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和斑鳩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一隻杜鵑在樹枝上發出陣陣哀啼,一隻善良的斑鳩聽到了,便飛過去詢問,希望能幫助杜鵑排除煩惱。
斑鳩:“杜鵑,你的鳴叫為什麼這樣哀怨啊?是不是因為春天即將離開,冬天就要來到,陽光不再和煦溫暖啊?”
杜鵑悲哀地說:“我這樣可憐,怎能不傷心?請你幫我評評理。今年春天我曾幸福地戀愛,不久就當上了母親。誰知孩子們完全不想與我相認,難道這就是我所盼望的報恩?當我看到小鴨子把母鴨圍住,十分親昵,而母雞一聲召喚,小雞就向母雞撲去,我怎能不感到羨慕?而我無依無靠,孤孤單單,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孩子們對母親的依戀。”
斑鳩回答道:“可憐的杜鵑,我對你深表同情。如果孩子們如此不孝順,那我可無法忍受,盡管這類事情很多。可是你說你已經生育過孩子?你什麼時候築的巢,我怎麼從沒有看到呢?在我印象中你總是不停地飛來飛去。”
杜鵑不屑地說:“浪費大好時光臥在巢裏去孵雛,那種事不是聰明人所為!我總是在別的鳥巢裏下蛋,讓它們替我孵。”
斑鳩禁不住諷刺道:“那你還希望從孩子們那裏得到什麼溫暖?”
【寓言解讀】
孝敬父母自然是孩子應盡的義務,但首先父母也一定要盡到撫養和教育的責任。不勞而獲永遠是一種不值得提倡的行為,也是行不通的。
燕子和鶯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小鎮上,住著一對漂亮的姐妹,她們不但人長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對每個人都很好,鎮上的人都十分喜歡這對姐妹。
兩姐妹中,妹妹擅長唱歌,姐姐善於說故事。妹妹唱的歌,有時快樂,有時悲淒;而姐姐說的故事也是有時感傷,有時歡快。
諸神聽說了她們倆,就偷偷地觀察,果然如大家所說的一樣,兩個姐妹既善良又多才多藝,於是諸神也經常邀請她們去唱歌、講故事。時間久了,諸神也越發地寵愛姐妹倆。有一天,諸神又邀請兩姐妹去為他們唱歌、講故事,姐妹倆欣然前往。當妹妹的歌剛唱完時,有一個人過來說:“請你們到我們那裏去好嗎?”於是等姐姐講完了故事,準備要到人類那裏時,諸神不悅地說道:“難道你們不能在我們這裏多停留一些時間嗎?”
“可是那邊也有人在等著我們去唱歌、講故事啊。”妹妹說。諸神有些不高興了,異口同聲地說:“我們今天也是難得這樣聚在一起,本來想聽你們倆的表演,為什麼要我們失望呢?”姐妹倆不得已,又繼續唱歌、說故事。
人們等不到姐妹倆,就走過來看是怎麼回事兒,一看是諸神留住了她們,就有些不高興了。當人一個個地聚集起來,比諸神還多時,就有人高喊:“把姐妹倆帶到我們那裏去吧。”於是,大家就不顧諸神的反對,硬要把兩姐妹拉去他們那邊。
諸神很生氣,沒想到這些人竟敢跟神對抗,他們決定要讓人類知道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於是光神為了呼叫閃電,水神為了呼叫大雨,風神為了呼叫台風,地神為了呼叫地震,紛紛握緊拳頭,高高舉起雙臂。這時姐妹倆大聲叫喊:“請住手!拜托請不要為了我們吵架。”但是,大家都沒有理會她們,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姐姐就把自己講出許多精彩故事的舌頭切掉,但她還想要傳達什麼,於是變成了一隻燕子。妹妹則為了讓自己哪裏都不能去,就把腳砍斷,可是為了繼續唱歌,便化身為一隻夜鶯。
諸神被她們感動了,終於住手了。直至今天,夜鶯仍在山與平原的交界處唱歌,燕子則往來於兩個不同的世界。
【寓言解讀】
善行讓這個世界變得和諧、美好。在善行麵前,誹謗、攻擊、鬥爭、詛咒等等一切陰暗的東西都如冰雪見到陽光般瞬間融化。
爭鳥王的寒鴉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宇宙眾神之王宙斯想要為鳥類立一個王,於是指定一個日期,要求眾鳥全都按時出席,以便選它們之中最美麗的為王。
