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日人反戰同盟

抗日戰爭爆發後,八路軍對日本戰俘實行優待政策。1940年7月7日,朱德、彭德懷發布對日本俘虜政策的命令,規定:日本士兵被俘或自動來者,絕對不準傷害或侮辱,並須以弟兄待遇之;對負傷或患病之日本士兵須特別注意給予治療;願回國或歸隊之日本士兵,盡可能予以方便;願在中國或中國軍隊工作之日本士兵,應予以適當工作,願學習者應使其進適當學校;願與家族或友人通信之日本士兵應盡可能予以方便;對戰死或病死之日本士兵,應予埋葬。在八路軍優待俘虜政策的影響下,部分反戰日軍士兵痛恨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行徑,開始了有組織的反戰活動。

年11月7日,被俘日本士兵杉木一夫、小林武夫、高木敏夫等人成立日本士兵覺醒聯盟,以盡全力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首先要求促進日本士兵與人民從日本法西斯軍閥的欺騙壓迫中覺醒為目的。總部設在當時八路軍總部所在地晉東南。12月23日,日本著名反戰作家鹿地亙在桂林成立在華日本人民反戰同盟西南支部,鹿地亙任主席。7月7日,由在延安的日本反戰人士森健、高山進、市川春天發起組織的日本人民反戰同盟延安支部正式成立。接著,在華北、華中抗日民主根據地分別建立了冀中、晉察冀、山東、淮北、蘇北5個支部。反戰同盟的中心任務是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戰爭,並為迫使日軍撤出中國而鬥爭。具體任務是:暴露日本法西斯進行侵略戰爭的本質,加強反戰同盟本身的組織建設,盡力配合、援助八路軍開展對日本士兵的調查與宣傳工作。反戰同盟支部設組織部、宣傳部、聯絡部、總務部、編譯委員會等機構。反戰同盟支部通過宣傳品或前沿喊話和發出書信、慰問袋等方式,開戰對日軍的反戰宣傳工作,鼓動日本士兵到八路軍中來。

年7月20日,在華日人反戰同盟在重慶召開成立大會,並舉行俘虜解放式。33名日本盟員推舉鹿地亙為會長。大會發表宣言,提出反戰同盟的4項工作方針:(1)協力於中華民族之自衛解放抗戰,滅絕日本帝國主義及其在大陸上一切代理人;(2)拯救受壓迫而犧牲於戰爭之人民,根據人民素誌以建設民主之日本;(3)努力中日兩民族之親善提攜,根據自由平等友愛之原則,以奠定東亞和平;(4)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聯合世界愛好和平之民族,以絕滅人類之任何不幸。

年8月15日至18日,華北日本士兵反戰團體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朱德、吳玉章參加大會並發表講話。朱德代表八路軍聲明:反法西斯的日本大眾士兵是我們真正的好朋友,是建立將來東亞和平幸福的好朋友。朱德號召他們把在華日本士兵團結在反戰同盟的旗幟下,槍口對著日本軍部。日本士兵代表茂田江致答詞。大會總結了過去工作的成績和缺點,著重討論了日本軍隊內部的實際情況,討論通過了《日本士兵要求書》。該《要求書》提出了228個要求事項,其中41%屬於物質生活方麵,27%是關於反對野蠻的軍紀與戰爭的痛苦方麵,它集合了日本士兵對日本軍部的各種要求,被譽為"瓦解日本軍隊的一個新武器"。大會決定成立反戰同盟統一組織在華日人反戰同盟華北聯合會,並通過綱領和會章,規定:此次中日戰爭是日本軍部和大資本家引起的侵略戰爭,為日本軍自占領地區撤退而鬥爭;為使日本士兵了解戰爭的本質,促進他們的政治自覺而鬥爭;為使日本士兵確信有打倒日本軍部獨裁的戰爭政府,建立人民政府的必要而鬥爭;為建立真正的東亞和平而奮鬥;為實現以上目的,積極援助華北中國軍之抗日戰爭。會議還發表宣言,並決議嚴懲橫暴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