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最隆重的節日
有句俗話說:小孩盼過年。其實不光是小孩盼過年,大人也盼望過年。因為一年的辛勤勞作後,人們終於可以好好休息,同時期盼來年更大的收獲。
“過年”即我們所說的春節,是我國民間最盛大、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年”本是穀物成熟的意思,過年則是預祝豐收喜慶的日子。為慶祝豐收和迎接新的一年,人們就在農曆正月初一歡聚在一起“過年”。
春節一般從祭灶揭開序幕。從前,幾乎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的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便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家人。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這家的善行或惡行的日子。這時就要舉行“送灶”的祭灶儀式。在大年三十晚上,又會舉行“接灶”的儀式,來迎接灶王爺回到人間。
舉行祭灶後,人們便正式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起到除夕止,我國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大江南北,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幹幹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大年三十家家張鑼貼春聯。春聯是我國對聯文化中應用最廣的一種。寫春聯也是一門大學問。春聯的內容一般都是表現人們辭舊迎新的喜悅心情和繼往開來的奮發精神。不同時代的春聯有著不同的風格。解放初期,很多人家都貼上“翻身莫忘本,飲水當思源”來表達對共產黨的感激之心。改革開放時期則貼上“改革開放同添異彩,經濟建設共展宏圖”來鼓舞人心。不僅寫春聯的學問博大精深,貼對聯也有講究,但較為簡單。凡上聯貼在門的右邊,下聯貼在門的左邊。而區分上下聯的辦法是:末字是仄聲的是上聯,是平聲的則是下聯。
除了貼春聯,人們還常貼門神和“福”字。這主要是為了驅災壓邪,祈求平安。貼福字的時候,人們還特意將這個“福”字倒著貼,小孩子就會很驚訝地呼喊“福倒(到)了,福倒(到)了……”,剛好取了其中的諧音。“福到了”這句吉祥話也使春節的氣氛更加喜慶熱鬧。
吃年夜飯是春節時家裏最熱鬧的時候。年夜飯代表著家人的團聚,出門在外工作的人不管離家多遠都要趕回家來吃上這頓飯。因為團團圓圓、熱熱鬧鬧是所有中國人的心願。年夜飯上有很多美味佳肴,但有一樣東西卻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魚。“魚”是“餘”的諧音,“年年有魚”喻示著“年年有餘”。
吃完年夜飯就是除夕之夜了。這晚人們要到午夜後才上床休息,謂之守歲。以前守歲時人們一般會話家常、品點心。有了春節晚會後,人們就開始一家人圍坐一起欣賞晚會,共同分享這份團圓快樂。這種習俗反映了人們對即將逝去的時光的留戀以及對來年生活的憧憬。
大年初一,人們開始走街串巷拜年。拜年是我國民間流行很廣很久的春節習俗。它不僅使人們更好地聯絡感情、增強團結,也是我國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的體現。大家走街串戶,“恭喜發財”、“拜年”之聲不絕於耳,一派喜慶祥和的景象,更加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拜年時,長輩通常會拿紅包給晚輩。紅包裏是壓歲錢,表示好運和祝願。
雖然人們常常說年味越來越淡了,但春節總給了人們一份濃得難以化開的情結,這是生養我們的“文化之根”。傳統的春節,融入一種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並擔負起一種文化的功能:一是辭舊迎新,盼望來年萬事順意;二是祭祀,緬懷祖宗之德,承繼先人之誌,融通天地之物,祈盼人生幸福;三是宗親禮儀往來,家人團聚,聯絡世代親情;四是民間娛樂,擴大社會交往,播撒傳統文化,體味生活之樂。
藏曆新年
藏曆新年是藏族同胞傳統的盛大節日,從藏曆元月一日開始,到十五日結束,持續15天。因為藏族全民信仰佛教,因此藏族的新年也洋溢著濃厚的宗教氣氛。
