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社會大觀(1)(1 / 3)

希望工程

每學期開學的時候,我們總會很高興地跟著爸爸媽媽去學校報到,迎接新學期的到來。可是還有很多和我們同齡的人卻因為家庭貧困而沒法上學。我們都是一家人,用什麼辦法可以幫助他們一起圓上學夢呢?

希望工程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1989年,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青基會)創立,這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機構向世人宣布:實施以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兒童為主旨的“希望工程”,讓千千萬萬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孩子重返校園。

1992年4月15日,青基會推出“希望工程百萬愛心助學計劃”。《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發表了解海龍為希望工程拍攝的照片——七扭八歪的桌凳,滿地積水的教室,趴在石頭上、磨盤上甚至棺材上寫字的孩子……這些照片叩問著海內外千百萬炎黃子孫的心。短短幾天,青基會就收到捐款數百萬元。

1992年,“希望工程”救助失學兒童的規模由1991年前的4萬人猛增到32萬人。1994年,“希望工程”收到海內外捐款折合人民幣2億元,救助了54萬名失學兒童,資助建設了204所希望小學。1999年,“希望工程”接受海內外捐款折合人民幣累計達17.82億元,救助220萬名失學兒童,資助建設希望小學7500多所。

“希望工程”問世至今,已經走過十多年的風雨曆程。據青基會統計,15年來,希望工程累計接受海內外捐款折合人民幣23億多元,通過“一助一”方式,資助258萬貧困青少年完成了學業,同時改造和新建了1.1萬所希望小學———“希望工程”已成為我國社會參與最廣泛、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民間公益事業。

希望工程的宗旨是根據政府關於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方針,以民間的方式廣泛動員海內外財力資源,建立希望工程基金,資助貧困地區的失學兒童繼續學業、改善貧困地區的辦學條件,促進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

1991年4月的一天,安徽省金寨縣桃嶺鄉張灣小學正在上課。一位名叫解海龍的攝影者來到這裏,希望能在這間教室裏找到令自己滿意的畫麵。忽然,一位低頭寫字的女孩兒抬起了頭,她的眼睛特別大、特別亮,讓解海龍心中猛地一震。陽光從破舊的窗戶射進來,照亮了女孩兒的麵頰。當她握著鉛筆再次抬頭凝視時,解海龍穩穩端住相機,按下快門——那張震撼人心的“大眼睛”照片由此誕生。3年後,蘇明娟才知道蜚聲海內外的“大眼睛”就是自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把“大眼睛”作為“希望工程”的形象標誌,蘇明娟由此也成了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994年,這張“大眼睛”照片已經被報刊采用、印成招貼畫等累計達一億張(次)。正是這張照片,給蘇明娟的家鄉帶來了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

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活動起源於美國。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講演會。當時25歲的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了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社區性活動的具體構想,並得到青年學生的普遍支持。1970年4月22日,美國首次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地球日”活動。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模宏大的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

作為人類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地球日”活動推動了多個國家環境法規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在各地同時舉行多種多樣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從此“地球日”成為“世界地球日”。

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規模的擴大,全球環境狀況在過去30年裏持續惡化。有資料表明,自1860年有氣象儀器觀測記錄以來,全球年平均溫度升高了0.6攝氏度,最暖的13個年份均出現在1983年以後。20世紀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災害影響的人數平均為1.47億,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這一數字上升到2.11億。目前世界上約有40%的人口嚴重缺水,如果這一趨勢得不到遏製,在30年內,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將麵臨水荒。自然環境的惡化也嚴重威脅著地球上的野生物種。如今全球12%的鳥類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動物瀕臨滅絕,而過度捕撈已導致三分之一的魚類資源枯竭。

世界地球日活動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4月22日都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

地球日是在環境汙染日益嚴重的背景下產生的。它最早由美國威斯星州民主黨參議員納爾遜提出,而最終將第一個“地球日”確定為1970年4月22日這天的則是一位哈佛大學的學生海斯。這一天,全美有2000多萬人,10000所中小學,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個社區及各大團體參加了這次活動。人們通過舉行集會、遊行、宣講和其他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呼籲所有人都行動起來,保護和拯救我們的地球。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規模宏大的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這次活動取得了極大成功,以後每年的“地球日”也都備受關注。

