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誰能與我共賞陌上花(2 / 3)

老師見到了像藍琳和於慧娟這兩個本來就算漂亮的人,再加之本身都是服裝廠的老板,因此衣服的樣式和款式都走在時尚的前列。因此,也是眼前一亮。上前說道:“你們找誰嗎?”藍琳淡淡地一笑說:“不找誰,我們也就是隨便地轉轉。”這時候,隻聽一個孩子天真地說道:“我知道了喲,你們就是人們常說的到我們這裏來驢遊的。”小孩子拖著長長的尾音,用著地道的方言說著這句話。藍琳聽到這裏,又笑了笑說:“是的,我們就是來旅遊的。請問你是這個學校的老師嗎?”老師答道:“嗯!是的,我是這兒的老師。這個學校就我一個老師,三十四個學生。六個年級。”藍琳笑了笑說:“我就是想問一問,你們這裏再往裏走還有人家嗎?”老師回答說:“多著呢,還有三四百裏路呢!”藍琳又問:“你們這裏也沒有什麼土特產嗎?能夠變成錢的東西。”隻聽老師說:“誰說沒有呢?天麻,山珍菇之類的,都是寶貝呀!但是,運不出去呀!也隻有爛在山上了。”藍琳又問道:“假如,給你們一個機會,就是現在的條件,能不能把這裏的東西想辦法運出去呢?”老師說:“有,用牲口馱,但是,這裏的人沒有錢哪!原先有人動過這方麵的腦筋,但是,好不容易收上來的東西,到了城裏沒有人要,也就是說沒有收購的。養一個牲口得多大的挑費呢!所以,後來人們就打消了這個念頭。”藍琳又問道:“假如,我負責收購你們山上的藥材和山珍之類的土特產,同時,你們在利用你們這裏的水的資源,養一些鴨子、鵝之類的。我再負責收購你們羽絨和鴨鵝毛,你想想村民的手裏的收入是不是會增加呢?”老師想都沒有想的就說道:“那是肯定的。”藍琳又接著說:“我先幹上幾年,讓鄉親們的手裏有了錢,然後,我出一部分資金,你們出一些人力,咱們把山裏通向山外的路修通了,你覺得怎麼樣呢?”老師說:“那當然好,我也可以讓娃們去撿山珍的,我也能夠讓娃們回去發動他們的家長共同的參與。你們如果真能夠像你們說的那樣,那可真是太好了。你們不知道哇!山溝溝兒裏,有一個出息點的孩子,就嫌山裏窮,就走出了大山。可能這些大山給他們的心中留下的印象太不好了。因此,隻見走出去的,就沒有看見走回來的。”藍琳聽到這裏說:“這回你們有盼頭了,我們在山外,也就是靠近縣城的地方,建了一個廠子,主要加工和生產羽絨還有竹碳纖維。另外,我還在緊靠大山的出口處,建一個收購站,主要收購你們山上的土特產。至於你說的騾馬隊的騾馬,由我來出,你們平常就是為他們準備一些草料,以防牲口由於各種原因,走不了的時候,好有個地方歇腳。你就組織人們給我們采就行了。每個星期六星期天,娃們休息的時間,我們在你的學校收購大家的山珍和土特產,你看這樣行嗎?”老師說:“當然行了。”藍琳又問道:“在這大山裏,像你這樣的學校還有多少個?”老師說:“七八所,你沒有看見我這三十幾個孩子嗎?這就是六七個村子裏的。山裏娃苦哇!每天上學要走二三十裏的山路哇!太難了。他們也想努力學習,將來走出大山呀!但是,條件限製死了,其實娃們的天賦都是非常好的。”藍琳聽到這裏說:“為什麼非要娃們走出大山呢?為什麼不想辦法讓娃們在將來把大山建設的和外麵一美好呢?”

藍琳說到做到,就在一係列的審批手續辦下來以後,藍琳的工廠就開始了動工和籌建。而這個收購站,就比較容易了,主要是考慮到當地的雨水大的特點就行了。從當地找幾個懂行的人,而且在藍琳的心目當中,盡可能的找山裏的人,目的就是讓山裏的人增加一引起收入。況且,這大山裏的人也確確實實地對於土特產和山珍是內行。因此,這個收購站的生意一開始就顯得興旺,就搞的紅紅火,利潤也相當可觀。可以說藍琳的收購站,是把這裏的土特產和山珍推向外麵大千世界的第一家。也就是這個第一,讓藍琳和於慧娟的企業集團有了可觀的收益。同時也給大山裏的人們注進了更強的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就在這時候,蘇潤苗由於暑假,特意來看望藍琳,同時也給藍琳提出一新的建議,蘇潤苗對藍琳說:“這裏的山珍和土特產分兩種,一種是必須鮮著吃的,一種是可以幹著吃的。我們的騾馬隊空著進山,也是進山,我們為什麼不讓他們把咱們的包裝袋子一起馱進去呢?一來,可以省卻我們的人力,同時讓他們把這些包裝袋分發給大鄉親們,鄉親們自動的就給裝好了,我們再抽查一下包裝的數量我質量就行了。同時,我們不白讓鄉親們包裝,我們付給他們一定的費用。我們需要包裝的都是必須馬上走的鮮貨,而有一些需要晾幹了的,就讓鄉親們自己晾幹了,再賣給我們。這樣,我們就不必上加工車間了。我們雖說多付給了鄉親們一些錢,但實質上,我們是降低了成本,你想想是嗎,老板?一我們可以讓山裏的鄉親們多些收入,二我們的實際投入卻相應地減少了。一舉兩得,雙方互贏。”藍琳聽了,點了點頭說道:“好主意,就這樣吧!”藍琳又問蘇潤苗說:“你還有什麼想法,還可以一起說出來。”蘇潤苗想了想說:“我們還可以馱一些貨物進去,以吃的和服裝為主。因為,穿衣、吃飯畢竟是大問題。我們讓山裏人有了錢,目的是什麼?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能夠享受現代化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當然了,下一步才是我們考慮怎麼發展村民的精神文明。因為,現在如果說發展精神文明為免早了點。但是,我們可以想辦法先以一個點,就是在附近的中心村子,先給他們配備一台電視機,讓他們先了解大山外麵的世界,給他們送去先進的文化和思想意識。”藍琳想了想說:“對,我們讓鄉親們掙錢的目的就是為讓鄉親們享受。隻有能夠掙錢也能夠享受才可以算是現代化的思想和行為。我們不能夠光讓鄉親們手裏有了錢,我們還必須讓鄉親們知道怎麼樣地花錢。否則,鄉親們手裏有了錢,極有可能會把錢花在不應該的地方,走向歧途。”

