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在傳統中醫的基礎上,經多次的鼠瘧篩選試驗,於1971年10月取得中藥青蒿抗瘧篩選的成功。1972年從中藥青蒿中分離得到抗瘧有效單體,命名為青蒿素,對鼠瘧、猴瘧的原蟲抑製率達到100%。1973年取得臨床試驗成功。試驗證明,從中藥材青蒿中分離得到的青蒿素分子能夠與瘧原蟲體內的高濃度鐵產生化學反應。這種化學反應能夠釋放大量激烈的、反應能力極強的微粒子,可以擊穿瘧原蟲的細胞膜,從而殺死導致瘧疾產生的微小瘧原蟲。20世紀90年代在越南的瘧疾高發期間,青蒿素成功地使當地死於瘧疾的人數減少了97%。香港科技大學的化學研究員,理查德·海恩斯教授認為青蒿素的研究發現是整個20世紀後半葉最偉大的醫學創舉之一。
修氏理論
中國女科學家修瑞娟於1983年發現並首次證明了人體內各級微動脈血管(微循環)的自律性運動,是以波浪形進行傳播的,提出了微循環對器官和組織的灌注的新論點——海濤式灌注。這一論點被國際微循環界權威們稱為“修氏理論”。修瑞娟也是在世界醫學史上第一個以中國人姓氏命名醫學理論的醫學家。
人體及其活力在某種程度上說是由微細血管編織的微循環維持的。人體的表層和內髒布滿了微血管,總長度加起來可以繞地球半圈。微循環在醫學界是一項高深的理論,在修瑞娟之前,這項研究在中國還是一項空白。
微循環的研究在世界上有300多年的曆史了,醫學界長期以來對人體內微循環通常的理解,就像對河流灌溉的理解一樣:主流支流(即大血管)血灌注不流暢,細小的溝渠(微血管)應付推動灌注流通而淤塞或壞死。經過多年的反複試驗和刻苦鑽研,修瑞娟完成了論文《肺心病患者甲皺微循環的變化》和《關於微血管自律運動的長期監測》,在國際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她通過無數個詳實的科學數據,真實地再現了肺心病患者在發病時微循環血管的變化規律,根據這一規律,她做出大膽的判斷:肺心病患者的休克或死亡,不一定是心髒發生了問題,很可能是由於微循環出現了障礙。她首次證明,各級微動脈血管的自律性運動,是以波浪形式進行傳播的,從而提出了“微循環對器官和組織的波浪式灌注”的新論點:微血管的自律運動是以波浪形式進行的,而微血管對器官和組織的灌注,如同海濤的最後一搏,是一種強有力的跳躍和衝擊,不像河流對田野的灌注。越到最後越無力。
1983年,修瑞娟被一致推選為國際微循環研究所的五位領導之一,美國的微循環權威海瑞斯教授高度評價了這位女科學家,“修瑞娟區別外國科學家,她能提出自己的設想”。
中醫藥防治艾滋病
麵對艾滋病的蔓延,有著悠久曆史的中醫藥可以充分發揮標本兼治的特點,與西醫西藥一起投入人類與艾滋病的抗爭中,前景廣闊。
艾滋病是發現才幾十年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雖然中醫曆代文獻中尚無其名,但根據其傳播方式、流行情況、發病特點和臨床表現等來看,與中醫的某些病症病名,如瘟疫、虛勞等有類似之處,這種相關性為中醫藥治療艾滋病提供了理論依據和診治經驗。中醫藥治療艾滋病遵循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原則,標本兼顧,虛實並治,補虛瀉實,不同階段攻補偏重不同。
中醫強調的是機體對致病因子的反應性和適應性,以中藥。針灸、氣功等各種手段綜合作用於患者,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阻斷病情發展、延緩發病或減輕症狀,從而提高生存質量、延長壽命。此外,辨證施治、因人而異是中醫學的精髓,這對艾滋病患者具有重要意義。用中醫藥防治艾滋病最早的是中國醫藥研究院的吳伯平教授,他認為,中醫中藥治療艾滋病確實有效,能提高艾滋病人的免疫功能,抑製艾滋病病毒的活性和發展,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不僅能使帶毒者較好地生存,還能使艾滋病病毒停止活動,有使病人血清抗體轉為陰性的可能。
中藥在治療艾滋病時能減輕和消除雞尾酒療法的副反應,治療艾滋病多種機會性感染,抗艾滋病病毒及提高機體免疫力,病毒不易對藥物產生抗藥性,病人不會因長期用藥導致終生用藥。
甲肝減毒活疫苗
甲肝減毒活疫苗是由我國科學家毛江森和胡孟冬首創的,由我國自主研究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並於1992年正式應用於人體。甲肝減毒活疫苗不僅成本低,而且已研製並生產出了凍幹疫苗,從根本上解決了活體疫苗的穩定性問題,保存期可達15—18個月。
病毒性肝炎是我國常見的最主要的傳染病之一,而甲型肝炎位居已知的五種病毒性肝炎發病率之首。為預防和減少甲肝的發生,我國從1992年起甲肝減毒活疫苗(H2株)開始用於人群接種,至今全國已有超過一億人接種了該疫苗,獲得了非常滿意的流行病學保護效果,使我國甲肝的年發病率平均以20%左右的速度下降。甲肝減毒活疫苗是用遺傳穩定、對人安全的H2減毒株接種二倍體胚胎肺細胞,培養後用先進的工藝進行提抽、濃縮和純化,最後溶於含多種氨基酸的鹽平衡液中。與一般的病毒活疫苗不同,它是一種純化的活疫苗,對人體安全,免疫反應完全,預防甲肝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