眾鳥都希望自己能夠最美麗,紛紛跑到河邊去梳洗打扮。寒鴉心裏很焦急,它知道自己與漂亮不沾邊,但是它也希望自己能被選上。它來到河邊,發現眾鳥脫落下很多羽毛,於是它靈機一動,撿起所有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膠粘住。
終於到了指定的日期了,所有的鳥都一齊來到宙斯麵前。宙斯放眼望去,看見寒鴉的羽毛花花綠綠的,在眾鳥之中顯得格外漂亮,於是準備立它為王。
眾鳥一看十分氣憤,紛紛從寒鴉身上拔下本屬於自己的羽毛。寒鴉身上美麗的羽毛一下全沒了,又變成了一隻醜陋的寒鴉。
【寓言解讀】
虛假的東西即使再美麗,也不會持久,更別想會因此帶來什麼好運。到頭來隻能得到別人的嘲諷和鄙視。
馬和鹿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一匹馬找到了一塊水草肥美的草地,它常常獨自來到這裏美美地享用。不久,一隻鹿也發現了這個秘密,也經常來這裏啃食鮮嫩的小草。
一天,碰巧馬和鹿都來到了這片草地上。
“這塊地方是我最先發現的,它是屬於我一個人的!”馬覺得鹿侵犯了自己的利益,衝它叫道。鹿並不認輸,於是它們兩個爭論不休,最後也沒說清楚這塊地方到底應該屬於誰。馬滿腦子想把這隻與自己爭食的鹿驅趕出去,但是自己又無能為力,看到有個人走過來,就想請人來幫忙。
人說:“我也沒辦法,我怎麼能跑得過鹿呢?不過我有一個建議,就是你套上轡頭,我騎上你,我們兩個齊心協力追上它,然後再懲罰它。”
一心想報複的馬欣然同意了,於是讓人騎在自己身上,去追趕鹿。鹿最終被趕出這塊草地了。可是,從這之後,馬卻被人拴在了槽頭,成天被使喚著幹活。
這時,馬醒悟過來,長歎道:“我怎麼這麼愚蠢,為了一塊草地報複鹿,反而讓自己淪為了奴隸。”
【寓言解讀】
為了報複鹿,這匹馬失去了寶貴的自由,從此開始了奴役的生活。可見,報複往往使自己受害。
田鼠與家鼠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一隻田鼠和一隻家鼠交上了朋友。一天,田鼠邀家鼠去鄉下做客。
來到鄉下,家鼠一邊津津有味地吃著大麥與穀子,一邊對田鼠說:“朋友,你知道,你這是過著螞蟻一般的生活。你從來沒有來過城裏吧?我那裏有很多好東西,去與我一起享受吧!”
田鼠聽了以後,立刻向往起來,便迫不及待地跟隨家鼠來到城裏。家鼠給田鼠看豆子和穀子,還有紅棗、幹酪、蜂蜜、果子等各種各樣田鼠連見都沒有見過的美味食物。田鼠看得目瞪口呆,大為驚訝,稱讚不已,並悲歎自己的命運,覺得自己以前真是白活了。
就在它們正要放開肚皮大快朵頤時,有人打開了門。膽小的家鼠一聽聲響,害怕得趕緊鑽進了鼠洞。當家鼠再想拿幹酪時,有人又進屋裏拿什麼東西。家鼠一見到有人,立刻又鑽回了洞裏。田鼠哪裏受過這種驚嚇,這時,也顧不上饑餓,戰戰兢兢地對家鼠說:“親愛的朋友,再見吧!你自己盡情地去吃,擔驚受怕地享受這些好吃的東西吧。可憐的我還是去啃那些大麥和穀子,平平安安地去過你看不起的普通生活吧。”
【寓言解讀】
受限製的榮華富貴、錦衣玉食比起自由自在顯得多麼微不足道。不要去羨慕那些坐享其成,來之不“潔”的富貴,自食其力,享受自己通過正當勞動獲取的財富才是人生的真諦。
狐狸和公山羊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一隻狐狸不小心掉到了井裏,那口井很深,不論它如何努力、如何向上縱躍,仍沒法爬上去,它隻好待在那裏。碰巧一隻公山羊口渴極了,來到井邊,看見狐狸在井下,便問它井水好不好喝。
狐狸心中暗喜,覺得機會來了,它很快鎮靜下來,向公山羊極力讚美井水好喝,說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並勸山羊趕快下來,與它一起痛飲。
公山羊一心隻想喝水,便對狐狸的話信以為真,於是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
公山羊咕咚咕咚痛飲之後,才發現自己已經上不去了,就不得不與狐狸一起商量上去的辦法。狐狸心裏早已打好了如意算盤,它狡猾地說:“我倒有一個方法。你用前腳扒在井牆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後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去,這樣我們就都得出去了。”
