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滇緬路封閉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為實施南進政策,利用英、法兩國無力顧及遠東事務,壓迫兩國犧牲中國利益而保全在中國的勢力範圍。

廣州武漢淪陷後,連結中越兩國交通的滇越鐵路是中國對外聯絡的唯一鐵路要道,國際援華物資大多仰賴此路運抵中國後方,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日本為實施南進政策,打擊重慶國民政府,多次壓迫法國政府封閉該路。歐洲戰爭爆發後,法國貝當於1940年6月組閣,日本認為時機成熟,乃於6月18日向法駐日大使安裏提出抗議,不準軍用物資經越南輸入中國,並要求派出監督團實地監督。6月20日,法國政府接受日本的要求,封鎖滇越鐵路,同時中斷由同登經南寧轉中國內地的公路運輸。日本則派出以西原一策為團長的監視團40人進行監督。滇越鐵路封閉後,嚴重影響了中國軍需物資的進口。6月23日,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寵惠向法國政府提出抗議,並警告日本,如取道越南攻華,或在越南等地有武力侵略行為,中國政府將被迫采取一切必要之自衛措施。6月24日,國民政府外交部發起聲明,抗議法國禁止中越貨運,認為法國此舉不僅違背國際公法、中法條約及國聯決議案,而且助長侵略者,要求迅即恢複運輸,並拒絕日方所派監視人員。

滇越鐵路封閉後,日本又壓迫法越當局允許日軍侵占越南,並假道入侵中國雲南。為打破日軍企圖,9月11日,中國自行炸毀滇越鐵路河口大橋。9月13日,國民政府軍令部電令龍雲、張發奎等人布置防禦。9月22日,華南日軍分三路向越南進兵,一路由平麵關進占七溪,一路由鎮南關進占同登,一路由愛店進占支馬。當天,日本與越南在河內簽訂協定,規定:日方可使用越南空軍根據地;日軍得以6000人駐守各根據地;日軍得自華南假道越南進入中國境內,其通過之地區必須劃定界線;越南允許日軍若幹在海防市登陸。9月25日,同登日軍約1個師兵力占領諒山,複以一部向河內挺進。26日,日軍8000餘人在海防市登陸,並占領保護海防之塗山炮台,旋向河內前進。29日,日軍約1個師團兵力由桂南進入越南。此後,日軍利用所占領的法越領土進行侵華戰爭,其空軍自越南基地起飛,空襲中國的城市和港口,轟炸滇緬公路。日軍侵占越南後,國民政府於9月25日提出抗議,指出,法國與日本締結的允許日軍進駐越南的協定,不論中日間已否按國際法宣布處於戰爭狀態,均構成嚴重違反國際法及國際睦鄰關係之基本準則,實係敵視中國之行為。聲明:中國政府對日軍侵入越南並利用越南入侵中國一事,保留采取一切必要自衛措施的全部行動自由,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均由法國政府負責。

滇越鐵路斷絕後,滇緬公路遂成為中國抗戰後方通向海外的惟一陸上通道。日本在壓迫法國斷絕滇越鐵路後,又要求英國封閉滇緬公路。1940年6月24日,日本外務次官穀正之向英駐日大使克萊琪正式提出,禁止通過滇緬路向重慶政府運送軍火及汽油、卡車等可能增加其抗戰能力的物資。7月12日,克萊琪與日外務大臣有田八郎會談,英方接受6月24日日本提出封鎖滇緬路要求。7月18日,英國、日本關於封鎖滇緬路運輸的協定在東京簽字。協定規定:自即日起,禁止軍械、彈藥、汽油、載重汽車及鐵路材料經緬甸運人中國。同時,緬甸禁運之貨物,香港亦予禁運,至10月18日宣告廢止。當天,緬甸國防部發布布告:奉命禁止摩托、汽油、鐵路材料、汽車及軍火等物資經緬甸運往中國。英國首相丘吉爾當天也在英國下院宣稱,英國封鎖滇緬路,是覓致公允的解決辦法。要達到與日本改善邦交的目的,有兩個要素,一為假以時間,一為解除緊張空氣。一方麵日本反對軍用品經緬甸輸入中國,以致空氣日趨緊張;一方麵英國如允永久封鎖滇緬路,則不能履行對中國應負之義務。丘吉爾表示,準備對中日兩國竭盡綿薄,以和平及和解步驟求其成功。7月25日,丘吉爾在接見國民政府駐英大使郭泰祺時說,英國封閉滇緬路,在於避免與日本發生衝突。

英國封閉滇緬路,原指望以自己的妥協行動遲緩日本對南亞地區的侵略。但日本卻變本加厲地推行南進政策。1940年8月1日,第二次近衛內閣公布《基本國策大綱》,將南進政策提到國策高度。9月22日,日軍侵入越南,直接威脅到馬來亞、新加坡、緬甸等英屬殖民地。9月27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宣布對日本禁運。對此,英國在中國的促進下,決定如約開放滇緬路。與此同時,國民政府駐英大使郭泰祺於9、10月間拜訪丘吉爾和英國外交界人士,要求重開滇緬路。丘吉爾表示,英國政府決定重開滇緬路。10月8日,克萊琪正式通知日本外相鬆岡洋右,英日間關於停閉滇緬路之決定,無續訂之必要,英國決定於18日起,重新開放滇緬路。當天下午,丘吉爾和外交大臣哈裏法克斯在下院正式宣布重開滇緬路。10月16日下午2時,英國駐臘戍海關開始驗貨。10月18日零時7分,滿載貨物的卡車60輛駛離臘戍。至此,中斷3個月之久的滇緬路重新開放。國民政府交通部次長曾養甫親赴仰光主持通車事宜。當天,香港政府輔政司發表聲明,恢複滇緬路封鎖前香港與中國間的貿易關係,以前禁運之汽油、鐵路器材等,一律解禁。滇緬路重開,表明英國對日姑息政策走向尾聲。這一舉動,支持了中國的抗戰事業。11月9日,蔣介石致電丘吉爾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