什麼用呢?這是無法掩蓋的事實,我的角確實已經斷了呀!”
【寓言解讀】
過錯如果已經造成,應該做的不是千方百計去設法掩蓋,而是要敢於承擔。刻意的掩蓋,往往會弄巧成拙。
賊和看家狗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有一個賊,很是精明,偷東西總是屢屢得手,因為他總是會在偷東西的時候帶著幾塊肉。一個很黑的夜晚,這個賊悄悄地溜入一個富人家的院子去偷東西。來之前他早就探聽清楚這戶人家養了一條很厲害的看家狗。如果不解決這條狗,它不僅有可能會咬傷自己,還會驚動熟睡的主人,要是那樣就一定會被發現的。這個道理小偷比誰都清楚,這時候賊特意隨身準備的幾塊肉就能派上用場了。他想用肉來吸引狗的注意力,以免狗看到陌生人,會突然大聲地給主人提出警報。當這個賊把肉給狗吃的時候,狗說:“你若想這樣來堵住我的嘴,那就想錯了。你這樣無緣無故、突然來送給我肉,一定是別有用心,不懷好意的,肯定是為了你自己的利益,想傷害我的主人。”
【寓言解讀】
忠於職守,盡職盡責是一種為人做事應具備的優良品質,不要為了誘惑而忘記自己的職責,失去該有的警惕之心。
農夫和狼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一個農夫趕著自己的牛在地裏耕田,中午吃飯的時間到了,農夫要回家吃午飯,牛也需要休息一下,喝些水,吃點草料。於是,農夫把犁子從牛身上卸下來,牽著牛回家了。
農夫離開後,一頭饑餓的狼跑了過來,走到犁子的旁邊開始啃上麵的皮帶製成的牛軛。這頭狼太饞了,也可能是太餓了,所以拚命地啃,根本沒注意到它的頭已經被牛軛給套住了,想拔也拔不出來。當它意識到自己已經被牛軛套住了以後,開始緊張起來,於是又拚命地掙脫,結果越掙越緊。這頭狼著急了,於是到處亂竄,帶動了牛軛上的犁子,它就這樣在田裏來回地跑著,遠遠望去,很像是在犁地的樣子。
就在狼東跑西竄,想掙脫牛軛的時候,農夫趕著牛回來了。農夫看見狼正在田裏搗亂,就大聲地叫喊道:“你這個壞東西,隻要你不再到處偷東西,到處作惡,我們已經很滿足了,不需要你在這裏假惺惺地幫我們幹活。”
【寓言解讀】
作惡多端的人,有時即使沒有幹壞事,也得不到別人的信任。看來,平時隻有嚴於律己,端正自己的行為,才能得到他人的肯定。
牧羊人與狼崽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一個牧羊人一次無意間發現了一隻小狼崽,他把小狼崽帶回家喂養。他盼著狼崽快些長大,但是他的目的是想讓這隻自己養大的狼去偷別人家的羊。
一天天過去了,在牧羊人的期盼下,小狼終於長大了,它尖利的牙齒和閃閃發綠的眼睛證明了它已經長大了。牧羊人覺得時機終於到了,就教它如何去偷搶附近別人家的羊,並且不能讓牧羊人發現。已馴化的狼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壞事,就聽從了主人的話,輕輕地走到別人家的羊圈裏,用尖利的牙齒撕斷羊的喉嚨,然後把羊拖回主人的家。它這樣做了幾次之後,突然覺得這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因為它看到了那些丟羊的人痛苦的表情,可是主人的命令它又不能違背。
一天晚上,主人又讓它去偷羊,它終於忍無可忍了,就說:“你要我養成了偷搶的習慣,那最好請你也留意看守好自己的羊,我獸性大發的時候,可不能保證它們是安全的。”
【寓言解讀】
唆使別人幹壞事,是一件極為不道德的事,同時,還要防備自己跟著遭殃,這樣的事經常發生。
烏鴉與行人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很久以前的一天,幾個人一起外出辦事。天氣十分晴好,清風習習,白雲朵朵隨意漂移,曲曲折折的小路被綠草覆蓋著,踩上去舒服極了。置身於這樣的景色中,這幾個人也是神清氣爽。
就在他們唱著歌兒輕快地趕路的時候,一隻獨眼烏鴉迎麵飛來。這隻猛然飛過的烏鴉引起了他們的主意,他們抬起頭看了看烏鴉,其中一人說道:“這可能是一種凶兆,我看大家還是趕快回去。明天再出門吧。”其他人都被這句話給嚇住了,感覺白色的雲彩變成了烏雲,小草好像突然間也變得黯淡無光。於是這幾個人都打算回頭,明天再出去辦事。隻有一個人例外,他仍然像先前一樣趕路,根本沒受到那隻獨眼烏鴉的影響。有人忍不住問他:“難道你不怕那隻烏鴉是在提醒我們即將到來的厄運嗎?”這個人卻笑著說:“一隻烏鴉如何能預示未來呢?那是連人也無法做到的事情。若烏鴉真的像你們所相信的那樣,能預知災難,那它為什麼不事先預知一下讓自己瞎眼的災難呢?”
