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要有夢(2)(1 / 2)

現在,國際上進步的、發達的團體和個人都非常重視並且希望了解中國文化、中國經濟和中國公司的成長。中國公司也向往融入外麵的世界,渴望讓自己成為更國際化的公司。中西合璧、大同世界是世界的未來,也是我們公司的未來。東西方雙向的吸引加快了這一未來狀態的實現。隻有多文化的融合,才能使公司有更多的創造力和智慧。

不餓時不要進食

最近媒體上總能看到跳樓、自殺、槍擊、爆炸、礦難、腐敗等各種各樣的壞消息。有人看到這些消息後,開始對前景擔憂,甚至懷疑2012年地球是否真的要毀滅。

先聖們多次告訴我們,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個新周期的開端,未來會有一個無比美好的前景。在這個大周期剛開始的小周期裏,人類已經走過了英雄時代。在英雄時代,人人的血液裏和內心深處充滿了對英雄的崇拜和追求,回頭看一看那個時代的文學作品,無不帶有英雄主義的痕跡。而現在人類正從英雄時代步入一個“形成時代”、“建設時代”,英雄時代主要是對舊社會、舊秩序和舊觀念的破壞,而“形成時代”就如同一個大建設工地,不僅是建設物質世界,更是建設我們的精神世界。精神是人類真正的生命,物質世界僅是精神世界的訓練場,通過發生在物質世界中的無數困難和考驗來提高我們的品質。每一項困難和不幸的事件背後都隱藏著智慧和奧秘,有些是培養我們誠實、正直、團結、友愛、快樂和責任感的精神品質,有些則是培養我們超脫、忍耐的品質。老師是知道考試題的答案的,但他不會在考試前告訴我們,而是通過考試發現我們的不足和訓練我們思維的邏輯,再不斷提高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我們的智力和品質都得到發展和進步。人類的進步以及我們每個人的進步又何嚐不是如此?

有位朋友說人分兩類:一類是幹淨的人;一類是不幹淨的人。他同時把這句話發在微博上與大家分享。這種幹淨是由內至外的幹淨,一個人如果內心肮髒,一定會從他的眼神、麵部或肢體語言上表現出來。而我們說的這種幹淨是可以經過學習和經曆困難考驗的洗禮得到的。同時很多細節,包括語言禮貌,不講髒話,不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等,同樣可以影響到自己的精神品質,使自己成為幹淨的人。

“不餓時不要進食。”這是我曾發給朋友們的一句聖言。當你按此去做時,會發現其中的智慧。勿以善小而不為,智慧蘊含在我們的一舉一動中。

技術的進步正在默默改變世界,讓這個世界更公平、更透明,讓每個人的機會更加平等。新技術往往在出現初期並不被人覺察,甚至受到一些人的嘲笑,但一旦時機成熟,它將席卷全世界。現在,走到中國任何地方,無論多偏僻、多荒涼,都能看到無線通信的信號塔。近三年來手機在中國以驚人的速度在普及。這些都為網絡時代的到來準備好了物質基礎和學習培訓的條件。

我們已經“從各個角度目睹了表明世界正在經曆分娩之陣痛的種種令人心悸的跡象”。當我們看到過多社會陰暗麵,對前景失去信心時,把頭轉過來,看一看科學技術的力量,就會重新擁有信心和勇氣。我們要有洞察力,要看到這些力量對世界的改變,前景一定是美好的新世界。眼前的種種醜惡都是過程中的問題,是不成熟時犯下的錯誤。

今天我們看到一些風光的人,一些風光的行業,如果他們不能為社會做出創造性貢獻,幾年後將如同過去的BP機行業一樣,被淘汰出局。我們目前要做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調整好我們的價值觀,讓自己擁有長遠的洞察力,做真正有價值的事,做真正有價值的人。

新民主

北京市人大組織我們這些人大代表集中學習,請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研究員房寧、中國政法大學憲法研究所所長焦洪昌、全國人大辦公廳研究室主任尹中卿等一些老師來講課。他們講得很好,無論是講《憲法》,還是講民主政治都通俗易懂,讓我受益匪淺。這次學習對我來說是普及教育,對過去一些僅停留在字麵上的詞語和概念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

比如一位專家講到民主政治,他說民主政治分為三種:競選民主、協商民主和自治民主。西方國家實行的民主絕大部分是競選民主,從議員選舉到國家總統的選擇,都是通過競選來實現政治的民主。而我國的競選民主是通過“人大”體現的,協商民主是通過“政協”體現的。這幾位老師共同的特點是先把我國《憲法》中的《序》重複講一遍,從1840年一直講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作為他們的開場白,但每人講得都很生動。“對民主政治的理解不能認為隻有競選民主一種,協商也是實行民主政治的方式之一。”“在憲法中已經賦予了民主政治權利,在實際執行中如何不打折扣去實施。”……這些都是他們的觀點。

學習中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撇開自治民主這種方式不談(老師也沒有多講),競選和協商這兩種民主方式是不是要截然分開?如果在協商的基礎上再加上選舉是不是更能體現民主?在未來的新世界裏,哪種民主的形式更適合我們?協商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和用詞是“磋商”。我們麵向著新世界,新世界的特征是什麼?一定是團結的、合作的。離開了團結、合作,我們將一事無成。作為個人,離開了團結與合作,在現代社會就會變得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到無吃、無喝、無穿的悲慘境地。要團結合作,唯有發揚磋商的精神,要在更大範圍、更深的領域去磋商,在全球範圍內磋商。而以磋商作為前提,在磋商精神的指引下,在磋商這獨特的文化氛圍下進行選舉,這種“磋商+選舉”的民主方式可能更完善,更適合新世界。西方競選民主,給了每個人以自由,是對皇權的反抗。但我們看到西方競選也在製造矛盾、對抗,甚至仇恨。競選的基本規則是多數壓過少數,強者壓過弱者,聲音大的壓過聲音小的。這也有不合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