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裏傳出一聲槍響,旨在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爆發了,隨後全國各地紛紛響應武昌起義,宣布脫離清政府的統治。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正式宣告中華民國的誕生。2月12日,清朝皇帝在當時軍界大佬袁世凱的威逼利誘下宣布退位,清朝滅亡。
1912年4月,孫中山履行了與袁世凱“若能讓清帝退位,就把大總統位置讓予”的承諾而辭職。袁世凱把中華民國的首都遷到北京,中華民國“北洋時期”正式開始。北洋前期曾發生過兩次複辟事件,分別是袁世凱複辟和張勳複辟,後期則成為北洋軍閥“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混戰時期。
1912年到1916年短短的四年時間,袁世凱用他罕見的手腕和低劣的智慧上演了中華民國最“精彩”的篇章。他以清朝大臣的身份輕而易舉地奪取了中華民國大總統的位置,並且是“眾望所歸”。然而他被榮譽和權力衝昏頭腦,重走帝製之路,引起公憤,加速了自己的滅亡。袁世凱時代是中華民國北洋時期一個活色生香的古典樂章,不可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