世界知識產權日

知識產權通常是指各國法律所賦予智力勞動成果的創造人對其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傳統的知識產權是專利權、商標權和版權的總和。1970年4月26日,《建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正式生效。2000年10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第35屆成員大會係列會議討論了中國和阿爾及利亞於1999年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員國大會上共同提出的關於建立“世界知識產權日”的提案,決定從2001年起將每年的4月26日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Day),目的是在世界範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環境。

世界知識產權日宣傳主題是著重提高全社會公眾的“兩個意識和能力”,即提高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同時,提高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和能力。我們的宣傳口號是“積極開展發明創新,尊重保護知識產權”。

在經濟和科技發展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識產權在國際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它已不僅是傳統法律意義上的單位和個人的權利,而且成為國家及產業爭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和具體體現。統計數字表明,全世界2003年通過《專利合作條約》提交的專利申請達11.3萬件,連續第三年突破11萬件大關。其中來自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和法國的投資者和產業連續13年位居專利申請排行榜前列。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03年共受理商標申請23872件,比2002年增加3%。其中德國已連續11年成為最大的商標注冊國,占世界注冊商標總量的22.9%;其次是法國,占15%;再次是瑞士,占10.1%。

人的創造力是推動科學、商業、技術和藝術乃至人類一切活動領域發展的動力。認識和開發這一無限的資源,並將其作為經濟資產加以利用,是當今世界實現繁榮的關鍵所在。通過提高人們對知識產權價值的認識以及建立有助於本國公民全麵利用知識產權製度的必要基礎設施,所有國家都能創造出促進經濟發展的環境。

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主要包括兩部分:保護工業產權,主要指對發明、商標和工業設計的保護,製止不當的競爭;保護版權,主要指對文學、藝術、音樂、攝影等作品版權的保護。

每年的4月26日即“世界知識產權日”期間,我國有關部門都會組織活動,以增強全社會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從2004年起,全國整規辦、知識產權局等九部門決定把每年的4月19日至26日作為“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在全國範圍內聯合開展活動,共同推動知識產權的宣傳和保護工作。

五一國際勞動節

五一國際勞動節亦稱“五一節”,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勞動人民的共同節日。

此節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萬六千餘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製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第二國際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一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

中國人民慶祝勞動節的活動可追溯至1918年。這年,一些革命的知識分子在上海、蘇州、杭州、漢口等地向群眾散發介紹“五一”的傳單。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廣州、九江、唐山等各工業城市的工人群眾浩浩蕩蕩地走向街市,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這就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五一勞動節。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於1949年12月將五月一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是日全國放假一天。節日,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並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

5月1日,國際勞動節,它是全世界工人階級鬥爭的曆史紀念,每個國家都很重視它,尤其是美國、加拿大和南非。事件起因是,1880年美國工人遊行集會要求8小時工作製。1884年,聯邦貿易組織通過了一項解決方案,以立法的形式規定從1886年5月1日開始執行每日8小時工作製,但此後,工人們仍然被強迫每天工作10小時、12小時,甚至14小時,這使得該項立法明有實亡。而各地的聯邦首腦對此卻表示出十分冷淡和不友好的態度,於是一場為爭取8小時工作的罷工開始了。

1886年4月,25萬工人參加了五一勞動節遊行示威活動。此項活動由非政府國際工人聯合會組織,活動的中心在芝加哥,商人和政府對這次活動愈來愈表現出的革命性感到恐懼,當地商界首腦要求增加警察和軍隊的數量。芝加哥商業俱樂部購買了2000美元的槍支用於警戒。5月1日這次遊行活動得到了芝加哥紡織工人、鞋工人、房屋裝修工人的支持,5月3日,警察開始向罷工的人群開火,打死打傷四人,一些非政府人士號召第二天在haymarket廣場集會抗議政府的暴力鎮壓。