公山羊對狐狸的謊話絲毫不懷疑,便同意了它的提議。公山羊按照狐狸說的辦法把狐狸送出了井。狐狸上去以後卻準備獨自逃離。公山羊十分生氣,指責狐狸不信守諾言。
狐狸卻回過頭對公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胡須那樣完美,你就不至於在沒想到出去的辦法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了。”
【寓言解讀】
公山羊盲目的行動固然有其可指責的地方,但狐狸狡詐欺騙的行為更是可惡,更應該受到正義的譴責。真誠待人才是為人處世之道。
鷹和狐狸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一隻老鷹和一隻狐狸約定做鄰居,從約定時起和睦相處,互不侵犯,這樣會增進往來加深彼此之間的友誼。於是,老鷹就飛上一棵大樹,在那裏築巢孵化小鷹,而狐狸則在樹下的灌木叢裏生育兒女。
一天,狐狸出去覓食,老鷹也在四處尋找食物並仔細觀察,他見狐狸出去覓食了,就飛進灌木叢把小狐狸抓走,與小鷹們一起飽餐了一頓。
回來後狐狸知道了發生的事情。他不僅為孩子們的悲慘死去而悲痛,同時也為自己無法報複而傷心。由於自己是走獸,不能飛上天空,更無法追逐飛禽,於是,他隻好站在遠處詛咒敵人。
老鷹背叛友誼的行為終究沒能躲過嚴厲的懲罰。一些人在地裏用山羊獻祭,老鷹從樹上飛下去,從祭台上抓起燃燒著的腸子。可是他剛剛把那腸子帶進巢裏後,突然狂風四起,幹枯的樹枝被腸子的火星燃著。那些還沒長好羽毛的小鷹被燒著了,滾落到了地上。這時狐狸飛快地跑過來,並當著老鷹的麵吃掉了所有的小鷹。
【寓言解讀】
背叛友誼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友誼需要真誠、友愛、關心來維係和加強,而虛偽、欺騙、誹謗、背叛無疑會使友誼這座大廈瞬間倒坍。
鷹和狐狸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多年前的一天,一個人在田野裏逮到了一隻鷹,回到家裏後,他剪短了鷹的翅膀,並把它囚禁在庭院裏,跟自家的家禽家畜一起喂養。鷹難過極了,讓它過這種日子簡直是對它孤傲品性的侮辱,可是沒有辦法,它的翅膀已經被現在的主人剪短了,它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飛向藍天了,於是鷹每天都垂頭喪氣,沒有一點精神,甚至拒絕吃主人送來的食物。
時間過去不久,一次,這個人的一個朋友來訪,看見了這隻被剪短翅膀的鷹,就毫不猶豫地把它買下了。這個人問朋友買這隻鷹有什麼用處,這個朋友笑而不答。
朋友把這隻鷹帶回家之後,並沒有像原先的主人一樣把它囚禁起來,但是鷹已經失去了飛翔的能力,即使不囚禁它,它也無法逃脫,於是鷹依舊整日沒有絲毫的精神。接下來的事情讓這隻鷹感到非常奇怪,它的第二個主人每隔幾天撩起它那隻被剪短翅膀的羽毛,並且在上塗上了一些藥,邊塗邊感歎:“真不應該這樣對待一隻鷹!”鷹被主人的善良感動了。
一段時間後,在主人的精心照顧下,鷹的翅膀又像從前一樣有力了,鷹振翅而起,飛向高空。鷹這下又恢複了往日的雄姿,但它沒有忘記它的好心的主人,每天都抓一隻野兔送給他。
狐狸看見了鷹的做法,對它說:“朋友,你不應該把兔子作為禮物送給你的第二個主人,而應該送給你的第一個主人。”
鷹感到十分奇怪,於是問狐狸這是什麼原因。狐著說:“你想一想,你的第二個主人生性善良,即使有一天你再落入他的手中,也不會有性命之憂;而你的第一個主人心腸狠毒,你若不送禮給他,難保他不會再捉住你,再次剪短你的翅膀。”
【寓言解讀】
善惡不分,忠奸不辨,欺善怕惡是一種極端不好的行為,它助長了不正之風,使善良的人受到打擊,惡人更加放肆為惡,懲惡揚善才是應有的行為。
狗和幻影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一隻肚子癟癟的狗慢騰騰地走在路上,從早晨到現在它連一點麵包渣都沒找到,它餓得一點精神都沒有。
突然,一隻小狗嘴裏叼著一塊沾滿肉的骨頭出現在它的麵前,這隻饑餓的狗真是喜出望外,它使出僅有的力氣衝著小狗狂吠,接著惡狠狠地向小狗撲過去。小狗嚇了一大跳,丟下骨頭倉皇逃走了。
