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又出現豆沙、豬肉、鬆子仁、棗子、胡桃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七夕節
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千古流傳的美麗愛情故事,是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傳說牛郎是一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但父母早逝,隻能跟哥嫂生活在一起。但嫂嫂為人狠毒,多次設計陷害牛郎,牛郎被逼離家,陪伴他的隻有一頭老牛。一天,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遊戲,在河裏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二人生活得十分幸福,並有了一雙兒女。後來王母知道了他們的事情,便強行把織女帶回天庭,誰知牛郎竟帶上兒女追趕織女到了天庭,狠心的王母娘娘便拔下玉簪子劃銀河為界,使牛郎織女隔河相望,而不能相見。天上人間同情二人對愛情的忠貞,於是每年的七月初七,所有喜鵲便銜柴搭橋,人稱鵲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相傳這天晚上要降小雨,那是二人的眼淚。在寂靜的瓜架下麵,若仔細傾聽,你還能聽見二人的竊竊私語呢。如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那麼待嫁的少女日後便能得到千年不渝的愛情。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夕節也被稱為乞巧節。
女孩兒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是決定女性一生幸福的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深人靜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各個地區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隻是陳列瓜果,如有喜蛛結網於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的風俗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被譽為中國的情人節。雖然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但象征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經久不衰。許多文人有感於牛郎織女淒美的愛情都傾力創作不少傳世佳作。
中秋佳節倍思親
中秋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傳統佳節。古人把一年分為四季,一季中又分成孟、仲、季三個月。八月份是秋季中的仲季,而十五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農曆八月十五就叫中秋了。
秋天是一年中的黃金季節,瓜果滿市、糧棉豐收。“月到中秋分外明”,據說中秋之夜的月亮,是一年中最皎潔明亮的。我國民間把中秋圓圓大大的月亮作為團圓的象征,所以每到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會在庭院擺上桌子,放上月餅、瓜果,一家人圍坐桌旁,邊賞月邊吃瓜果、月餅,祈祝花好月圓,人壽年豐,所以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的傳說非常多,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流傳最廣。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這讓大地龜裂、穀物不生,人民生活十分艱苦。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於是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不少誌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後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後羿把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卻不料被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於是趁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時,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情急下嫦娥將不死藥吞了下去。身子立時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後羿知道後,悲痛欲絕,他拚命朝月亮追去,可是無論怎樣也追不到月亮。後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隻好在後花園擺上香案,放上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裏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後,也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之夜是賞月的好時機。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每到中秋,夜幕降臨,玉兔東升,全家人便在清澈的月光下賞月敘談,講述有關月宮的美麗傳說,分享祭月禮品。人們還通過觀看中秋夜的陰晴,推測第二年正月的天氣。有這樣的諺語:“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吃月餅是中秋節的一項重要節俗活動。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那時,它隻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也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形美觀,月餅的外麵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曆新年,大約公曆的四月中旬。節日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竟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潑水是傣族年節的主要喜慶活動。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鼓鑼之聲響徹雲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麵十分壯觀。人們相互潑水,表示洗去身上一年的汙塵,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潑水有文潑和武潑之分。文潑是對長者,舀起一勺清水,說著祝福的話,拉開對方的衣領,讓水沿著脊梁流下,被潑的人高興地接受祝福,不得跑開。武潑則沒有固定的形式,用瓢、用盆、用桶都可以,互相追逐,劈頭蓋臉地潑。被人潑的水越多,說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潑的人也就越是高興。