新年的準備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開始了。除購置年貨外,家家戶戶都要製作一個名叫“切瑪”的五穀鬥,即在繪有彩色花紋的木盒左右分別盛放炒麥粒和酥油拌成的糌巴,上麵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塑製的彩花。還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種子,使其在新年時節長出一、兩寸長的青苗。“切瑪”的麥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禱來年五穀豐登。臨近節日,男人們忙著打掃庭院,婦女則精心製作“卡賽”——一種酥油的麵食,有耳朵形、蝴蝶形、條形、方形、圓形等各種形狀,塗以顏料,裹以砂糖,既是裝飾神案的藝術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卡賽”的品種花色是女主人勤勞、智慧和熱情的象征,在節日裏分外引人注目。
十二月二十九日進入除夕。這天,窗戶門楣會換上新布簾,房頂會插上簇新的經幡,門前、房染和廚房則會用白粉畫上吉祥圖案。入夜,全家老小圍坐在一起吃一頓例行的“古突”,類似漢族新年的團圓飯。“古突”是生麵疙瘩裏包進石頭、羊毛、辣椒、木炭、硬幣等物品製成的。誰吃到這些東西必須當眾吐出來,這預兆此人的命運和心地。石頭代表心狠,羊毛代表心軟,木炭代表心黑,辣椒代表嘴巴不饒人,硬幣預示財運亨通。於是大家相互議論,哈哈大笑一場,掀起歡樂的高潮。接著,全家用糌巴捏製一個魔女和兩個碗,把吃剩的“古突”和殘渣倒入糌巴捏成的碗裏,由一個婦女捧著魔女和殘羹剩飯跑步扔到室外,一個男人點燃一團幹草緊緊相隨,口裏念著:“魔鬼出來,魔鬼出來!”讓幹草、魔女和殘羹剩飯一起燒為灰燼。同時,孩子們放起鞭炮,驅走惡魔,迎來了吉祥的新年。
大年初一,婦女們起得最早。她們在5點鍾左右就要煮一鍋叫“羌桔”的青稞酒,給全家每人送上一碗。家人沒有起床的,就在被窩裏喝完“羌桔”,然後繼續蒙頭大睡。婦女們就坐在窗前,等太陽一出來,便背上水桶,到河邊或水井汲取新年的第一桶“吉祥水”,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然後,每戶人家將染色的青稞、麥穗插在用酥油和青稞製成的糕點上麵,來預祝新的一年是個豐收年。
新年伊始,那些往年隻梳著兩條辮子的藏族小姑娘,到了十三四歲開始就要梳3條辮子;到了十五六歲就要梳5條辮子;年滿17歲就開始“上頭”了。到“上頭”的時候,父母就要為姑娘準備好美麗的服裝和裝飾品,請一位婦女替她梳編幾十條辮子。因為這是女子成年的標誌。
初一這天,藏民們一般都閉門謝客,大街上也是冷冷清清的。人們都在家裏舉行慶祝和佛事活動。到了大年初二,親朋好友們才開始互相串門拜年。人們相見時都熱情地互道“紮西德勒”(吉祥如意)和“洛薩爾桑”(新年好),更親近的還要互獻哈達,祝賀對方新年合家歡樂,萬事如意。
元宵花燈高高照
過十五,挑花燈,小朋友們喜盈盈。
跑旱船,放花炮,歡歡喜喜真熱鬧。
晚上還要吃元宵,全家圍坐樂陶陶。
知道這首童謠是慶祝哪個節日的嗎?這就是與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的元宵節。春節剛過,人們玩興仍然很高,所以在新一年的第一月圓之夜舉行慶祝活動,盡情歡樂。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元宵。元宵由糯米製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和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元宵節家家戶戶在門前掛紅燈,孩子們提著花燈戲耍,街頭、公園、廣場搭起燈棚,人們扶老攜幼去賞燈。因此,人們又把元宵節叫做“燈節”,也因此元宵節成為一個浪漫的節日。因為傳統社會時期女子不允許外出,隻有過節時可結伴出遊。於是元宵燈為青年男女的相識提供了機會,也是情人們相會的好時機。
元宵節為什麼要掛花燈呢?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隻神鵝飛到人間,卻被獵人不小心射傷,玉皇大帝大怒,下令天兵在正月十五那天火燒人間。這個消息,被一位善良的仙女知道了,她立即把災訊透露給人間。人們湊在一塊兒商量,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對付玉皇大帝。人們在正月十五前後三天,在門前掛上紅燈,燃放煙花、火炮。正準備下凡放火的天兵發現人間處處都是火花,便以為火已經燒起來,於是徑直向玉帝交了差。因為元宵節掛彩燈、放火炮避免了天災,於是人們年年元宵節都掛花燈,放煙火、鞭炮,慶祝鬥爭的勝利,也感謝那位善良的仙女。
過燈節是中國各地人民的共同風俗,但各地的燈節因燈的製作、用料和式樣的不同,而各有特色。在陝北農村,老鄉劈開高粱稈紮燈架,糊上紅紙,做出南瓜燈、棉花燈和羊燈。北京則到處都大張宮燈,華貴高雅。而在冰城哈爾濱,人們用冰凝結成一座座冰燈,晶瑩剔透、蔚為壯觀。現在科技發達,讓燈不僅有燈光、人物、聲音,還能演孫悟空和唐僧西天取經的戲呢!