【寓言解讀】
迷信是一種對事物本質分辨不清缺乏判別力的表現,是與科學背道而馳的。我們要將自己的行為建立在科學思想的基礎上,而不是一味地去信奉那些毫無科學根據的雜七雜八的臆想上。
捕鳥人與眼鏡蛇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捕鳥人拿著粘鳥膠與粘竿外出捕鳥。他看到一隻鳥棲息在一棵大樹上,就想要去捕捉它。於是,他接長了粘竿,仰著頭,全神貫注地盯著高空中的那隻鳥。正當他聚精會神準備捕鳥時,不知不覺地踩著了一條躺在他腳前的眼鏡蛇。那蛇馬上回過頭來,狠咬了他一口。他中了蛇毒,臨死之前,自言自語地說:“我真倒黴,光想去捉別人,不料自己反遭其害,丟了性命。”
【寓言解讀】
害人者先害己,無論什麼時候害人之心都不可有,害人者往往使自己先受到傷害。
馬、牛、狗與人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眾神之王宙斯創造了人,沒給人長壽,卻給了人聰明才智。在冬天,人給自己建造好了房屋,舒適地住在裏麵。
有一天,天氣異常寒冷,還下著雨,馬凍得再也忍受不住了,便跑到人那裏,請求讓它住在屋內避寒。人說除非馬同意把它的部分壽命送給人,否則就不讓它進門。馬高興地答應了。不久之後,牛也忍受不了寒冬,跑來找人,也要求住在屋內避寒。人同樣說除非牛能把部分壽命送給人,不然就不收留它。牛也答應了,在獻出了部分壽命後,被收留下來。最後,狗凍得幾乎要死了,也跑來把自己的部分壽命送給人,得到住處。這樣,人在宙斯所給的年歲內,純潔而善良;到了馬給的年歲,就吹牛說大話,自命不凡;到了牛給的年歲,開始幹事業;而到了狗給的年歲,便容易發脾氣,動不動就大吵大鬧。
【寓言解讀】
人,無論是到了哪個年歲,都應該保持純潔而善良的品性。
鷹、寒鴉和牧人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一隻兔子被一隻老鷹追的四處亂跑無處可逃時,它忽然看見一隻屎殼郎,於是就急忙向屎殼郎求助。那屎殼郎一麵鼓勵這隻慌亂的兔子,一麵注視著老鷹,希望老鷹不要抓走向自己求援的兔子。老鷹根本沒把小小的屎殼郎放在眼裏,於是當著屎殼郎的麵就將兔子吃了。屎殼郎記住了這件事情,自從這之後一直注視著鷹巢,一旦看見鷹產卵,它便飛上去,推滾那些卵,使它們掉下來砸碎。
由此,老鷹不得不到處躲避屎殼郎,最後逃到眾神之王宙斯那裏。鷹是宙斯的聖鳥。老鷹見到宙斯,懇求他給自己一個安全的地方孵育小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