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結果與分析(1 / 3)

一、操作參數對大豆異黃酮含量的影響

大豆蛋白原料的異黃酮總量為2276μg/g,其中各組分的含量分別為大豆苷(D)為73μg/g、染料木苷(G)為195μg/g、丙二酰基大豆苷(MD)為921μg/g、丙二酰基染料木苷(MG)為1087μg/g。擠壓組織化對異黃酮總含量和組分分布影響顯著。經過擠壓加工,各組分的變化範圍分別為:D在169~437μg/g,G在288~535μg/g,MD在129~1005μg/g,MG在152~1010μg/g。總異黃酮損失率在0~47.6%。

機筒溫度對異黃酮含量和組分的影響最大。在其他操作參數保持不變(SS=120r/min,MC=45%,FR=30g/min),機筒溫度由120℃上升到160℃的過程中可以觀察到,異黃酮苷略有增加,D由210μg/g增加到415μg/g,G由314μg/g增加到486μg/g;丙二酰基異黃酮大大降低,MD由1005μg/g降至201μg/g,MG由1010μg/g降至230μg/g;總異黃酮含量由2540μg/g降至1332μg/g,損失了47.6%。

擠壓過程中,增加物料水分可以使異黃酮的損失率降低。在其他操作參數保持不變(SS=120r/min,FR=30g/min,BT=140℃),物料水分由35%增加至55%的情況下異黃酮的變化情況:D由347μg/g降低到252μg/g,G由433μg/g降低到359μg/g;丙二酰基異黃酮含量大大提高,MD由429μg/g提高到808μg/g,MG由486μg/g提高到848μg/g;總異黃酮含量由1745μg/g提高2267μg/g,損失率由23.3%降低至0.4%。

提高喂料速度可以大大降低物料在擠壓機內的停留時間(見第一篇第五章),因此也可以降低異黃酮的損失率。在其他操作條件保持不變(SS=120r/min,MC=45%,BT=140℃),喂料速度由10g/min增加至50g/min的過程中,總異黃酮損失率由25.1%降低至0.6%。

螺杆轉速對異黃酮含量和組成的影響相對於其他參數要小得多,提高螺杆轉速,物料所受的剪切作用增大,異黃酮損失率增加。在其他操作條件保持不變(MC=45%,FR=30g/min,BT=140℃),螺杆轉速由60r/min提高到180r/min的過程中,總異黃酮損失率由8.7%上升至15.8%。

但即使在總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擠壓加工也使異黃酮的組成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以螺杆轉速、物料濕度、喂料速度和機筒溫度為自變量,以D、G、MD、MG為因變量進行逐步回歸,結果見表1-6-4。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表1-6-4),物料水分、喂料速度、機筒溫度的一次項,以及物料水分與機筒溫度、喂料速度與機筒溫度的交互作用對總異黃酮含量的影響顯著,其中機筒溫度的影響最大,為負效應;隨著機筒溫度的升高,總異黃銅含量減少。物料水分和喂料速度對總異黃酮含量的影響為正效應,即隨著物料水分和喂料速度的提高,擠出產品中總異黃酮含量增高,表明提高物料水分和喂料速度可以降低總異黃酮損失。隨機筒溫度的升高,總異黃酮含量快速降低,而在配合高物料水分或較快的喂料速度時,總異黃酮損失速率降低。

四個操作參數的一次項對丙二酰基異黃酮含量(MD和MG)的影響均達到顯著水平,其中以機筒溫度的影響最大,喂料速度次之,螺杆轉速最小。螺杆轉速和機筒溫度對丙二酰基異黃酮含量的影響為負效應,物料水分和喂料速度對丙二酰基異黃酮含量的影響為正效應。說明提高機筒溫度或加快螺杆轉速,丙二酰基異黃酮的降解速率加快,而提高物料水分或喂料速度使丙二酰基異黃酮的降解速率減慢。機筒溫度與物料水分、機筒溫度與喂料速度的交互作用對丙二酰基異黃酮含量的影響也達到顯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