一年以後,藍琳借著觀察廠子和收購站的經營情況,又來到了蘇潤苗的家鄉,又一次走進了大山的深處。當然,路還是和原來一樣,但是,人的精神的外貌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藍琳經過的村子,再也沒有看見背倚著牆曬太陽的人,也沒有見到穿戴像叫花子一般的人了。這裏服裝的顏色開始色彩絢爛起來,款式和樣式也開始時尚和追趕潮流了。人們見到了山外的來人,也不覺得新鮮了。他們的眼睛當中,已經絕跡了那種黯淡的茫然。即使是在山民居住的稍微平坦點的地方,偶爾地聚著幾個已經喪失勞動能力的人,也開始談論起山外的事情了。因為,電視,向他們傳達了新的信息。也因電視給他們的貧瘠和匱乏的頭腦之中注入了新的思潮。也就是因為這新的思潮,開始讓他們的心潮湧動,也開始思考改變自己的人生,也懂得了什麼叫機遇,什麼叫自強,也讓他們開始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藍琳又來到了上次進山到過的那所學校。老師還是一個人,學生還是那點學生。但是,人們的服裝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五顏六色的衣服,讓學校裏充滿了生機。更襯托出了孩子們的天真和活潑,還激發了孩子們的求知的欲望。

藍琳走向學校唯一的老師問說道:“老師,你好哇!”老師回答道:“好,好,你也好哇李老板。”藍琳問道:“一年多了,再來看看你們,怎麼樣,有變化嗎?”老師回答著說:“變化太大了,不隻是人們的口袋裏有錢了這麼簡單,就這麼說吧!你李老板不隻是給我帶來經濟上的變化,還讓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就拿電視說吧,你別說就一個電視,你看見了吧!”校長指了在靠近山坡的地方新搶建起來的一座石頭房子說:“鄉親們,每天早早的就到了這裏,等著看電視,有時候人們來早了,離天黑還很早呢,娃們還沒有放學呢!鄉親們就開始把隨身帶來的包裝這類的活再幹會兒。一來二去的嫌不方便,於是大家就商議,又集資蓋了一間房子。這樣的大家每天把自己的活計放在裏麵,如果來早了,就取出自己的活計來,再幹一會兒,不用幹等著電視的開始。幹完了,就放在自己的位置,反正山裏人實誠,誰也不會搗鬼弄怪的。怎麼著也是星期六、星期天的來學校交活嗎!鄉親們有錢了,也開始講究了。你看你上次來村子裏人們穿的是什麼,你看現在人們穿的是什麼呢?當然了,你上次來就是人們手裏有了錢,也沒有地方去買東西,就是有了東西,也沒有錢買不是嗎?現在不一樣了,你的騾馬隊能夠把貨物帶進來。價格又公道,人們的手裏又有錢了,所以呀!山裏人都念你李老板的好哇!”老師停頓了一下,緩了口氣,又繼續說:“不但大人們這樣,孩子們都好教很多了。每當他們看到電視裏的高樓大廈,我都會問他們,你們想不想進去轉一轉,坐一坐呢?你們想不想到哪裏去工作呢?你們去年看到的站在我們學校前的李老板,就是在整天在地那樣的大樓裏辦公。從咱們這裏走出去的蘇潤苗阿姨也是在那樣的大樓裏上學念書。每當這時候,孩子都會齊聲響亮地回答說‘想’。我說想,光想是不行的,你們如果想去那樣的地方工作和學習,就必須努力地學習,考上了大學,才算跳出了大山,才能夠擺脫大山的困擾。當然了,能夠擺脫大山的困擾,還不算最大的本事。隻有像李老板一樣,能夠給我們大山裏的人帶來命運的變化,帶來思想上的變化,從而讓大山永遠不再困擾我們的人,才算是本事最大的。就是帶著這樣的一種信念,娃們的學習可刻苦了。今年的這個期末的教學檢測,我們是全縣的第一,往年我們可是底一呀!縣裏的領導,都不知道我們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看起來來呀,隻有人的思想開始思變了,才能夠激發起人的欲望啊!隻有把人的欲望激發起來了,人才能夠有著無窮的精神支撐和前進地動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