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要平等、公平、公開與互動(1)(2 / 2)

對我來說,微博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思想交流。我有兩個課桌,一個是家裏的餐桌,不論年齡,不論客人主人都在一起探討、學習;另一個課桌是微博,從金融、經濟、房地產到PM2.5各行各業都有專家在上麵,有時也出現幾個砸場子的,罵娘的,但這不重要,也不要在意。

未來的商業競爭主要是思想、觀念的競爭,能不能為社會提供有價值、創新的產品將成為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有價值的創新產品絕對不是靠閉門造車,關起門自己想出來的,要與全社會廣泛交流。微博和博客就是最好的與全社會交流的途徑之一。的確,通過微博和博客給我很多啟發和靈感,這已經不能簡單地說成是一種傳播手段了。

從寫文章到寫博客,再到寫微博,是不斷消除自我,放下身段,向所有人學習的轉變過程。在微博上誰也不是老師,誰也不是權威,都是平等的。我對微博的前途非常看好,它不光豐富了人們的思想,激發了人們相互之間的靈感,在社會上出現的不公正、受委屈的事情都可以通過微博表達出來,所以微博推動社會的進步是全方位的,從效率、經濟到社會的公平正義。

房地產銷售要拜微博為師

互聯網上有許多新技術,為什麼微博這項技術、這個工具就能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裏得以普及,成為改變社會、推動進步的一支強大力量呢?因為微博代表了社會進步的方向。任何一項技術能不能推廣,是不是有發展前途,要看它與社會進步的方向是不是相一致。

目前社會進步的方向是什麼?是草根化、大眾化,是人們消除隔閡、相互融合,是人與人之間更加平等,是人們之間的聯係越來越緊密、公開、透明……

微博符合這些變化的趨勢,給無權的草根提供了發言和表達的平台與機會。話語權不再隻掌握在極少數人或機構手中,微博正在顛覆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權威意識。微博點燃了人們的愛心,啟發了人們的智慧。微博的真正力量就是來自於千千萬萬的普通人,“名人微博”隻是微博在學習階段的過渡產物。有位朋友說,你已經寫了7000多條微博,我給你出一本書吧。我說,拿個人微博出書本質上是違反微博精神的,離開大家的智慧、整體事件,隻把自己說的幾句話寫出來,能有什麼價值呢?在博客的時代有人出過書,但到了微博的時代,就很難出一本個人微博的書了。剝離了與別人的互動和交流,個人微博的記錄都是碎片化的、斷章取義的、沒有生命的。有人寫博客習慣了,開了微博反倒不適應了。博客就像在一個大廳,有許多聽眾在傾聽、在鼓掌,有時也會出現幾個人的辯論,但都脫離不了少數人講給多數人聽的形式。但微博是對話環境,而且是多人的對話環境,對話的前提是人人身份平等。可以設想一下,在現實生活中高高在上的領導或前呼後擁的富豪,怎麼可能在微博上與多數是草根平民的網友交流呢?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放下架子去與普通人談話呢?

微博這種技術快速消除了人們之間的成見和隔閡,是一種最直接的交流渠道,沒有信息失真。大家在微博上看到的是真實的人。

利用微博改變形象最成功的莫過於任誌強。在上微博之前,任誌強被稱為“人民公敵”、“全國人民最想打的人”,等等,他個人對此也不愉快,整天抱怨媒體斷章取義,損毀他的形象。我動員他開微博時,他很不情願,我仔細問他才知道,他不會用電腦打字,之前的博客都是他先手寫,再讓秘書打出來的。我告訴他,手機也可以上微博,不一定要用電腦,而且手機上有手寫功能。上微博後,任誌強徹底解放了,像獲得了新生一般,人也變得愉快了,他的才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和尊重。

微博讓多少見不得陽光的事情、腐敗分子、國外的獨裁者、作假者心驚肉跳,恨不得馬上就把微博關掉,一下子掐死,這些案例在微博上每天都能看到。憑自己的良心和愛心,所有上微博的人都參與到這些事件的曝光過程中。在揭露黑暗的同時,微博將人們的愛心喚出來了,讓人們有了表達愛心的機會和平台,例子無數。

溫總理說過:“公平正義比太陽還有光輝。”平等、公平、公開、愛心等這些正是我們先輩、無數仁人誌士千百年夢寐以求的。隻有當一項技術、一份工作得到了“確認”,確認它與人類進步的方向相一致,並推動這種進步時,才會得到十倍、百倍的力量,最終得以推廣和成功。

信仰與道德重建的原動力

2008年國慶節,受“三鹿奶粉”事件的震動和溫總理“企業家身上要流著道德的血液”的啟發,我寫了一篇關於商業道德的博客,熱情的網友們紛紛發表了看法,給了我許多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