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好友還是接著勸說:“阿銘,聖人不是說過,小不忍則亂大謀嗎?你就聽我一句勸吧!”汪精衛提高了聲音說:“兄長,精衛心意已決,你就不要再費口舌了!”
汪精衛起程回國的時候,沒有通知自己的同鄉好友,但他給好友留下一份血書:“我今為薪,兄當為釜!”意思就是,我汪精衛要當燃燒的柴火,而讓他的好友做煮飯的鐵鍋。好友看到汪精衛的血書後,當場哭得暈了過去。
但汪精衛的運氣很不好,刺殺沒成功,倒把自己給整進了班房。他先是被判了個死刑,立即執行,後改判為無期徒刑。這次刺殺行動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從此汪精衛在全國革命界卻火了起來。
但人性就像六月的天空,變幻莫測。沒想到等到小日本全麵侵華的時候,曾經的熱血青年卻主張對侵略者實行什麼“和平主義”。與凶殘貪婪的敵人談和平,其實就是妥協和投降。所以,汪精衛的想法一提出,就遭到大家的紛紛反對,但汪精衛並沒有停止自己滑向深淵的瘋狂舉動。
1938年12月,已經逃到越南的汪精衛發表了對日本的“豔電”:日本政府方麵不久前提出,中日兩國永做好鄰居,共同反共,在經濟建設方麵互相幫助等三原則。這些原則,兆銘經過深思熟慮後,覺得國民政府應該以此為根據,坐下來,拿出自己的誠意,跟日本政府好好談判,以便中日兩國早日結束戰爭,恢複和平。
汪精衛的賣國言論出爐後,國內的中國國民黨馬上召開了臨時緊急會議,討論怎樣處置汪精衛。在會議上,蔣介石歎了口氣說:“汪兆銘發表的求和投降言論,當然是糊塗荒唐至極,也把他自己推向了賣國的泥沼。但他畢竟追隨總理(孫中山)那麼多年,總理也曾經對他寄予厚望。我的意見是,再以民族之大義勸勸他,不行的話再處分。”
老蔣的話一向很好使,但這回大家強烈表示反對,說汪精衛是賣國賊、叛徒,是國民黨的罪人,必須加以嚴厲的懲罰。最後,汪精衛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並且被永遠開除黨籍。
但這一切不但不能阻止汪精衛的墮落,反而促使他在賣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940年3月,汪精衛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
這一天,六朝古都、溫柔富貴地南京的街頭,到處掛滿了青天白日旗。在每麵旗子的左上端,還加了一條三角形的黃色飄帶,上麵寫著“和平、反共、建國”。而參加汪偽政權成立慶典的漢奸走狗們一個個油頭粉麵,人模狗樣:武官們一身軍裝,文官們穿著中式的藍袍黑褂。他們一個個滿臉笑容地參加典禮,根本就忘了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可饒恕的。
在典禮上,汪精衛繼續做著為主子“搽粉”的行為。他說:“總理1925年去北京,與馮玉祥商討國事,途經日本的時候曾經提出過‘大亞洲主義’。我認為總理是希望中日兩國和平相處的。再說,中日兩國自從甲午開戰以來,雙方不愉快的旅程走過了已經將近半個世紀,現在該是中日兩國迎來和平的時候了。我與國民政府的其他同人,一定會努力收拾破碎的山河,挽救天下蒼生!”
阿龍記事貼
汪精衛的最後下場
1944年,汪精衛因病赴日本治療,死於日本名古屋,後被葬於孫中山墓側——南京中山陵西南的梅花山。抗戰勝利後,南京人民對汪精衛的墳墓留在梅花山十分不滿,紛紛要求鏟除。蔣介石在輿論的壓力下,派何應欽炸掉了墳墓,將棺木和屍體運往清涼山火葬場徹底焚化。
謊言畢竟是謊言,汪精衛“曲線救國”的言論沒人會相信,偽國民政府沒有得到一個國家的認同。
偽國民政府一成立,汪精衛就注定永遠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阿龍辭典低調俱樂部
全麵抗戰後,顧祝同、陶希聖、胡適、陳布雷、陳立夫、張君勱等人,經常去周佛海家地下室討論時局,對中日戰爭前景持“戰必大敗”的悲觀情緒。於是胡適為之起名為“低調俱樂部”,以表示他們對當時盛行的“歇斯底裏的風氣”(指當時國民黨主戰派及民眾的抗戰熱情)的不滿。汪精衛雖沒有直接參加“低調俱樂部”的活動,卻是這個組織的靈魂。
【阿龍看熱鬧】
魔鬼與天使之間隻隔著一堵牆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