燈節還要舉行猜燈謎的活動。謎語有寫在燈麵上的,也有寫成紙條掛在燈上的,吸引著眾多的猜燈謎愛好者。下麵我們也來猜猜這些有趣的燈謎吧。
清明節
每年4月5日左右就是清明節了。這一天,許多學校都要組織學生到郊外祭掃烈士墓,踏青郊遊。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用來表示四季的寒暑變化)之一,那天萬物清明潔淨、氣清天爽,所以叫“清明”。清明節時,我國南北地區氣溫都普遍回升,平均溫度一般在10℃以上。人們曆來有在清明節掃墓、踏青、植樹、換裝的風俗。現在廣大農村仍有祭祀祖墳的風俗習慣,而在城市,多改為青少年祭掃革命先烈之墓的新風俗了。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陽曆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這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是人們開展各項活動的好時候。
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丫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還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還為人們,特別是兒童的喜愛。
踏青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又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樹苗種植成活率高。因此,我國自古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綠化祖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箏穩拉線上掛著的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同時也送走自己的壞運氣。
清明節的別稱為寒食節。所謂“寒食”就是不動煙火,隻吃涼的食品。這緣於一個傳說。相傳在我國的春秋時期,有一名叫介子推的臣子在危難之中幫助了君主晉文公重耳。他忠心耿耿,有一次晉文公餓暈了,介子推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給晉文公吃。後來晉文公回國執政,就對那些與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封賞。他親自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介子推卻拒不出來。後來晉文公聽從他人主意,放火燒山逼他出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後,人們卻隻看到介子推和他母親抱在一起的屍體。旁邊還有一首規勸晉文公的血詩,文公非常感動同時也很難過,於是下令在山上建立祠堂紀念他,並將放火燒山這一天定為寒食節,並禁忌煙火,隻吃寒食。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
端午節始於戰國時代。關於它的起源,民間流傳最廣、最具影響的說法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他於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自沉於汨羅江。據說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為了避免屈原的屍體被江裏的魚龍所傷,便把粽子、雞蛋投入江裏喂魚龍。一個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裏,說要藥暈蛟龍。不一會兒,水麵上果真浮起一條昏厥的蛟龍,龍須上還沾著一片衣襟。人們就把這條惡龍拉上岸,剝皮抽筋,然後將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以防毒蛇、害蟲傷害。從此,民間在端午節便形成了賽龍舟、吃粽子、戴艾蒿、掛菖蒲、帶香包、驅五毒、飲雄黃酒、纏五色絲等習俗。
賽龍船是端午節最重要的活動。參加“龍船賽”的人由鼓頭、鑼手和水手三部分組成。鼓頭是位長輩,他坐在龍頸處,麵向水手,比賽時擊鼓指揮。鑼手則由一名男扮女裝的少年擔任,他坐在鼓頭前麵的龍頭和母船的接合處,應聲擊鼓,協助指揮。水手們全由身強力壯的青壯年擔任,其中1人手拿著三響火銃,站立在母船前麵,負責放炮和篙水;預備劃手2人,坐在母船上打雜應急;母船後麵是4個中年劃手,各持一柄短槳;再後麵是1名舵手;主劃手共有32人,每人手裏握6尺長的劃撐兩用的槳棒,分別站在兩側的子船上。比賽時,鼓鑼一聲緊似一聲,隻見船頭的鼓頭、鑼手、篙手隨著船勢,前俯後仰,船尾的舵手趁勢猛蹬,眾人齊力揮槳,一時浪花伴隨著疾駛如飛的船體,猶如騰雲駕霧,十分壯觀。賽完龍船,在密布白色帳篷的河壩上,人們又展開了彩鼓舞、踩笙蘆舞、賽馬、鬥牛以及球類等比賽活動,一直玩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