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知識
1.何謂原發性糖尿病
“原發性”這三個字的含意是指病因還不很清楚。原發性糖尿病即為病因尚不明確的糖尿病。但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原發性糖尿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絕大多數糖尿病屬於原發性。原發性糖尿病可分為胰島素依賴型和非胰島素依賴型兩種。前者發病快,多見於青少年,胰島分泌功能非常低下或近於衰竭,酮症常見,體形消瘦,體內有胰島抗體,飲食療法及口服降血糖藥物均無效,隻有使用胰島素才能發揮良好作用;後者發病慢,多見於成人,酮症偶見,胰島素相對減少或正常,體形肥胖,很少需用胰島素治療,體內無胰島抗體,飲食控製,增加運動量及口服降血糖藥物,均有療效。積極的治療,可使胰島功能得到改善。
2.何謂繼發性糖尿病
繼發性糖尿病可由某些疾病引起,能找到明確的誘發因素,占糖尿病的少數。從病因分析有以下4類。
(1)胰原性糖尿病
慢性胰腺炎、胰腺結石、胰腺癌、胰腺全切等,可導致胰腺細胞大部分破壞,而誘發糖尿病。
(2)內分泌性糖尿病
由於對抗胰島素的各種內分泌增多所致。包括垂體性糖尿病,如肢端肥大症;類固醇性糖尿病,如皮質醇增多症;胰高血糖素過多性糖尿病,如胰島a一細胞瘤;妊娠期糖尿病,則由於胎盤分泌生長激素過多所致。
(3)血液真性紅細胞增多性糖尿病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是由於血液中紅細胞成分增多,血液黏稠度增高,影響胰島素在血液中的循環,不能使胰島素充分發揮作用,致使糖耐量減低,出現糖尿病症狀。
(4)醫原性糖尿病
因長期服用腎上腺糖類皮質醇所致。女性避孕藥、女性激素及噻嗪類利尿藥亦可引起糖代謝紊亂。
二、診斷方法
1.為什麼有的糖尿病病人血糖增高而尿糖為陰性
出現尿糖,目前認為主要有4個方麵的因素:
(1)腎小球濾過率;
(2)動脈血漿葡萄糖濃度;
(3)腎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能力;
(4)腎糖閾。
如果腎小球濾過率和動脈血漿葡萄糖濃度大於腎小管重吸收能力時,便會出現尿糖;如果有動脈血漿葡萄糖濃度增高,而腎小球濾過率低,葡萄糖腎糖閾值增高,糖尿病人血糖超過250mg/d1時,尿糖卻一直是陰性。所以認定糖尿病不能單純以尿糖為標準,要綜合地看症狀和血糖。
尿糖陽性是診斷糖尿病的重要依據和線索。當血糖高而尿糖呈陰性反應時,應首先排除尿糖試紙、試劑有無失效的情況,其次應了解尿糖的產生取決於腎糖閾的閾值和血糖的高低。正常人腎糖閾值為160~180mg%,腎糖閾低或血糖超過腎糖閾值時可出現尿糖,但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並發腎髒病變(如腎小球硬化症等)時,腎小球濾過能力降低。腎糖閾值升高,雖然血糖高而尿內不排糖,所以尿糖檢查可呈現陰性反應。因此,糖尿病人不能單純以尿糖來衡量糖尿病的輕重。
2.糖尿病早發現可自查耳垢
糖尿病人由於耳部耵聹腺及皮脂腺分泌旺盛而形成較多耳垢,且其形成常與糖尿病的嚴重程度呈正比。因此曾對120名可疑糖尿病人及糖尿病患者的耳垢,用葡萄糖氧化酶法進行葡萄糖含量檢測,結果發現健康人的耳垢中不含葡萄糖或含量甚微,而糖尿病患者的耳垢葡萄糖含量多在0.1微克以上。近年來我國醫務工作者對健康人及糖尿病患者的耳垢亦做過葡萄糖的含量測定,結果與上述情況相類似。為此,凡感耳癢,且耳垢明顯增多者,應警惕糖尿病發生的可能。采用檢測耳垢葡萄糖含量法不僅簡單易行,且敏感度高。又因具有能在糖耐量試驗還未出現異常時,耳垢內已出現葡萄糖的先知功能,若廣泛應用於人群調查,則可及時發現早期或隱性糖尿病患者,為早期診斷糖尿病創造條件。
三、保健常識
巢氏消渴候(糖尿病)的氣功宣導法
晉代中醫症候學專著《諸病源候論》,記載了一種消渴候氣功宣導治療法,適用於以口渴多飲、小便不利為主要症狀的“上消”患者,功理在於宣導腎津以止消渴。茲介紹於下,供糖尿病患者選練。
(1)第一節靜臥懸腰行氣
①功法
解開衣服,放鬆腰帶,安靜仰臥。腰部伸展懸空,用骶骨背著床席。兩手自然置於體側。雙目微閉,舌抵上齶。用鼻做深、細、勻、長的呼吸五次。隨著呼吸的節律鼓起小腹。
②功理
鬆衣解帶。使練功者氣機運行不因衣帶之束縛而有礙滯。思想安靜、排除雜念,使大腦的思維活動相對降低,從無序到有序,達到“入靜”狀態。腰為腎府,腎為水髒。腰部伸展懸空,保持脊柱的生理彎曲,以恢複機體的自然有序狀態,恢複腎主水布津的功能。為下一步引腎津上滋肺胃去消渴做好準備。舌抵上齶,使任督相通、心腎相交、水火既濟、陰陽和調。隨呼吸節律振腹,意在牽動氣機,使氣行水布、津液上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