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純屬巧合,這是屬於人類。對上帝而言,沒有巧合。無論何時,人類在這個世界孕育偉大功績的田野上耕作的時候,總是為具有創造力的心靈生長出營養食物而播下了種子。張伯倫通過這個謙和而又威嚴的行動為這個儀式增添了多麼光榮的溫柔和親切啊。
“張伯倫的這個向投降軍隊致以軍禮的行動,南北軍人同樣勇敢無畏的精神,李將軍偉大的人格魅力和悲劇性的命運,格蘭特將軍寬宏大量的氣度,以及張伯倫將軍的騎士精神,將美國內戰中的這一曆史性事件上升到一個為了所有人的崇高而神聖的高度。
“我堅信上帝對美國內戰這個形成新紀元的戰爭的結束,絕沒有安排得死氣沉沉、枯燥無味;上帝充滿了仁慈,四年來,上帝從他高高的寶座上,關切地注視著南北雙方這些充滿鬥誌、意氣風發的戰士,出於對他們所有人的愛,上帝讓這場史無前例的偉大戰爭的結束也同樣充滿了永恒的光輝。”
在南方軍投降後,張伯倫被任命為一個師的指揮官,並率領該師長期駐紮在南部鐵路線的一個重要戰略要地。他率領該師參加了進入南部邦聯首府裏士滿的盛大入城儀式,並參加了北方軍在華盛頓舉行的偉大的勝利檢閱儀式。北方部隊在戰後被整編,張伯倫被指派到了其他指揮官的位置上,他在前線的軍事行動也就此結束了。
1865年8月24日,張伯倫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再次接受外科手術並進行徹底的療養,這對於飽受嚴重戰爭傷痛困擾和折磨,已經重病纏身搖搖欲墜的身體來說是非常必要的。次年,即1866年的1月,張伯倫再次被軍部指派新的任務。作為張伯倫所屬第五軍的軍長,格裏芬將軍向陸軍總部打了一個特殊的報告,要求把張伯倫準將擢升為滿銜的少將,原因是張伯倫在白橡樹公路戰役、五岔路口戰役以及阿波馬托克斯法院樓戰役中英勇無畏的表現和卓越的戰績,格裏芬將軍這樣說道:
“張伯倫的勇敢和效率正如評價他的人品和精神一樣,是當之無愧的最高級的。在4月9日最後的戰鬥中,他將敵人快速擊退後,李將軍正式的投降聲明才得以發表。”
格裏芬將軍的推薦信得到了米德將軍和格蘭特將軍的欣然同意。推薦信送到了華盛頓,得到了明確的答複:對於張伯倫將軍提升為滿銜少將的推薦必須得到滿足。
由於本悼詞篇幅的限製,隻能對張伯倫將軍輝煌的軍事生涯予以粗略的描述。如果需要較為詳盡描述的話,那將是一本厚書。很多關於張伯倫將軍軍事生涯的信息都散落在其他來源和渠道,比如官方的正式報告、內戰親曆者的回憶錄和書信、新聞報道以及將軍本人的演講。
張伯倫將軍的上級對他的評價都無不證明了,張伯倫是一名偉大的士兵,也是一名偉大的領導者,這些高級軍官的評論充滿了讚揚,從來沒有對他的指責和批評。
1866年,張伯倫成為緬因州共和黨的州長候選人,並以領先三萬多票當選。在接下來的三屆中,張伯倫都連任緬因州州長。對這位士兵州長的尊敬和崇拜並沒有受到黨派的限製。他四年的州長任期是緬因州曆史上公認的好時光。他給緬因州的啟示都蘊藏在那些執政時期留下的公文中。從這些公文呼出的氣息中,飽含著張伯倫將軍對緬因州的忠誠、驕傲和熱愛,以及對整個州和所有州民的福祉的焦慮、關切和思考。在他作為州長的職責和其他被人民號召而從事的公務中,他都秉承了一貫的竭盡全力、優雅、慈悲和尊嚴,並在履職過程中,都展現了他對世界的大愛精神和對人民的寬廣胸懷。他作為一名政治家的聲望和名譽與他作為一名偉大的士兵一樣,同樣值得頌揚和效仿。
1871年,鮑登大學再次召回了張伯倫,這個已經離開大學相當長時間的現代語言學教授,並選舉他為大學校長。張伯倫在大學校長這個職位上一待就是十二年。張伯倫的學術造詣和成就,以及他高超和高效的行政管理能力和業績為鮑登大學帶來了巨大的價值。但是我們卻非常困難去衡量他對於那些在他的持續影響下成長起來的學生的巨大價值,因為張伯倫是一位在如此眾多方麵都取得了很多最高成就的人。張伯倫是學生們靈感和激勵的重要來源,同時張伯倫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一本在很多方麵、在很多層次上都闡述得非常透徹的教材,而這正是很多學者夢寐以求的。
1876年在費城舉行的慶祝美國建國一百周年的世紀博覽會中,張伯倫被任命代表緬因州參加“緬因州日”活動,並發表了充滿深遠啟發性、具有寶貴價值的演講。該演講後來被編撰為書出版。1878年,他又被任命為參加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世紀博覽會的美國委員之一,並在其履職後又發表了同樣精彩和有趣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