終於有美味可以享受了。為了能獨享美餐,這隻狗決定去尋找一個安全、偏僻的地方獨自享用。它來到一條小河邊,河水清澈透明,它不經意地向清澈的河水瞥了一眼。這一看嚇了一跳,原來水中也有一隻狗,一樣叼著一塊沾滿肉的骨頭,而且正瞪著大眼睛瞧著它。
這隻狗心想:這隻狗看上去傻乎乎的,樣子如何餓死鬼,它怎能配吃這麼大一塊肉骨頭。我非要把它嘴裏的那塊骨頭搶過來不可,那樣吃起來多過癮啊!想著想著,它再也忍不住了,也忘記了自己站在河邊,嘴裏正叼著骨頭。它張開嘴,準備象嚇唬那隻小狗,用它的吠聲嚇走那隻狗。不料,剛把嘴張開,它嘴裏的肉骨頭就掉到橋下的河裏去了。
骨頭落進水裏,打破了它在水裏的倒影。它在往河裏一看,哪裏還有什麼傻狗和骨頭,隻有自己的影子在水裏晃來晃去。原來它看到的是自己的影子啊!現在,貪心的狗什麼也沒有得到,可憐地站在小河邊歎息。
【寓言解讀】
貪婪經常讓貪婪者失去原本已經擁有的東西。知足常樂,適可而止會讓你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找到生活的樂趣。
獅子、狐狸與鹿
【寓言出處】
選自《伊索寓言》。
【故事欣賞】
一次,獅王生病了,它昏睡在山洞裏。一天,它對一直與它要好的狐狸說:“你若要我健康,使我能活下去,就請你用花言巧語把森林中最大的鹿騙到這裏來,我很想吃它的肉和心髒。”
狐狸走到樹林裏,看見正在玩耍的鹿,便向它問好,並說道:“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你知道,國王獅子是我的鄰居,現在,它病得很厲害,快要死了。它正在考慮森林中誰能繼承它的王位。它說野豬愚蠢無知,熊懶惰無能,豹子暴躁凶惡,老虎驕傲自大,隻有你大鹿才完美無缺,是國王最適合的人選。你看鹿的身材魁梧,年輕力壯,它的角使蛇懼怕……我何必說這麼多呢?你一定會成為國王。這消息是我第一個告訴你的,你將怎樣回報我呢?如果你信任我的話,我勸你快去為它送行。”
經狐狸這麼一說,鹿給搞糊塗了,它半信半疑地走進了山洞,絲毫沒有考慮是否會發生什麼別的事情。洞中,獅子猛然朝鹿撲過來,用爪子撕下了它的耳朵。鹿拚命地逃回樹林裏去了。狐狸辛辛苦苦卻白忙一場,它兩手一拍,表示毫無辦法了。獅子忍著餓,歎惜起來,十分懊喪。獅子請求狐狸再想想辦法,用狡計把鹿再騙來。狐狸說:“你吩咐我的事太難辦了,但我仍盡力去幫你辦。”
狐狸再一次像獵狗一樣到處嗅,尋找鹿的蹤跡,心裏不斷盤算著壞主意。狐狸問牧人們是否見到一隻帶血的鹿,他們告訴它鹿在樹林裏。這時,鹿正在樹林裏休息,狐狸毫不羞恥地來到它的麵前。鹿一見狐狸,氣得毛都豎了起來,說:“你這個壞家夥,你休想再來騙我了!你再靠近,我就讓你有來無回。你去欺騙那些沒經驗的動物,叫它們做國王吧。”
狐狸說:“你怎麼這樣膽小怕事?你難道懷疑我,懷疑你的朋友嗎?獅子抓住你的耳朵,隻是垂死的掙紮,它想要給你一點關於王位的忠告與指示罷了,你卻連那衰弱無力的手抓一抓都受不住。現在獅子對你非常生氣,要將王位傳給狼。那可是一個壞國王呀!快走吧,不要害怕。我向你起誓,獅子決不會害你。我將來也專門伺候你。”狐狸再一次欺騙了可憐的鹿,並說服了它。
這一次鹿剛一進洞,就被獅子抓住飽餐了一頓,並把它所有的骨頭、腦髓和腸肚都吃光了。狐狸站在一旁看著,鹿的心髒掉下來時,他偷偷地拿過來,把它當作自己辛苦的酬勞,吃了。
獅子吃完後,四處尋找鹿的那顆心。狐狸遠遠地站著說:“鹿真是沒有心,你不要再找了。它兩次您這裏,送給獅子吃,怎麼還會有心呢?”
【寓言解讀】
代價是慘重的,教訓是深刻的。不明真偽,不辨善惡,不自量力,愛慕虛榮終有一天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和禍患的。
鷹和鼴鼠
【寓言出處】
選自《拉·封丹寓言》。
【故事欣賞】
一隻鷹王和一隻鷹後從遙遠的地方飛到遠離人類的森林。它們打算在密林深處定居下來,於是就挑選了一棵既高大枝葉又多的橡樹,在最高的一根樹枝上開始築巢,準備在這兒孵養後代。
鼴鼠看到後,好心向鷹王提出警告:“這棵橡樹可不是安全的住所,它的根幾乎爛光了,隨時都有倒掉的危險。你們最好不要在這兒築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