潑水節起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大地由一個火魔統治著,他是一切生命的敵人。火魔有7個美麗善良的女兒,決心要殺死這個萬惡的父親,為民除害,可是苦於找不出辦法。後來她們得到釋迦牟尼(佛教中的佛祖)的幫助,知道隻有用火魔頭上的一根頭發,才能殺死火魔。七姑娘最聰明勇敢,她趁著火魔熟睡的時候,拔下這根頭發,勒住火魔的脖子,火魔的頭就滾下來了。可是,腦袋落地,滾到哪裏,火就燒到哪裏,禍害仍舊不能消除。七姐妹被弄得形容憔悴,滿身汙穢。她們在緊張的空隙用水衝洗身體,一直到火魔的腦袋變成塵土為止。從此,潑水就成了紀念7個大義滅親的姑娘和互相淨身洗塵的祝福儀式。
潑水節期間,傣族青年喜歡到林間空地做丟包遊戲。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內裝棉紙、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綴以五條花穗,是愛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過丟包、接包,互相結識。等姑娘有意讓小夥子接不著輸了以後,小夥子便將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姑娘,雙雙離開眾人到僻靜處談情說愛去了。
潑水節期間還要進行劃龍舟比賽。比賽在瀾滄江上舉行。一組組披紅掛綠的龍舟在“堂堂堂”的鑼聲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聲中,劈波斬浪,奮勇向前,把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吸引到瀾滄江邊,為節日增添了許多緊張和歡樂的氣氛。
放高升和孔明燈也是傣族地區特有的活動。人們在節前就搭好高射架,屆時將自製的土火箭點燃,讓它呼嘯著飛上藍天。高射飛得越高越遠的寨子,人們越覺得光彩、吉祥。優勝者還將獲獎。入夜,人們又在廣場空地上將燈燭點燃,放到自製的大“氣球”內,利用熱空氣的浮力,把一盞盞“孔明燈”放飛上天,以此來紀念古代的聖賢孔明。
潑水節曾經是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宗教儀式,其後為佛教所吸收,經緬甸傳入雲南傣族地區,時間約在13世紀末至14世紀初,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曆史。隨著南傳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增大,潑水節的習俗也日益廣泛。
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大會是內蒙、甘肅、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在每年七、八月這一水草豐茂、牲畜肥壯、秋高氣爽的黃金季節舉行。
“那達慕”意為娛樂、遊戲。那達慕大會源於一年一度的祭“敖包”活動。“敖包”以石塊堆積而成,原是道路和邊界的標誌,後來成為祭祀場所。祭“敖包”最初帶有宗教色彩,意在通過祭祀,祈求吉祥多福、人畜興旺,同時也舉行一些體育娛樂活動,以後逐漸演變為那達慕大會,成為歡慶豐收和畜牧業興旺的節日盛會。
那達慕大會上,最精彩也最引人注目的是蒙古男兒的“三競技”——摔跤(蒙古式摔跤也稱博克)、賽馬和射箭。
賽馬
那達慕賽馬和一般賽馬有所不同。參賽的馬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吊馬。吊馬要提前半個月或二十天進行,就是把馬高高地吊在馬樁子上,每天在特定的時間喂定量的草料和水,目的是使馬掉膘,馬體變輕鬆,接近參賽時,開始試賽,逐日加碼,適應比賽。
賽馬項目分快馬、走馬、顛馬三種。快馬比賽不備鞍,賽程5~10公裏、20~25公裏不等。騎手一般是8~9歲、11~12歲,參賽馬的數量基本不限。賽馬時,主人好好打扮自己的參賽馬,馬鬃、馬尾上係五顏六色的彩綢,騎手穿單衣,頭係紅綠彩帶。比賽途中段段都有助威的人馬,跟隨騎手向前衝,催促賽馬快跑。
摔跤
左、右翼兩排對陣,每陣旁邊都有一幫為摔跤手鼓氣助威唱摔跤歌的人員。裁判長宣布摔跤比賽開始時,左、右兩排摔跤手交錯交鋒。該出場的摔跤手從座位上跳起來後首先小步跑到排尾,再轉身向主席台方向跳起摔跤舞,以示威風。之後向主席台行禮。禮畢,摔跤就正式開始。因為蒙古式摔跤是一次決勝負,所以剛開始時較謹慎,先互相試探,之後他們才開始使用踢、挑、掛、撳、閃、騰、挪等各種絕技,一旦摔倒了對方,優勝者向主席台行禮後又跳摔跤舞出場,經過數輪才能決出名次。
射箭
射箭,是那達慕大會上不可缺少的項目。射箭必有弓和箭,射手必備拉弓用的指箍。弓由竹片加角襯製作,兩端用皮筋弦拉緊。箭是用柳條製作,尖頭套牛角或金屬,箭尾粘鷹羽。弓長1.8米,箭長1米,比賽射程30米、45米、70米不等,比賽時每人用同等數量的箭來進行比賽,成績以環數來計算。
改革開放以後的那達慕大會,白天除了進行傳統的賽馬、射箭、摔跤等活動外,晚上還舉行歌舞、電影、雜技、說唱等慶祝活動。會上還要表彰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國營商業部門、供銷社還在現場組織物資交流,在會上擺攤設架,經營綢緞、布匹、日用百貨、節日食品等,並收購牧民們的牲畜、皮毛、藥材等農牧產品,真是購銷兩旺,一派繁榮的景象。
民族特色服飾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主要由五十六個民族構成。雖然在生活習性,宗教信仰、語言習慣、服飾文化等方麵都存在較大差異,但正是這些差異構成了我國多元的文化,尤其是各民族的服飾,都非常精致漂亮,各具特色。
旗袍
旗袍由滿族婦女的長袍演變而來。由於滿族被稱為旗人,因此稱其長袍為旗袍。滿族先民原居住在東北長白山和黑龍江一帶的寒冷地區,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袍,分為單、夾、皮三種。他們穿這種長袍時,習慣用布帶束腰,以便於騎射。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旗袍的式樣逐漸有所變化,如在領口、衣襟、袖口等處鑲花紋或彩牙兒等,使服裝更美。辛亥革命後,漢族婦女也普遍穿旗袍,樣式由肥變瘦,緊腰身,長及膝下,直領,衣袖由寬變窄,並有長短袖之分,兩側開衩,顯得更加美觀大方。
藏袍
藏袍是中國藏族的傳統服飾。樣式是寬領敞口,肥腰廣袖,右側掩襟,縫綴扣襻或襟帶,長可及地。藏袍用毛皮、氆氌以及各種呢、絨、綢、緞、麻布、棉布等為衣料,製成單、夾、棉、皮長袍。藏袍在衣領、袖口、襟衩、下擺等處,鑲有細毛皮或花氆氌及諸色絨、布寬邊。牧區牧民睡眠時,將皮袍腰帶解下係於底襟,再將袍領提至頭頂,作為被袋使用。藏袍的款式因地區不同而稍有差異,牧區皮袍多不掛袍麵;西藏中部農區的婦女所穿藏袍和東部一些地區居民所穿藏袍有的是無袖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