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
1.急性鼻竇炎
周身不適,困倦、食欲不佳,畏寒發熱等。兒童全身症狀較重,多表現為上感症狀。局部症狀表現為持續性鼻塞,大量粘膿性或膿性分泌物,嗅覺障礙;頭痛和局部疼痛。急性上頜竇炎,前額部痛晨起時輕,午後加重;有時伴同側麵頰部脹痛或上牙痛,尖牙窩和頰部壓痛,上牙有時叩痛。急性額竇炎,也是前額部痛,晨起漸痛,中午最重,午後減輕,晚間消失,次日又重複出現。額竇區或上眼眶內側壓痛。急性篩竇炎,內馱部或鼻根部痛,可放射至頭頂部,但較輕,前組篩竇炎晨起漸重,午後輕;後組篩竇則與前組相反,內馱深部壓痛。急性蝶竇炎,多在頭顱深部和眼球後方痛,可放射至顱頂,伴頭昏,還可引起晨輕、午後重的枕部痛。
一般治療同急性鼻炎。同時給予足量磺胺類藥物或抗生素。全身症狀消退及局部炎症基本控製後,可行上頜竇穿刺衝洗,並注入抗生素。如為牙源性上頜竇炎,應同時治療牙痛。
2.慢性鼻竇炎:多為急性鼻竇炎反複發作及治療不當的結果。
精神不振、乏力、頭昏、頭痛、記憶力減退等。長期流黃色粘液膿性或膿性涕、伴腥臭味,牙源性者具有腐敗臭味。鼻塞,嗅覺減退,頭部鈍痛或沉重壓迫感。
除去病因,提高機體抵抗力。口服藿膽丸、鼻淵舒口服液等。局部可用麻黃素類滴鼻劑。可加用物理療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置換療法和上頜竇穿刺衝洗可治愈部分病人。長期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考慮功能性鼻竇手術。
喉部疾病
1.急性會厭炎
為會厭及杓會厭皺襞的蜂窩織炎,有時可侵及室帶,也稱聲門上喉炎。
起病急驟、喉痛劇烈、吞咽困難、口水外溢、言語含糊不清。重者可發生呼吸困難,飲水發嗆,全身中毒症狀明顯。本病可迅速惡化,可在短時間內因呼吸道梗阻而死亡。
住院觀察,嚴密注意病情發展,及時給予足量抗生素及激素治療。注意糾正脫水及電解質紊亂。膿腫形成後可在喉鏡下切開排膿。呼吸困難進行性加重者,需及時做氣管切開。
2.急性喉炎
為喉粘膜的急性炎症。好發於冬春季節。幼兒急性喉炎易致喉梗阻及喉痙攣而發生呼吸困難。
成人急性喉炎主要表現為聲音嘶啞,講話費力,重者失音。同時喉部幹癢,有異物感,及陣發性咳嗽,有時喉痛。兒童急性喉炎除有上述表現外,症狀常在夜間突然加重,以喉痙攣為主,有吸氣性呼吸困難,吸氣性喘鳴及犬吠樣咳嗽。呼吸困難加重時,可出現煩躁不安、出汗,麵色青紫等。如呼吸頻率快而淺,多示病情惡化,應嚴密注意及時處理,否則可因窒息而死亡。
成人急性喉炎應禁聲,使喉部得到休息,蒸氣吸入或霧化吸入療法對喉部幹癢及嘶啞有效。感染較重者,可給予抗生素及激素治療。小兒急性喉炎伴有呼吸困難者應住院治療。全身使用足量抗生素配合較大劑量激素,常可在數小時內緩解呼吸困難。抗生素、激素及1%麻黃素生理鹽水霧化吸入,可以消除喉部粘膜水腫。如喉梗阻嚴重,經治療無效,應及時行氣管切開術。
3.慢性喉炎
是喉粘膜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反複發作急性喉炎,酒、煙及理化因素的長期刺激,濫用嗓音者多見。
以聲音嘶啞為主,用聲後加重,伴喉部不適,異物感,幹咳,少有疼痛,偶可失音。
清除鄰近病灶,戒除煙酒嗜好,禁聲休息。理療和霧化吸入有助於炎症吸收及消退。抗生素類藥物療效不佳。聲帶息肉和較大的聲帶小結可手術摘除。術後經一段時間禁聲休息後,再進行發聲訓練。
牙周病
牙周病又稱牙周組織病,牙周組織包括牙齦、牙周膜、牙槽骨,故牙周病主要為牙齦炎和牙周炎。
牙周病是口腔科常見病之一,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忽視,待到病情較重,症狀突出時,往往不易徹底治愈,有些患牙失去治療機會,隻有拔除。
1.牙齦炎
(1)牙齦充血、紅腫、鬆軟、齦溝變深。
(2)進行刷牙時牙齦易出血。
(3)口腔常有異味。
(4)牙齒無鬆動。
治療方法有:
(1)清潔術:俗稱“洗牙”為治療本病的關鍵措施。
(2)1%~3%過氧化氫,洗必泰,口泰等含漱。
(3)局部塗碘甘油。
(4)口服四環素,螺旋黴素,甲硝唑等。
2.牙周炎
(1)牙齦充血、水腫、易出血。
(2)牙周袋形成或牙齦退縮。
(3)牙齒鬆動。
治療方法有:
(1)清潔術,是本病的基礎治療。
(2)牙周手術。
(3)鬆牙固定術。
(4)拔除患牙。
(5)藥物治療同牙齦炎。
牙周病的預防常識:
1.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堅持每天刷牙,飯後漱口,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2.積極治療齲齒、牙齦炎、錯位牙等。
3.改正偏側咀嚼的習慣。
4.堅持牙齦按摩,叩齒等。
口腔扁平苔蘚
扁平苔蘚是一種外感染性慢性炎症,常發生於口腔或皮膚。本病病因不明,目前認為發病與精神神經障礙,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有關。
1.口腔損害多見於雙側頰部,舌背,多呈不對稱性分布。
2.病損多為白色斑塊,條紋狀。
3.有灼痛感,進食刺激性食物時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