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天三夜的浴血奮戰,士兵們的肉體都非常疲憊,但他們想擊退敵人的士氣依然很高。謝晉元難以抑製心中的豪情,當場寫詩一首:“勇敢殺敵八百兵,抗敵豪情以詩鳴。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倭奴氣不平!”後來,營長又召集大家說:“這次希望大家抱定以身殉國的決心,我和謝團副已經下了這個決心。大家可以簡單寫一封遺書,以便告慰家人!”士兵聽到這話後群情激奮,高喊著:“願與團座、營座以身殉國!”
小日本遭到連續的失敗後惱羞成怒,他們聚集了更多的兵力和火力來進攻,那情形是恨不得要將四行倉庫生吞下去。但四行倉庫的建築質量實在太好,一般的火力對它根本產生不了太大的破壞。這時,一個日本副官向自己的上司請示說:“司令官閣下,要不動用飛機和大炮?”“巴嘎,你的混蛋,附近就是公共租界!惹了他們,你的負責!”日本指揮官咆哮著說,並且狠狠地給了副官一記響亮的耳光。副官雖然臉上帶著大紅手印,但他還是帶著無辜的眼神行禮說:“嗨,閣下英明!”
阿龍記事貼
租界受辱
謝晉元率部完成任務後,退入了公共租界,被英軍解除武裝,送往膠州路“孤軍營”,受盡淩辱。1938年,為紀念“八一三”抗戰一周年,謝晉元率部升起國旗。下午,萬國商團外籍軍隊包圍營房,奪去了國旗。1941年4月,因被叛徒出賣,謝晉元在租界被刺殺。
激烈的戰爭打了四天四夜,鬼子死了200多人,而中國守軍隻傷亡30餘人。謝晉元等人對四行倉庫的堅守極大鼓舞了中國民眾的抗日信心,於是大家稱他們為“八百壯士”。
【阿龍看熱鬧】
隻要“主義”真,鐵杵磨成針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一點精神寄托,孔子、佛祖、無量天尊、上帝、馬克思、共產主義等,人們總會挑選一個。隻有這樣,人們才能找到活著的理由與奮鬥的激情,才能無所畏懼。做事情也一樣,如果你有一點信念在裏麵,那什麼困難也難不住你。信念能為你的成功添磚加瓦。
14、 卿本佳人,何故做賊?
1910年,北京的秋天,落葉紛紛,黃沙漫漫。在一所陰暗潮濕的牢獄中,一個青年才俊一邊痛哭流涕,一邊揮筆作詩:“……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這個青年痛哭,倒不是因為監獄非人的生活,或是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恐懼,而是他剛剛聽說自己的戰友在故鄉為革命犧牲了,由此而產生了對國家命運前途的痛心。他心裏感慨萬分,所以寫下了上麵那首令人動容的詩。
這位青年才俊不是別人,就是被大家稱為“近代秦檜”的汪精衛。
汪精衛,原名汪兆銘,1883年出生於廣東佛山。汪家家境貧寒,但卻是個知識分子家庭。汪精衛的祖父是清朝的舉人,他的父親國學修養也非常了得。他的大哥跟祖父一樣,中過舉人,後來進衙門當了師爺。所以,汪精衛家的傳統文化氣氛是非常濃厚的。從小,他就浸泡在“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的教導中。
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加上汪精衛天生的帥哥模樣,所以長大成人後,汪精衛是一表人才,儒雅風流。
汪精衛的儒家教科書沒有白讀,後來在日本留學的時候,他加入了革命組織“同盟會”,準備為了祖國犧牲自己的一切。
那時,“保皇派”領袖梁啟超抨擊同盟會的頭頭全是貪生怕死的“遠距離革命家”:自己遠遠地躲在國外,喝著洋酒,泡著洋妞,卻叫別人去跟清政府拚命。聽到這個言論後,汪精衛心裏像是被針紮了一下,他心想:是啊,不拿出點實際行動,誰會相信我們,革命怎麼能成功?於是,他下定決心,準備回國刺殺當時清朝的實際掌權人攝政王載灃(宣統他爹)。
聽說自己的好友要從革命秀才變成刺客,汪精衛的一位同鄉兼好友就跑過來勸他說:“阿銘,你不能去啊!以你的文才、口才和號召力,你可以為革命做出更多的貢獻。如果因為別人的一些閑話,你就意氣用事,那對革命的損失太大了!”
汪精衛聽了,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過了一會,他抬起頭,用堅毅決絕的語氣對自己的好友說:“梁啟超罵我們這些人是‘遠距離革命家’,現在黨內也有很多人在懷疑和背叛同盟會。現在的局麵,光說說已經沒用了。隻有一人站出來,用鮮血證明同盟會的革命決心,才能挽回大家對革命的信心,也才能讓梁啟超等人無話可說!再說,革命這頓飯想做成功,必須得鐵鍋和柴火都有。所以,兄台就做鐵鍋,小弟我當柴火,燃燒自己,為你們後來的事業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