這場集會的過程中沒有發生什麼事件,但在最後一位講演者登上講台時,天下起了雨,廣場上隻剩下幾百人,180名警察進入廣場疏散人群,這時一顆炸彈飛向警察中間,炸死一名,炸傷七名警察,警察立即向人群開火,打死一名打傷多名群眾。

由於無法斷定是誰扔的炸彈,這個事件成了攻擊勞動節遊行活動的把柄,警察查抄懷疑對象的家和辦公室,有數百人在未被指控的情況下被逮捕。此次活動的領導者都被襲擊,8名芝加哥活動的積極倡導者被指控涉嫌廣場炸彈事件和企圖謀反,法庭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開庭審判,判決其中4人於1887年11月11日絞刑。(另一名自殺於獄中,其他三名直到1893年才被釋放)。

這場鬥爭雖然被鎮壓了,但其意義卻十分深遠。此後各國工人階級不斷鬥爭,終於贏得了8小時工作製和勞動節。1889年7月第二國際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一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

世界紅十字日

5月8日是“世界紅十字日”,2006年的主題仍是“人道的力量”。這一主題從1999年開始,延續到2001年,以表示對上一世紀的總結和對下一世紀的期盼。屆時,國際紅十字會及其在各國的分會將以各種形式紀念這一日子,以表示紅十字運動的國際性以及紅十字人道工作不分種族、宗教及政治見解的特性。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鑒於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捷克斯洛伐克紅十字會首先倡議每年舉行為期3天的“紅十字休戰日”活動,並在此期間大力宣傳紅十字會的人道思想,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與合作,促進世界和平,減少戰爭。與此同時,還結合紅十字會業務進行全國的衛生、救濟、兒童福利等方麵的宣傳教育。捷克斯洛伐克紅十字會的這一倡議受到了國際紅十字界的普遍讚賞和支持。

1921年,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10屆國際紅十字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向各國紅十字會推薦捷克斯洛伐克紅十字會組織紅十字休戰日的做法。接著在次年舉行的紅十字會協會理事會第2次會議上,根據已取得的成就和經驗,敦促各國紅十字會認真考慮紅十字休戰日的做法。隨後,第11屆國際紅十字大會再次審議了這個問題,建議在全世界範圍內規定一天為紅十字日,並指示國際紅十字會成立一個小組委員會研究和製定一套切實可行的辦法。

1930年第14屆國際紅十字大會在布魯塞爾舉行,根據大會的一項決議,設立了由捷克、比利時和協會共同指派的三國委員會,負責在3年期內親赴現場實地考察捷克斯洛伐克紅十字會紅十字休戰日的組織工作和實踐經驗。1934年在東京舉行的第15屆國際紅十字大會,聽取了三國委員會的考察報告,充分肯定了紅十字休戰日的活動。1938年在倫敦舉行的第16屆國際紅十字大會上,紅十字休戰日的作法再次得到肯定。到1946年協會舉行第19次理事會會議時,世界紅十字日的活動已比較普遍。理事會在其決議中指示協會秘書處研究確定一個固定的日子為國際紅十字日,各國紅十字會在這天都要舉行紀念活動。1948年協會召開的執行委員會會議正式建議,今後各國紅十字會盡量選擇5月8日亨利·杜南(國際紅十字組織的創建人)的生日作為世界紅十字日。同年,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協會第20次理事會會議批準了執行委員會的建議。於是,國際紅十字會正式確定每年的5月8日為世界紅十字日。

1961年以後,協會秘書處還結合工作重點,提出當年世界紅十字日的活動口號,例如“高舉人道主義旗幟”、“為了保護生命”、“紅十字會是人道主義的橋梁”、“紅十字會——危急時刻的救生索”、“參與和奉獻”、“以仁愛致和平”、“捐獻血液,拯救生命”、“保護兒童生命”、“保護人類生命、人類尊嚴和人道的力量”等。

國際博物館日的由來

“博物館”一詞,源於希臘文“繆斯庵”(Museion),原意為“祭祀繆斯的地方”。繆斯是希臘神話中掌管科學與藝術的九位神女的通稱,她們分別掌管著曆史、天文、史詩、情詩、抒情詩、悲劇、喜劇、聖歌和舞蹈,代表著當時希臘人文活動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