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華西列夫斯基又收到大本營訓令,讓他隻負責和協調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麵軍和白俄羅斯第3方麵軍的行動。10月5日,麥麥爾戰役打響了。
就在這段時間裏,華西列夫斯基再次在行車途中受到了意外的傷害。當然,這次不是碰到了地雷,而是一個冒失鬼司機迎麵撞的。
那天,華西列夫斯基清晨從葉廖緬科的司令部到巴格拉米揚的指揮所去。當他的車子正常地在路麵上奔馳時,突然前麵飛馳過來一輛越野吉普車。駕車的是一個年輕的軍官,不知怎麼回事兒,隻見這輛車子直直地朝華西列夫斯基的小車迎麵衝來,司機根本來不及拐彎或刹車。結果,華西列夫斯基甩出了車外。
原來,這名肇事的年輕上尉是一個前線的偵察連長。那天夜裏,他剛剛出色地完成了一次責任重大的任務。他是要急著趕回部隊去向上級首長報告。
華西列夫斯基原諒了他,並要求有關部門不能處分他。不多久,這名上尉光榮地獲得了“蘇聯英雄”的稱號。
4.擔任方麵軍司令
在整個蘇德戰爭期間,東普魯士對法西斯德國有著極為重要的經濟、政治和戰略意義。
它是牢靠地掩護從波蘭北部和立陶宛進入德國並由此通向德國中心地區的要衝。因此,在普魯士境內和與它毗鄰的波蘭北部地區,法西斯在舊有的地堡基礎上又構築了一係列現代化的工事。
早在1944年11月間,蘇軍最高統帥部和總參謀部就開始醞釀東普魯士戰役計劃,並曾試圖以白俄羅斯第3方麵軍先行突入東普魯士境內。為此,華西列夫斯基被斯大林由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前線召回了莫斯科。但這次行動沒有能夠成功。後來,大本營隻好另行重新策劃,華西列夫斯基因戰事緊急沒有再回莫斯科,隻是征求了他的意見。當時,大本營和總參謀部考慮到,隻有及早地粉碎這裏的敵軍集團,才能空出白俄羅斯第2方麵軍去增援白俄羅斯第1方麵軍正在準備中的柏林方向作戰,而且,這也是事先消除該部敵軍集團可能對柏林方向作戰的蘇軍實施側翼突擊威脅的需要。
因此,還在華西列夫斯基沒有完全脫離開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前線事務時,東普魯士戰役便於1945年1月13日開始了它第一階段的作戰。在這一階段中,華西列夫斯基的主要精力仍舊放在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圍殲敵“庫爾蘭圈”的作戰上。到2月初,由於斯大林和安東諾夫要去克裏米亞半島參加雅爾塔三國首腦會議,根據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他被召回莫斯科以履行總參謀長和副國防人民委員的職責,即代行大本營統籌全局,領導各個方向戰場上對德軍的進攻。此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蘇軍行動轉入防禦,具體協調工作轉給了當時的列寧格勒方麵軍司令戈沃洛夫上將負責。
2月6日起,華西列夫斯基開始了東普魯士戰役第二階段的實際部署工作。
2月10日,東普魯士戰役第二階段作戰開始。
此間,東普魯士的敵軍各集團已接到德國統帥部的命令,必須拚全力固守其現有防禦地域,似便盡可能長久地把蘇軍牽製在這一地區,不使其轉到柏林方向參加作戰。此外,德國統帥還答應給在哥尼斯堡、皮拉烏海軍基地及海爾斯貝格地域的敵人以預備隊補充。
鑒於此種嚴重情況,剛剛從克裏米亞返回莫斯科的斯大林派華西列夫斯基去前線之前,他便直接向斯大林提出了解除自己蘇軍參謀長職務的請求。
斯大林最後說:“讓我再考慮一下吧,這也需要征求政治局和其他有關領導的意見。”隨後,他指示安東諾夫為華西列夫斯基起草了一份訓令,即派他去領導白俄羅斯第3方麵軍和波羅的海沿岸第1方麵軍作戰行動的命令。見他收好了訓令,斯大林又問道:
1943年11月,蘇軍烏克蘭第1方麵軍強渡第聶伯河。“您什麼時候赴前線呢?”
“明天吧!”
“噢,照我看,您不必這麼急。我建議您在家呆兩天,也去看看戲,休息休息。對了,在您離開前,也就是19日晚上,請再到我這兒來一趟。”