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討論與小結(1 / 2)

一、討論

(一)植物蛋白的複合擠壓

不同來源的植物蛋白原料,具有不同的分子結構、功能特性和營養價值。在擠壓組織化過程中,將不同來源的植物蛋白原料進行一定比例的複配,可以取長補短,改善擠壓產品的組織化質量和營養價值[108]。

除植物蛋白間的複配擠壓外,也可將植物蛋白與動物蛋白以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擠壓,這樣既可以提高植物蛋白的生物利用率和產品的營養價值,又可以改善擠壓產品的口感和風味。因此,隨擠壓機性能和擠壓技術的改進和提高,這一領域的研究將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181,182,113],如將魚肉與大豆蛋白混合後擠壓[183,184],將脫脂大豆粕與豬肉按一定比例配合擠壓[130],將牛肉與穀物擠壓等[185],均可獲得營養優質的組織化蛋白產品。

在本試驗條件下,當PF中脫脂豆粕的添加量在40%以上時,擠壓產品的硬度變大,彈性降低,表麵出現橫向裂紋。可能的原因包括:一是低溫豆粕與PF兩種原料中各組分相對含量的差異較大,如油脂含量和總碳水化合物含量,尤其是PF中油脂含量較高(5.98%),豆粕中的很低(0.61%),這些可能會不利於兩種原料在機筒內的充分混合。另外,大豆蛋白質與花生蛋白質本身在結構和性質方麵存在較大的差異,各自所需的擠壓組織化參數也必然不同,而本試驗所設定的擠壓條件可能不合適,不能使兩者同時被完全組織化。

(二)氧化劑和還原劑對植物蛋白擠壓組織化的影響

蛋白質分子中含有數量不等的含硫氨基酸以及巰基(—HS)和二硫鍵(—S—S—),二硫鍵對於穩定蛋白質分子的立體結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研究探討植物蛋白擠壓組織化結構的形成機理的過程中,研究者對蛋白質分子中二硫鍵的作用寄予較大的期望。

本試驗結果顯示,低濃度的溴酸鉀(10mg/kg)對PF的擠壓組織化產品質量和結構有一定的改善效果,當濃度大於30mg/kg時,產品出現變形,表麵變粗糙,組織化程度降低。PF中即使添加很低濃度的L-半胱氨酸(0.01%)也不利於擠壓產品組織化結構的改善。這說明,花生蛋白分子中二硫鍵含量變化受氧化/還原劑的影響很小,表明其分子中的巰基、二硫鍵或含硫氨基酸含量很低,二硫鍵的形成與否對於TPP產品質量的影響並不大。此外,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添加顯然對原料中各種生物大分子具有破壞作用,尤其是對花生蛋白。

前人的研究結果因擠壓原料和添加物質的不同,彼此間存在較大的差異。Stanley D.W.研究發現,添加KIO3可以顯著降低組織化大豆蛋白產品的部分功能特性(如堆積密度、吸水性、持水性等),添加Na2SO3和半胱氨酸對其功能特性有增強作用,單體硫和半胱氨酸可改善大豆蛋白擠壓產品的質地[49]。Li Mei等研究發現,添加0.25%~1.5%的半胱氨酸,麵粉擠壓產品的膨脹率和密度均降低[32]。Rhee K.C.等在脫脂大豆粉中添加氧化劑KIO3(0.01%~0.05%),可降低擠壓產品膨脹性,並產生未組織化的擠壓產品,產品表麵粗糙,不連續以及直徑減小。添加Na2SO3和半胱氨酸-HCl(0.1%~0.2%)的擠壓產品與對照相似,具有高度纖維化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結構[57]。目前還缺乏直接的數據說明,在擠壓過程中有明顯的二硫鍵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